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美食的名字

作者: 乡土辣妈 | 来源:发表于2018-11-03 20:06 被阅读372次

    乡村的美食是有很多种的,在我们当地,春天吃艾粑应该算是最具特色的小食了。甚至在街上也能经常看到一些年纪大些的阿婆,吃力地推着一辆带卡的脚踏车,虽然车卡只有半张书桌大,小车卡上放有蒸笼,在沿街叫卖艾粑。总会看见一些男女老少凑上前去,边掏着钱包边自语“来两个尝尝鲜”。

    每年还未到农历二月二社日的前几天(也有的地方称二月二为龙抬头),在村边路旁,或者是空旷的地里,经常看到有结伴的三三两两妇女,带着几个小孩子,在和风轻拂,春阳温馨照耀下,在闲散的地里或路旁,一边弯腰低头摘着艾草苗,一边小声的闲聊着那些永远也聊不完的家常事。偶尔也会看见骑着电瓶车从地里收工回来的妇女,车架下除了锄头、镰刀之外,还有一小堆翠绿嫩姎的艾苗。

    做艾粑的方法其实也是很简单的,将艾苗洗干净,然后放锅里煮,所以要煮,是因为生的艾苗艾味太浓烈,而且还有些苦味。若不把艾苗煮熟去掉一些艾味,是需要多放糖才能冲淡艾的浓烈及苦味的。把艾苗在沸水多煮几分钟后,然后捞出来放在清水中浸泡一下在取出剁碎,加入事先准备好糯米粉、糖搓均匀。艾和糯米粉是没有什么比例的,喜欢艾草味就少用些糯米粉,做艾粑时,有些人喜欢放入由芝麻,或者花生捣碎后拌着白糖或红糖做成的馅心,当然这也是由个人的喜好决定。

    把一大团艾苗、糯米粉、糖充分搓均匀后,在分成一小团一小团的揉好。就可以放在清洗干净的枇杷叶、柚子叶上,或者是事先割来芭蕉叶放在阳光下晒,直到原本易脆裂的蕉叶,被太阳晒得软软的,就可以用来包裹揉好的艾粑了。将包好的艾粑放蒸锅上蒸,约三十分钟后即熟,打开锅盖,一股浓烈的艾香味扑鼻而来。做艾粑时,有些人喜欢放入由芝麻或者花生捣碎后拌着白糖或红糖做成的馅心。

    乡下人虽说从农历二月二就开始有人做艾粑吃,但是只有到了三月清明前后,才是吃艾粑最盛的时间。按照我们当地老辈人流传下来的习俗,在清明节到来的前几天,是祭拜在一年期间内逝去的亲人,大家都称做是“做新清明”,如果是给父亲、爷爷、或太爷爷“做新清明”,除了用黄饭花(注:一种植物花)蒸煮糯米饭做供品外,一些人家的女性长辈还要提前蒸好艾粑,连同糯米饭一起,拿去上坟,祭拜逝去的男性。艾粑的同音就是“爱爸”,意思自然就是虽然爸爸不在了,我们仍然怀念、爱爸爸的。

    到了清明日这天,更是整个村的同姓人集体上山祭拜老祖坟的日子,泥土下沉睡的先辈们,都不知道是多少辈以上的宗亲了。有些由于年代久远,墓碑早己不见踪影,有些根本就没有墓碑,后辈已经分不清哪堆坟下沉睡的是老老爸、哪堆坟下沉睡的是老妈妈。但是仍有一部分年纪大的婶娘做些艾粑带去坟堂祭拜。至于为什么要用艾粑祭拜先辈男性?是从什么年代传承下来的,却没有人说得出来龙去脉。

    每次我看见这些老婶娘,摸摸索索地从保鲜袋里取出几个艾粑来放在碗里,然后摆在坟堂上,嘴上轻轻地呢喃着叫先人们来品尝,这时,我既被婶娘们的虔诚之心感动,也真诚希望那些在另外一个世界里的魂魄,真的能尝到“我们放了很多糖的艾粑”。看见这些一个个黑乎乎、但被揉制得光滑透亮,捏得圆圆的乡间美食,一只碗一个的与糯米饭、还有带着个高冠被煮熟的公鸡、猪肉、酒等被分成几排摆在墓堂前。好在现代人的思想也已经开放先锋了不少,即使是在摆着供品的坟堂前,一些妇女在谈笑间,仍象平时一样口无遮拦的没什么禁忌。用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口吻对大伙说:为什么只有艾粑粑(爱爸爸)啊?我们的老祖宗,为什么就没有流传出另一种更好吃的食物也叫做艾麻麻(爱妈妈)啊?

    于2018年10月30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村美食的名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khl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