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想法风语阁
(一百五十八)古代的法制思想之明(二)

(一百五十八)古代的法制思想之明(二)

作者: 世界有那么多人 | 来源:发表于2023-08-01 12:04 被阅读0次

这篇来说说明代的重要法典。

一是《大明律》。

明太祖朱元璋时期颁行,共计7 篇 30 卷 460 条。 它一改传统刑律体列, 改为名例,户, 礼, 更,兵, 刑,工的七篇格局, 其律文简于唐律, 精神严于宋律,以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二是《明大诰》。 名称来源于《尚书. 大诰》。

是朱元璋将其亲自审理的案例整理汇编而成,加上因案而发的训导,作为训诚臣民的特别法令, 具有与 《大明律》相同的法律效力。

它集中体现了 "重典治世" 和 "重典治吏" 思想,是特别刑事法, 效力高于律,法外创刑, 空前普及。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大明律》 中原有的罪名, 《明大诰》 一般都加重了刑罚。

甚至《明大诰》的内容也列入了科举考试中,它是中国法制史上空前普及的法规, 当时,几乎每户人家必有一本。

三是《大明会典》,是对 《唐六典》的继承和发展, 明英宗时开始编修, 在性质上属于行政法。

相关文章

  • 「浅析系列」《论语》(为政篇)(1)

    文(2.1)联文(2.3) 关联:“为政以德”与“道之以德” 提: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是为法制社会的核心思想,也是以...

  • 道德治国

    古代为什么没有法制? 法制就是依靠法律来处理纠纷。结合现代法制社会来看,有两个条件必须满足,一是复杂的法律条款和行...

  • 水的哲学

    中国古代关于水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精华。中国古代关于水的哲学思想无论是在理论论述方面之丰,还是在实践影响...

  • 文化先于制度

    但凡在世界上,只要是古代大河文明、农业文明发生之地,从来都没有产生过民主法制思想体系和文化体系,它说明什么? 说明...

  • 编译器笔记19-语法制导翻译-概述

    什么是语法制导翻译 语法制导翻译使用CFG来引导对语言的翻译,是一种面向文法的翻译技术。 语法制导翻译的基本思想 ...

  • 《教下乱上以为治也》

    韩非所谓的法家思想,是“法治”而非“法制”。前者“法治”,指的是君权至上的政治治理系统;后者“法制”才是真正依法治...

  • 《教下乱上以为治也》

    韩非所谓的法家思想,是“法治”而非“法制”。前者“法治”,指的是君权至上的政治治理系统;后者“法制”才是真正依法治...

  • 刑部尚书白居易的法制思想

    白居易是古代历史上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长恨歌》、《琵琶行》,还是《卖炭翁》、《忆江南》,在我们记忆的深处留下了一...

  • 吸收融合外来思想中形成独有的日本特色

    对日本历史和思想史并不熟悉,所以读清水正之这本《日本思想全史》不是很容易。清水正之梳理了日本从古代到现代的思想发展...

  • 依法治校的几个途径(一)

    依法治校,顾名思义就是把法制思想、法制观念贯彻到办学育人的全过程;坚持改革创新,落实法制教育,努力实现教育效果、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百五十八)古代的法制思想之明(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jgy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