张爱玲的诸多照片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两张,一张是这张年轻的时候张爱玲穿着旗袍,高昂着头。熟悉张爱玲的人都知道她喜爱与众不同,她对服饰亦颇有自己的一番见解。
她的一句名言是:“出名要趁早”,她也的确做到了。
图片来自网络第二张照片是她在去世前不久照的,美人迟暮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不完美,但是爱玲身上并没有看出。她仿佛还是年轻时候的光彩,她的傲气是骨子里透出来的,岁月只会将它沉淀得更为明亮。而她手里的报纸写的“金日成昨猝逝”仿佛在向我们揭示着什么,是否是暗示着她的生命也即将走向尽头呢?我们不得而知,张爱玲永远是神秘的。
我很不喜欢现在人提起张爱玲前辈都会去提她的爱情经历,提到她与胡兰成,她与赖雅。在我看来,并不是这些男人成就了张爱玲,是她成就了她自己。她不依靠那些男人与恋爱花边作为标签,反倒是那些男人需要用张爱玲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张爱玲最好的标签就是她自己,她的文章,她笔下文字流淌的才情与艺术。
年少的时候,太过浮躁不懂得张爱玲作品里的深刻。所谓: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相信很多人仅仅是为了看热闹才去读张爱玲的文字,的确,她用一座城去成全白流苏与范柳原的爱情故事,谱写的倾城之恋为人称道。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与阅历的增多,我在《倾城之恋》中越来越看不见热闹,反而看见的是寂寞,是孤单,是算计。
白流苏作为一个离了婚的女人在那个没落的封建大家庭那个时代,无疑是活不下去的。她必须在自己的青春还剩几许的时候,为自己做个打算,让自己的人生获得价值。范柳原虽然在香港沦陷的时候与白流苏结为夫妇,但是浪荡风流的本性始终是改不了的,他结婚后不与流苏说以前那些话了,那些话得留着说给别的姑娘听。他也是寂寞的,纵然是身边姹紫嫣红围绕,却也是匆匆的过客。或许范柳原真的对白流苏动过真心,但是他的真心却不能永远只放在流苏一个人身上,这也是悲剧。
张爱玲的很多小说在年少的我眼里,是剧情是热闹是故事,但是慢慢的觉得她的小说更像是写人性。
人性是个复杂的东西,谁也参悟不透。
张爱玲笔下的人物是寂寞的,是充满人性的,其中《白玫瑰与红玫瑰》中的这段描写就让我觉得很深刻: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人性永远得不到满足,对于金钱名利地位如此,对于爱情,同样适用。
张爱玲最让我喜欢的一点是她笔下的故事永远是色彩鲜明却又大不相同的,她将人物跃然于笔下却又不让人厌倦,反而让人迷恋。她的代表作之一《金锁记》里的曹七巧,这个病态的女人却也有着生机勃勃的时刻,她的人生毁在了家长手里,后来逐渐毁在了自己的手里,包括她儿女的幸福她也要紧紧的攥在自己的手心里,这种病态是可悲,亦是可怜的。
在这个喧闹的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很难真正的静下心来读一本书,看一篇文章。速食时代的文化书籍也好,大多以魅惑名利为主。但是张爱玲的文字却不一样,她写的也是旧上海旧中国的纸醉金迷,却往往让我们产生了一种幻觉,那是一个简单而又迷人的年代。
她笔下《沉香屑》里的葛薇龙,虽然逐渐堕落却也保持着清醒的姿态去看待自己身边的人,最后她也明白自己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单纯求学的女学生了,她的悲剧从第一天晚上住进姑母梁太太家试遍衣柜里的衣服就已经注定了。而如今的我们,又有多少人可以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清醒呢?
薇龙笑道:"我爱你,关你什么事?千怪万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
《半生缘》后来被改编成了电视剧,但是书还是最好不要被翻拍成电视剧,不仅会让书迷失望,更会让原著失去了原汁原味。我建议我们还是要多读书,多看看原著。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眼里也有一千部经典原著。
《半生缘》里的曼璐与曼桢这样一对姐妹花的悲剧,究竟是这个社会造成的还是人性呢?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年少的时候替曼桢与沈世钧的爱情悲剧叹息遗憾,但是现在细读张爱玲原著,反而责怪沈世钧过于懦弱。他对爱情的懦弱不坚定才是造成他们恋爱悲剧的主要原因。
或许爱情之所以往往多悲剧,多半是过错而不是错过吧!
张爱玲的小说很多,短篇的更甚。我们看见的多半是悲剧,诸如《色戒》里最终还是选择了爱情的王佳芝,《心经》里爱慕父亲的小寒等等太多太多。爱玲站在女人的角度上去写女人,往往更能够突出女人的柔与美,更重要的却是悲。
悲剧比起喜剧来,更容易揭示人心,往往更能够发人深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