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支教短期支教故事
支教是作秀?或许并非如你所想

支教是作秀?或许并非如你所想

作者: 牧新 | 来源:发表于2017-09-07 08:39 被阅读233次

“激情无限,逐梦扬威,爱暖西吉,青春无悔!”回忆那个暑假在西吉的日子,首先想到的就是这16个字的口号。我们总说“要在20岁的年纪做一件80岁想起来都会笑的事情”,现在为止,我想,参加爱暖西吉就是了吧。时间虽短,但是回忆却有那么多……

西吉某天的夕阳

选择支教,因为正青春,正热血,支教是大一时就有的想法。不算年幼时经历过人生的不如意,从伤心失望到自信乐观,我认为我可以带给大山深处物质生活不富裕的孩子们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生活环境不是自己所选,也不能由自己选择,生活在大山深处,但他们有资格了解这个世界有多精彩,我想用我们这段时间的努力去影响他们的世界观,哪怕一丁点儿就足矣。

踏上征途,才明白原来黄色是大西北的主色调,黄色的土地,黄色的麦浪,空气中黄色的尘土。但是不可否认西吉的景色是很美的,选一个早上,五点就爬到山顶等待日出,西吉的早晚是很冷的,带着困意我们背靠背相互依偎,天边还是灰蓝色的时候,我们就定定地望着东方,不想错过任何一个日出的瑰丽瞬间,当金色的朝晖渐渐染红东方的天际,当一名队员大喊“出来了”,我们激动地忘记了拍照,呆呆的望着太阳一点一点冲出地平线,再无困意。一天的课程结束,挑一个闲暇的傍晚,我们一起爬到学校后边的山上欣赏落日,这个时候,西吉是橙色的。漫天的晚霞,当太阳的最后一抹余晖刺破云层的束缚把光芒洒向天空,金灿灿的晃眼。白天,抬头,厚厚的白云挂在蓝蓝的天空,美得不成样子,这种蓝色就跟孩子们的眼神一样清澈纯粹,看一眼,再辛苦也就释怀了。晚上,看天,密密麻麻的繁星,感觉伸手就可以摘一颗的样子。在西吉总会有某个瞬间被大自然的力量所震慑,在心中默念敬畏自然。

大半个暑假的时间,当很多同学在计划着去哪里玩,开始开学倒计时的时候,家和我们很多支教队员的距离还是大半个中国。有时候在颠簸的山路上望着苍黄的山脉时,我会忍不住想哭,不仅是因为想家,更多是为这山里的人们。

库坊小学墙上刷的红色的漆已经陈旧,色泽淡去。学校没有旗杆,孩子们没有红领巾,我们队员商量之后,毅然决定“哪怕没有旗杆,我也要给这里的孩子们带去一个认真准备的升旗仪式”。当我们在院子里放起国歌,孩子们戴着红领巾行队礼,注视着五星红旗被四个人撑开从面前齐步走过,看着孩子们认真的面孔,一次次被感动。在五星红旗和红领巾的映衬下,学校墙上的颜色仿佛不在陈旧,而是鲜艳的红色。

8月2日,“大手拉小手文艺汇演”成功举办,也正是我们这次支教的圆满结束。孩子们哭了,低头抹着眼泪,第一次不理老师们一声声的呼喊,我们也哭了,面对孩子们流泪说着“老师,可不可以不要走”的乞求,第一次在孩子们面前手足无措。短短20天的支教,在我们的记忆里,有坎坷艰辛,也不乏感动开心。虽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信仰,但是并没有在我们和库坊这个地方画出多么明显的界限。

库坊的日子,是很纯粹的支教生活。偏远的大山深处,没有网络,没有大城市的喧嚣,手机信号时有时无,隔几天到乡里买一次菜,平日里自己挑水捡柴,生火做饭。完全陌生的地方,语言的障碍就是第一个难关,从组织学生报名开始,我们不停地努力与家长和孩子沟通,化解隔膜,一句一句重复,一次一次放慢语速,我们和当地的距离也在一点一点的拉近。库坊的孩子聪明,也很调皮,翻墙翻窗户各种恶作剧,跨越大半个中国来到这里,我们不想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我们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去亲近他,劝说他,完全改变谈何容易,但是在我们一次次的引导下,哪怕他有一丁点的改变,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有了意义。

看着照片上的笑脸,我想起了每一个孩子。有的腼腆,有的可爱,有的沉默,有的桀骜不驯。他们和城里的孩子一样,有着七彩的活力和光芒,不同的是,这些孩子的眼中满是虔诚。如果不是亲自来到这里,也许我永远不会知道在山的那边还有一群可爱的小精灵们,这些有着长睫毛深眼窝的西吉娃娃,不停地给我们各种折纸、写着稚嫩句子的信封、小手链还有各种山上摘的野果子。他们会不停地邀请我们一块去爬山,一起拍照,一起去他们家家访。他们会时不时地和我们聊聊天,他们说,他们想上学,想读更多的书,想看看大山外边的世界,他们说,很希望我们留下一直做他们的老师,他们说“老师,我一定会考上江苏大学去找你们”。一想到他们的笑脸,他们的声音,就有一种莫名的心酸。

有一节语文课,我教他们“梦想”,他们的梦想,单纯而美好的让人难受。

“老师,我要当一名老师,像你们一样,把知识带给更多的小孩。”

“老师,我想当一名武术家,可以保护身边的每一个人。”

“老师,我想做一个医生,长大后治好爸爸的病。”

孩子们是一张纯粹的白纸,落后的是他们所生活的环境。这里的家庭,大多数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务农,家里还有病重的祖辈,年幼的弟弟妹妹,单亲和孤儿数不胜数。一直到支教结束,没有一个孩子抱怨过自己的命运,没有一个孩子提到金钱名誉。我没有教他们一篇课文,没有教他们写作和阅读,除了刚开始几节课纠正他们的拼音和普通话,之后一直在讲古代的成语故事,努力传达一些与仁义礼智信有关的东西。或许有些东西他们无法理解,但我觉得在他们可以接纳的知识体系中,有一部分与成绩无关,与生命和理想,道德与美所契合的浅浅印象,就足够了。

我们爱暖西吉已经连续去了八年,与其说我们带给孩子多少知识,倒不如说我们带给他们一种态度,一种理想,而更多的则是我们这些支教队员从那个地方得到的,有人对我说“感觉支教回来,你整个人都变了”,接触一帮纯粹的孩子我们才明白,原来自己可以这么得被需要,找到了价值所在,得到了内心的满足应该就是在奉献中成长了吧。

到此,这个故事看似结束了,然而短期支教并非只是支教那些天的过程有意义,每天课程结束我们会去家访,尽可能地详细记录每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的信息,录入贫困生信息库,当时的支教队员在孩子的眼里是李老师、王老师、张老师,但是他们也还只是学生而已,这些队员返回学校,花时间花精力去拉赞助,收旧物,做义卖,他们以团队的名义攒钱资助这里的孩子,他们联系一对一帮扶,寻找爱心人士直接资助那些西吉娃娃。他们在结束支教将要离开时,把自己心爱的毛笔附带纸、墨、砚台送给一个喜欢书法的小女孩,他们留着孩子们的联系方式,过去一年两年仍然关注曾经教过的孩子们过得好不好。

如雄鸡耸立的中国地图上,这块土地是那么的微不足道,有谁能真正关心这个美丽的地方,最主要是那些美丽的孩子们?我们的力量,与这大山、黄河,与这数不清的困难相比显得太过微茫,我想为这片土地,向这个世界呼喊,希望更多善良的人来到宁夏西吉,来到这片苦痛的落后的美丽土地。

相关文章

  • 支教是作秀?或许并非如你所想

    “激情无限,逐梦扬威,爱暖西吉,青春无悔!”回忆那个暑假在西吉的日子,首先想到的就是这16个字的口号。我们总说“要...

  • 人生并非如你所想!

    人生并非如你所想!多年以前我曾是一个想像丰富,想法多多的一个人,凡事都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到头来却总不如意;事...

  • 你并非如你所想

    你并非如你所想(2021.4.7) “我思故我在”,“我”是谁?这是头脑的本质,只要活着,这种情形就会反复出现。 ...

  • 「日记」随想·杂想

    1、这个世界一如你所想。这个世界不如你所想 2、文思阻塞时,便去写些读后感吧 3、或许人生本就是寂寞如雪啊,然后我...

  • 你的职场并非如你所想

    看到很多人都在写职场,今天我也跟一把风。描述一下在我眼中的职场。 我们可能听到过一句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

  • 并非,是你所想

    一个人走,一个人看我在我所喜爱的世界里沐浴春风与夏雨领略大漠和海洋你所看到的一切并非,是你所想 一个人吃,一个人睡...

  • 并非所想

    一度以为,即便离婚,情绪并不会有多大波动,而并非如此,面对家人的关怀与询问,依然会有眼泪溢出。 求仁而得仁,但愿能...

  • 了解这1点,高敏感人的内耗将会少很多

    - 如你所想,不如你所想 - 了解这1点,高敏感人的内耗将会少很多 你所想的,不如你所想。 你的大脑浮想着你所认为...

  • 如你所想

    假如一切如你所想,那么这一切要么是无限的美好,要么就是无比黑暗的阴影。 我心里有两个矛盾的思想,即一念成佛...

  • 如你所想

    有些人,遇见了便是一辈子。 有些人,即使你很爱,也只能是你生命中的过客,因为你们有缘无分,最终造化...

网友评论

  • 定Ding:很多年轻人去支教很容易产生一个问题,就是用你说的仁义礼智信来教化并约束他们,也是儒家一直在干的事,这是尼采说的畜群道德,而作为远道而来又终将离去的“城里人”则会以另一套标准来要求自己:做一个跳出盒子感动自己的人。
    不知道你有没有接触过青春期的山里人,吓死人。
    牧新: @定Ding 说的有道理,很多时候我也在想,有些事情是不是只是用来感动自己,但是看到一些孩子遇到事情来求助于我们团队,并且我们也为之解决,我觉得这件事情总归还是有意义的
  • 北城未眠:相似的经历,很棒呦😉
    北城未眠: @牧新 一起加油😉
    牧新: @北城未眠 谢谢,刚看了几篇你的文章,写的都让人很想读,有些故事或者说想法都比较有代入感,已关注,多指教😊
  • 小鹏友00:当你们离开的时候,希望带走的不是他们对你们的依赖!向你们致敬:+1:
    小鹏友00: @牧新 哈哈哈,共同成长,让支教传递正能量
    牧新:谢谢,其实还会有一些我们对他们的依赖:smile:
  • 一缕灿阳::+1: :+1: :+1: 支持你
    牧新: @一缕灿阳 谢谢支持😊😊😊
  • 征哥:这段经历会是你人生美好的回忆。你很棒
    牧新:谢谢,是我的回忆,也是那些孩子们的回忆

本文标题:支教是作秀?或许并非如你所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iwy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