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人写的文章总有成千上万的阅读量,而自己写的文章却只有个别人阅读?
是自己的文笔太差,写不出好文章吗?
不,不是的。我很赞同自媒体头部作家Spenser在写作课程里所做的解读,他说,在新媒体时代,写作的文笔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底层思维能力、价值观,以及对人性的理解和对时代脉搏的掌握。你能深刻理解多少人,你才能有多少客户,也就意味着你将有多少的阅读量。
标题吸睛,内容洞察人心,一篇爆款文章的形成还离不开对传播和流行的深刻理解。
就像新世相所说的那样,我们需要想尽一切办法来营销自己,获得制造流行的能力。
如何制造流行?《疯传》给我们提供了六个答案。乔纳·伯杰在书中总结了让一切事物疯传的STEPPS六个原则:社交货币、诱因、情绪、公共性、实用价值和故事。
01.社交货币
我们经常向别人谈起自己的钻戒多么炫目、宝马车多么豪华舒适,其实都只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品味,让自己看起来更加优秀、更加有面子,这也就是产品的社交货币性。对于如今沉溺于社交网络的我们来说,除了有形的产品外,我们更愿意和别人共享我们的所想、所爱和所需。当一篇文章不止说出了我们心中所想,还能烘托我们想在朋友圈塑造的个人品牌形象时,转发和点赞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如何完成社交货币的铸造?
A.谈论本身就能吸引眼球的事件。如:据说,在一生中,每个人平均会花两周的时间站在交通灯前,等着绿灯的出现。
B.打破常规,提出有悖于人们思维定式的思想。如“咪蒙”的文章《致贱人:我为什么要帮你》。
2.诱因
诱因是传播和流行的基础,这就好比大多数的摇滚乐团,需要一种催化剂让他们流行起来。社交货币就好比乐团里的主唱,他是非常令人兴奋和有趣的,可以吸引众人的眼光。诱因就好比乐团的鼓手或者伴唱,虽然没有主唱这样的社交货币有魅力,但也是非常有效的陪衬。人们不可能经常留意他,但他能够不经意间成为乐队流行的基石。
思想有自己的栖息空间。将自己的思想与读者日常会遇到的事物相联系,产生阅读的诱因。让读者更容易想到你的思想你的文章,从而产生传播。
3.情绪
情绪驱动人们的行为。它能让人欢笑,也能让人哭泣和呐喊,更能让我们不经意地谈论和分享,也能让人们实实在在地感到欢乐和触动,并从中体验到真实的情绪共鸣。
因为关心,所以共享。令人担忧和生气的文章完全占据了公众新闻点击率的前列,越是让人生气和担忧的话题,越能引起公众的注意。情绪的共鸣引起人们的共享。其实,任何形式的人类情绪,比如悲伤、高兴,都能激发人们的共享行为。只不过,这些情绪里,有的是能引起人们分享的高唤醒情绪,有的是抑制人们分享的低唤醒情绪。我们要做的是想办法引起读者的高唤醒情感投入。
4.公共性
人们实际上都有从众倾向,喜欢模仿别人的方式做事。人们之所以会模仿别人的行为,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别人会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参照信息。排队的队伍越长,我们下意识就会认为食物越美味。苹果手机刚一问世就受到大规模的追捧,除了产品本身的惊艳,也驱动了这一分享力量:公共可视性。
行为是可以观察到的,具备可视性,但思想是隐晦的,看不见,也摸不着。如何让思想变得可视?社会交互。每一次的评论互动,每一次的转发,都是展示自己思想的途径。这时候,一则独特的评论甚至也能成为大众广泛分享的对象。
5.实用价值
很多时候,人们共享实用的信息是为了帮助他人。解答朋友的情感问题、告诉朋友正确的时间管理方式、启发朋友解决工作中遇到的人际问题,这些有用的信息会促进人们共享。
所以,只要让文章具备某种实用价值,就足以带来传播效应。
6.故事
故事是有魔力的,信息在看似闲聊的场景中最易被传递。当观点与故事相整合时,故事的活力才最具价值性。当思想如此深刻地融入于故事情节中时,人们不可能只谈论故事而不谈论你的个人品牌。
社会传染比少数伟大的言论让思想更有影响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