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前十八年,不知未何而读书,彼时,大家都热衷于考大学,我亦投身其中,也算是随波逐流。二零一五年六月八日,恰逢迈入人生第十八年,就是在这一年,我内心深处才开始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和就只是坐在教室里读书是何等幸福。
往往我们都会在拥有的时候不自知,失去以后才幡然悔悟。一年的时间里,重新赢得了接受教育继续读书的机会。
刚进入大学的我,算得上是脱缰之马,那些年少时心心念念来不及一瞥的书一一被打开。至今脑中印象深刻的还有《尘埃落定》、《额尔古纳河右岸》、《消失的地平线》、《三体》、《左宗棠传》、《月亮与六便士》、《罗生门》……图书馆三楼文学小说架前几乎都溜达过一圈,甚至还想一一看尽,四楼历史类的人物传记偶尔也上去翻翻,但除历史外的农学、工学等从不涉足。
直至大二修习马克思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两门课,让我对哲学,对历史有了新的看法。我开始借阅图书馆二楼的思哲类的书进一步去了解马克思、列宁、孙中山、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
读书是无处不可的这段读书经历,让我更加庆幸自己十八岁那年的坚持。尤其是当我读到马克思的时候,我仿佛从时代思想巨人那里偷窥到了天机。尽管这天书,我暂时还无法完全读懂和理解透彻,但马克思其人其思想“已经改变并正在继续改变着这个世界”,我甚至还觉得随着了解的深入我极可能会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人生前十八年的书,大多非我所愿,后来几年,读什么书,怎么读书,才算是有了一定的选择的余地。
看到的是不一样的风景所以,读书到底有什么用喃?
首先,读书是能磨炼我们的心性的。
这点,在前面十八年尤能体现,面对我们不得不读的书,也不论是不是喜欢,我们都得读。除了高中文理分科,稍微有一点点自主选择权,但大部分所学还是由不得我们自己选择的。在不明白为什么而读书,不清楚怎么读书,我们就开始踏上读书的征程了。一读,就坚持了十几年,中间可以说碰到了无数困难。就我自己而言,我从小最不喜的数学,可以说是读书漫漫长路上的一块挡路的巨石。那时做数学题经常做到怀疑出题人写错了已知条件或者参考答案有误吧。就这样在一次次怀疑中,又一次次查公式和演算,最后数学也没有学多好,但也不是太差。
具体的数学知识,我可能已经有所遗忘了,但做数学题时的心情我却还记得清楚。后来遇到困难,我都把它们当作做数学题一样去解。这段读书的过程就像是为以后的人生筑就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避开人生的苦难。
林语堂先生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读书,就应该是在这种不知不觉中,万千沧海已过,我们都成了更好的自己,也更有信心更有能力面对未来的将要发生的一切。
其次,读书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容颜的。
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我们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人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读书时,我们的身心投在书本承载的知识里,我们的大脑在不停地运转,在思考,我们的面部肌肉的牵扯相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比较少。人们常说“一个人认真的样子很好看”。当我们认真读书的时候,容颜不就已经在改变了么?
另外,当我们读小说的时候,短短几日,读尽书中一生或者一代人。我们每读一本书,就活了一次,我们从来不是在读书,而是游走在字里行间,我们活成了书中的人,人书倶老。同样是一辈子,人家活一世,我们却好像活了几辈子。我们的精神容颜也由此改变。
我们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我们,和我们读的书不无关系。我们曾经读过的不管是李白的《静夜思》、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刘禹的《陋室铭》,还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都修炼着我们的精神颜值,也让我们成为了现在的我们自己。培根在《论读书》中写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读书,容颜会改变最后,我想说说读书对我们思想和灵魂的改变。
我读书的时候常常会有这样的几种感觉:
我的思想和灵魂和作者高度一致,他所写即我所思,但我常在生活中找不到这种心有灵犀的时刻,甚至常有踽踽独行于世之感,书就是我深交多年懂我的知己呀,谁不愿意被懂浸泡着;
在我未看此书时,我所持观点和作者并不相同,但一本书下来,经我反复思考,也开始认同作者的观点了,我以前认为的,或许还坚持或许也不再坚持了,还坚持与否都不在重要,重要的是我的思想与书中的思想已经交锋过了,看待问题的格局较以前也会有所不同了;
读书每每涉及一个陌生的领域,我灵魂深处人的本能的好奇心趋势我去探索这个新的对我来说的未知地带,所以,书读得越多,好奇越多,不明白的也就越多,当有一日读至某处,思及以前,突然顿悟,那种思想和灵魂上的通透之感油然而生。
一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用培根先生《论读书》的开头两句作为本文的结尾:“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图片源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