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题目就是满满的正能量,不知道为什么,特别喜欢有关心理教育方面的学习和关注。这可能是个本身的性格有关吧,在现在这个物质生活基本奔小康的社会,精神的追求也不能忽略,一个人内心发育不好人也不算是一个健康快乐人。
在翻看朋友圈的时候看到兔姐姐发的有些地方已经把艺术体育等综合素质教育纳入了高考。说明义教均衡发展的重要性。也是未来的教育方向。就像在朋友圈看到安妮老师发表说的:只要方向正确,就不怕路途遥远。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校园里获得身心健康成长,今晚非常有幸能听到吴洪健老师的课,吴老师的课让我学到了很多接地气的教学方法以及心理的健康成长,都是满满的正能量。
在教学上不能一成不变,时代、学生、家长都在变化,我们老师也该跟着变化下教学的方式了,不能只看着考试的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好坏。十九大也提出要立德树人,老师和家长沟通的时候,对家长的解读不同可能也得到的效果也不同,比如一幅图用白色做底和用黑色做底看到的图是不一样的。
《积极心理与美好教师生活》吴洪健老师的讲座(21天–14)不同的视角去解读学生也会得出不一样的效果。我们要用积极的视角去关注学生,用新的视角去交流,角度不同看到的表象也是不同的,比如一幅图反过来看是美女,正面看却是一个很老的老人。
《积极心理与美好教师生活》吴洪健老师的讲座(21天–14)我们的负面情绪也会影响学生们的情绪,也会把情绪带给学生,每个人的行为我们给他不同的视角审视,会有不同的效果,比如一幅图如果给它加上搏斗格斗,它就感觉真的是,如果给它加上欢快,那么大家都觉得他们在跳舞。
《积极心理与美好教师生活》吴洪健老师的讲座(21天–14)又比如孩子拿苹果给妈妈的故事,孩子先把两个苹果咬一口再拿一个给妈妈,自己吃一个,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认为这个孩子的这种行为呢?
有些妈妈会认为这个孩子怎么那么贪心呢?可是孩子却是这样回答的:妈妈,我是想尝一尝哪个更甜,然后把甜的那个给你吃。
我们在引导学生时要用正面的力量去教导他,这种正能量也会慢慢地传递给学生,慢慢地影响着他以后的生活态度。拖延,有的时候是因为想要更完美而拖延,拖延看似是一个不好的词,但是它的背后可能有很多值得关注的故事。比如一份演讲稿,拖延上场可能是为了更加完美的背熟稿子,为了演讲时更加的流畅等等。要挖掘孩子们好的一面,进行正确的积极的态度去引导孩子们。
比如:孩子喜欢玩游戏,是因为在升级换装备,有成就感,所以他喜欢,爱玩游戏的孩子非常希望得到成功,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他非常希望得到成功这一点,把他的学习作品如画画漂亮的张贴出来展示,让他有成就感,那么他就会喜欢上学习了。
每个人都是在慢慢地成长、慢慢地探索、慢慢地发现,出现调皮的学生,老师们不需要太着急太浮躁要让他们马上懂,允许学生们犯错,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
孩子们喜欢被别人看到和关注,被接受和归属,被认可和欣赏,自己有价值。每个老师都要学会用欣赏的角度去关注孩子。
我们老师如何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呢?
在遇到愤怒的情绪时,深呼吸沉默三秒钟,再来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遇到学生们不听话时,正向期待——看到积极的一面。比如孩子经常迟到,有一天准时来了,老师就可以这样说:你今天准时来了,你是怎么做到的?你的作业有困难,老师要怎么帮助你,你才能做出来呢?你希望老师怎么做呢?激发学生的内心优越感,激发学生一种积极的期待,引导一个正向的思维方式。启动一些特别小的特别细微的感觉,让他们有成就感,才能让孩子爱上学习,启动一小步子的成功的感觉,所以不能太难,让学生变得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来越多的成功感。
让学生先自己定一个目标,那么怎么才能离这个目标更近呢?多和学生说这样的话:你是怎么做到的呢?你是怎么想的呢?你想下次提高到什么位置呢?只要他努力了,有进步了,就要及时表扬及时关注,比如有一个学生上课特别困,老师就可以这样对他说:你这么困,但是还是在坚持上课,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为什么说老师非常重要呢?因为你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可能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用消极的态度去对待学生,惩罚有时可能会有效,但是这孩子的心理是不健康的,他可能会觉得我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就会对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不自信。但是用鼓励的话对孩子,他就会往好的发展,比如两头狼的故事。
老师和家长交流也要有艺术,二比一定律,两个好的一个坏的:先说他进步的,但是有一个要家长配合的,最后在说一个值得表扬的地方,这样和家长沟通会得到更好的家校合作的效果。但是把精力和妙招用在学生身上可能会比较容易,毕竟和孩子沟通比和家长沟通要容易。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学生的强项,建立自信心,很重要。多与家长建立交流沟通方式,共同教育学生,做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对学生的学习提高肯定有帮助。
《积极心理与美好教师生活》吴洪健老师的讲座(21天–14) 《积极心理与美好教师生活》吴洪健老师的讲座(21天–14) 《积极心理与美好教师生活》吴洪健老师的讲座(21天–14) 《积极心理与美好教师生活》吴洪健老师的讲座(21天–14) 《积极心理与美好教师生活》吴洪健老师的讲座(21天–14) 《积极心理与美好教师生活》吴洪健老师的讲座(21天–14) 《积极心理与美好教师生活》吴洪健老师的讲座(21天–14) 《积极心理与美好教师生活》吴洪健老师的讲座(21天–14) 《积极心理与美好教师生活》吴洪健老师的讲座(21天–14) 《积极心理与美好教师生活》吴洪健老师的讲座(21天–14) 《积极心理与美好教师生活》吴洪健老师的讲座(21天–14) 《积极心理与美好教师生活》吴洪健老师的讲座(21天–14) 《积极心理与美好教师生活》吴洪健老师的讲座(21天–14) 《积极心理与美好教师生活》吴洪健老师的讲座(21天–14) 《积极心理与美好教师生活》吴洪健老师的讲座(21天–14) 《积极心理与美好教师生活》吴洪健老师的讲座(21天–14) 《积极心理与美好教师生活》吴洪健老师的讲座(21天–14) 《积极心理与美好教师生活》吴洪健老师的讲座(21天–14) 《积极心理与美好教师生活》吴洪健老师的讲座(21天–14) 《积极心理与美好教师生活》吴洪健老师的讲座(21天–14) 《积极心理与美好教师生活》吴洪健老师的讲座(21天–14) 《积极心理与美好教师生活》吴洪健老师的讲座(21天–1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