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在眼泪里闪烁着苦难(上)》中写道“眼泪是种液体,本身是物质的非感情的,然而它又是感情的催生品。”其实,眼泪又何尝不是一种对生活磨难的经历呢?而这种磨难有时候会让一个人对人对事对物的认识更为深刻。
比如,福贵的经历,让他对做人有了自己的四条原则和规矩。他在与“儿”回忆往事时说到下面四句话。
“做人不能忘记四条,话不要说错,床不要睡错,门槛不要踏错,口袋不要摸错。”
我觉得,这是绝对质朴的做人的道理,劳动人民大众的智慧从来都是高明而接地气了,一点不逊色于所谓的学院派的正牌的哲学家们。
医生看了家珍的病,交待福贵准备后事,他一个人坐到天亮,先是呜呜地哭,哭了一阵就开始想从前的事,想着想着又掉出了眼泪…….对家珍,福贵的小眼泪里所包含的情感尤其复杂。
他为家珍落泪,想起从前过往,福贵的内心是何其复杂啊!在他看来,家珍一天好日子都没过上。他的思想深处认为家珍“活着”是苦的,痛的,而在最后的时刻,为能她做些什么呢?能让家珍“活得”像样一点儿呢?
在福贵看来,其实都无能为力,只能在办后事上稍微像样一点儿,至少打一口棺材,对得起家珍,不过连这个钱也是借来的。借钱的时候,他一说起给家珍打口棺材,就忍不住掉眼泪。
有一天家珍醒来,精神很好,还要喝粥。这让福贵又惊又喜,因为他怎么也想不到家珍会突然好起来,结果“眼泪哗哗地流了出来”。
看到这里,我的泪眼也哗哗地流了出来。于是拿起笔涂鸦着两段长长的文字以记录我的心境。
读到这儿,我感觉作家余华已经完全失控了。他把大把的文字直接给了福贵,尤其是特别直接直观地给了他的泪眼,“毫无节制”地使用“眼泪哗哗地….”
我甚至可以想像,此时的作家余华显然已不再把自己当成一个写作者,一个讲故事的人,一个小说家,而是把自己当成了小说的主人公福贵。因为无论是此处的眼泪,还是前面关于眼泪的描写都已经看不出一个作家写作的影子和痕迹了,也没有了明显的风格或者技巧,有的只是情绪,情感,自然的流露,只有强烈的代入感,最真挚的感情。
我想,平时我们都会谈到学作方法,写作技巧或者技巧,其实,读了这些余华的文字,我就发现这些所谓的技巧和方法都显得那么苍白而又可笑。
写作有技巧吗?有,也没有。
如果说有,那就是雕虫小技,博读者一时欢悦或伤心,博读者一时的阅读快感或感官的或者精神层面的。
如果说没有,那也对。因为正常的流利的文字表达是基础,自然的情感流露是关键。在我看来,余华对福贵的眼泪描写,几乎没有用多少成语,词语,词组或者精华的句子,也没有过多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也没有语言的工整,对仗,也没有刻意讲究前后照应,响应,更没有一些大的景色,景物或者场景的刻意渲染和铺垫。
这些都没有,也就是说这些所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都没有,但文章依然是好文章,依然是被大家推崇的经典。
这就是优秀作家的过人一处,高明之处。优秀到你看不出他优秀的痕迹,高明到不留迹象!
喜欢写作的我们,真的要慢慢地学习和领悟了。
备注:
"与旸瑫同读一本书"活动的第3本书《活着》 (7):在眼泪里闪烁着苦难(中)
阅读时间:2019年2月28日
阅读页数:回读116-166
注:本文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分享朋友圈,微博等.我已加入"维权骑士"版权保护计划.文中用图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
点击专属链接购买,将比官方直接购买获赠更多福利:月会员3个简书贝、季会员9个简书贝、年会员35个简书贝、尊享会员500个简书贝。
旸瑫,一个烹文取暖,煮字疗饥的生活家.更多交流加微信6942145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