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
贫贱又多子的人家里,温饱都是问题,哪有余力去爱。
社会底层的人,终其一生的所有目标就是生存。
要维护那一副皮囊,得给最低的补给。
人类生命的极限,在饥饿、劳累中得到拉伸。
没有自己的土地。
光溜溜的来到这个光秃秃的世界。
空无一物。
就像上帝的弃儿一样,无所依附。
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就这都要绞尽脑汁。
肉体时刻被饥饿纠缠,人的灵魂再高贵,也是不会有多少尊严的。
看着被屠宰的牲畜,感觉还没有它们的结局来得痛快。人类的命运,是一点一点凌迟,绞索是一步一步收紧的。
看着草木枯荣,感叹它们还可以返春。人类生命四季过后,并没有下一个轮回。
为自己蓬勃的欲望而惶恐焦虑,而负罪。贫穷的人,连最低的欲望都是一种奢侈和折磨。
孩子多,只是迫不得已的结果。
旧社会的穷人,命如草芥。
做为家庭的老四,得到的不是爱,而是忽视,但少了责任,也更少经历暴风雨。
连饥饿,也没有那么刻骨铭心,多了更多的庇佑。
大自然也是神奇,四弟兄吃进肚子里的能有什么好东西,竟然也让他们骨骼发育完整,长得高高大大的。
就像一块贫瘠的土地上,也有隔生的种子生根发芽,开出艳丽夺目的花。
从后来三弟兄的后代来看,基因还是很强大的。
老四的成长波澜不惊,没有专宠,也没有其他,但出生顺序也是投胎技术,怎么都多了一重庇护。
因为不需要责任和担当,也养成了自顾自的性格。
但他相对是过得自洽的,最安稳,最后也最长寿的人。
农村里生儿子多的家庭,父母去世后墓地的选择是有讲究的。
前后左右的方位朝向,代表着对哪一房后代是庇护还是亏损。
老辈人生前难一碗水端平,连死后都要背偏心的骂名。
哪一房过不好,就会认为是祖坟亏。然后让风水大师重新勘测位置,迁坟墓的大有人在。
当初到世界上的时候赤条条,无遮无挡。只有父母是唯一的依傍和财富。
任何人这一生中,都在向父母索取时得心应手,永无止境。无论生前生后。因为其它的都太远了,更无所依凭。
两手空空荡荡的时候,人唯一能抓紧的就是自己的来处。
这就是上帝造物的精妙。
每一个种类的繁衍,都设计的精妙绝伦的,不佩服都不行。
老父亲在迁移路上老去,埋身之地没有精挑细选,但阴差阳错的更偏袒那个最小的。
所以后辈子孙里,凡是幺房就过得更顺遂些。不知道有没有科学道理。
在贫瘠的土地上,科学是到达不了的。人要活着,他们有自己的智慧和准则。
老四婚姻也很顺遂。和年纪相当的女孩结婚后,举案齐眉,一直到白发苍苍。
解放后还在公社里任过职。在生产队里也是有权利的人,管理着文件和公章。
但从小到大的自顾自的个性,让他从来不会帮护家族里的人。大公无私也好,自私自利也好,站的角度不同,结论不同。
性格决定命运。这性格又是从何而来的呢,除了基因镌刻的密码,就是环境的因素了。
他不用去参军,也不用担负养家的担子。
百姓爱幺儿,是前面的长兄如父。
生产环境的艰难,很多父亲都早逝。作为家庭里最大的孩子,必须把生活的压力接过来。长兄为父,长姐如母,真的是很多旧社会家庭的真实情况。
苦难让人早熟。
老四一共生了三子一女。
他是唯一一个活过了侄子辈的老人。
三兄弟一共诞有八子。
当他在二房第二子的葬礼上痛哭流涕的时候,家人才看到这个疏于表露感情,甚至有些自私刻板的老人,也在感叹生命的无常。
八十多岁的高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有些感情也不用遮掩和压抑了。
和他在葬礼上痛哭的还有二房的长子。那个扶不起来的阿斗,也可以说是自私自利的长兄,在死亡面前的忏悔和释放的骨肉相连的情谊让人更加感动。
人可能是有第六感的。二房第二子也是在花甲之年后走的,但死亡的缺口一旦打开,就如放匝的水一样,有些堵不住。
二房的长女在葬礼上呼天抢地,恨不能代替弟弟先死。在场的无不动容。
但死亡无法代替,也无法排班。老天爷自有先有安排。
与其说他们是在伤心逝者,不如说他们是在唉叹自己。
因为接下来就是他们三个按顺序接受死亡召唤,在那边去继续未了的缘分。
死亡也像一季一季的庄稼。幺房出老辈子。当老四这一拨庄稼被收割后,第二代就完全暴露在死亡面前。
老四在,还有一个屏障,老四走了,那一代就真的退出历史舞台了。
他们经历过地主,经历过内战,经历过抗日,也经历过解放后的大集体,经历过文革和后来的改革开放,老四连两次大地震都赶上了。
可谓波澜壮阔的人生。
其实是他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贴着大地的背脊,安分守己的过完一生。
没有被世事所叨扰,没有更多的情绪,才能安安稳稳,悠哉悠哉的过好一生。
外面的世界很大,走出去后,心念太多太杂,处理不好也是要折寿的。
老年后的他,是有机会跟着孩子们出去的。
但黄土已到脖子上的人,就像一株老去的树,还去移它干什么。不如等待它自己慢慢枯萎。
山村已经荒芜,房屋已经破败。
树木郁郁葱葱,杂草丛生。
几十年的光景。山村有过的繁华,胜过城市的灯红酒绿,今朝却鸿蒙初开,混沌一片。
能留在此处的,也都是些不愿迁徙的老人。
故土难离。
更是因为离泥土近在咫尺的距离。
眼睁睁的看着,时光的凌迟,死亡的逼近。还有什么比这更有禅意的事。
人到生命的尽头,是很美好的一种境界,可惜无人能懂,无人可说。
因为没有感同身受。只有自己到那个时候才能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