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游戏力Ⅱ
临界点,进与退的抉择

临界点,进与退的抉择

作者: Max妈咪 | 来源:发表于2019-01-22 09:07 被阅读0次

悬崖的边缘,危险与安全的临界点,前面是危险,身后就是安全地带。然而,我们心中那个“恐惧的边缘”,也就是“心理临界点”。临界点,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地点,在这里面对恐惧时,我们虽然感到害怕,但仍然可以有所作为(至少可以再向前迈一步)。    人们在面对害怕的事物时,通常有四种反应:极力逃避,情绪失控,咬紧牙关,直面感受。

极力逃避:远离让你害怕的东西,如果逃避成功,你的确不用再紧张,但同时你也失去了体验新鲜事物的机会,因为你害怕的感受连同那个东西通通隔绝在外。                过于逃避会造成两个问题:第一:错失生活中很多精彩。二,如果不正确处理,他会变得更加脆弱。孩子需要在历练中获取自信,甚至安全感的获得也离不开历练。我们一直在逃避的,并不是真正的危险,而且“有危险”的感觉。

情绪失控:试图逃避但失败了,导致情绪彻底崩溃。被情绪淹没,完全失控,几乎丧失理智和逻辑。发抖,身体僵硬,愤怒,逃避眼神交流。有的则极具攻击性。孩子极具痛苦。大人产生极大的挫败感。大脑负责“接触警报”的机制完全瘫痪。情绪失控的孩子,早已越过“临界点”太多。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亲密和安抚,包容和接纳,尊重和共情。

咬紧牙关:不管是因自己还是外力所迫,你靠咬紧牙关、握紧拳头、紧绷全身肌肉等方法最终完成了某件事,但正因如此,你也失去正面对待真实感受的机会。“咬紧牙关”的状况是:我们已经无路可退,所以不得不使劲全身力气隔绝真实感受。

直面感受:在一步一步接近挑战目标的同时,慢慢体会并处理自己的恐惧感受,这个过程有时也叫“暴露疗法”                      怎么样才能帮助孩子通过“直面感受”而最终克服恐惧呢?第一件事,不再鼓励孩子“逃避”,也不把他推向“情绪失控”或“咬紧牙关”的状态。妈妈可以试着这样说:“如果现在回家,你肯定就会觉得没事了,可是以后你还是会害怕。如果我们留在这里,你肯定会害怕,但是我相信你完全可以应付。我记得你以前也打败过让你害怕的事,要不要咱们一起想一想,以前你用的是什么办法?”如果孩子依然情绪失控,那么说明他确实还没有准备好,他需要更多的安抚和安全感,才能重新站在临界点上。

临界点旁的陪伴                                  孩子在临界点上,常常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鼓起勇气、克服恐惧。这对父母来说极为难熬。逃避换来的只会是更深的恐惧和焦虑。怎样才能“支持孩子,但并不支持逃避”呢?轻推孩子时,两个要素:轻推时保持联结,这样可以避免“情绪失控”,二,轻推时持续向前,这样可以避免“逃避”。                有的父母出于愤怒和挫败感,会强行把孩子推过临界点。这样的态度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错的!被强推过临界点的孩子,要么是靠“咬紧牙关”而过关,要么就会情绪彻底失控。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他用哭闹来宣泄刚才的恐惧感受,就有可能会激起父母更大的愤怒和更严厉的惩罚。所以,请不要无情的把孩子推进恐惧的深渊,还一厢情愿的认为孩子有朝一日会感激你今天的所作所为。强行把孩子推过临界点,并不好让亲子关系更加紧密,相反会更疏远,而且这对增强孩子内心的力量感与自信没有任何好处。

在临界点陪伴孩子时,怎样才能“既不纵容逃避,又不导致失控”呢?                         假设孩子害怕某件事,并开始焦虑,试着这样说“我能感觉到你在发抖。是啊,这是挺可怕的。我会一直握住你的手,等你准备好了,咱们再一起过去”。

“我不想说这件事!”                               当父母提起有关害怕或紧张的话题时,焦虑的孩子常会大喊“我不想说这件事!”这是因为在孩子看来,极力逃避是避免情绪崩溃的唯一办法。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在提起这类话题时,我们自己也非常焦虑,因此孩子不想承受更多的紧张。紧张时我们需要把话说出来,但紧张又会阻拦我们开口。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又是“临界点”--在“避而不谈”和“因过度讨论而情绪崩溃”之间,存在一个临界点。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找到这个临界点,用轻松的态度,耐心的陪伴他在临界点上克服恐惧。

“我想说这件事”                                      与前面讨论的情况相反,有些孩子愿意主动谈起自己的焦虑,只不过会没完没了的重复。滔滔不绝,避开重点,在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上绕圈,而不去真正面对恐惧。这样的孩子需要父母轻推一把,让谈话有实质性的进展。你可以直截了当的告诉孩子,你对他的话题很感兴趣,但你想知道更多的细节。可以这样问:说起这件事,你是什么感觉?这件事里,最可怕的是什么?。。。  父母通常不会去问这些问题,因为担心这样会加重孩子的恐惧。但事实上,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才有助于孩子建立理智脑与情感脑之间的联系,从而缓解他的焦虑。

安全感的内化                                      我们希望孩子在身体方面健康并安全。我们也希望孩子内心拥有强大的安全感,因为这是战胜焦虑的力量之源。                            孩子内在的安全感在被爱的感受中诞生,在温暖安宁怀抱中生长,并在恐惧面前经历考验。站在临界点,既不逃避,也不崩溃直面内心的感受,是内化并巩固安全感的重要一环。下面三个建议,是帮助孩子内化安全感,重置安全系统的核心:                    孩子情绪失控时,我们安抚他                孩子极力逃避时,我们轻推他                  孩子直面感受时,我们帮他放松。                即使你无法确定孩子此刻最需要哪种帮助,那也没关系,只要在解决问题时,始终坚持共情的原则,并保持游戏的心态,你就一定会找到答案。

相关文章

  • 临界点:进与退的抉择

    游戏力2读书笔记4 感受:这一章读下来,心里多了很多愧疚。对于孩子,我们缺了太多的耐心,在孩子不愿走进幼儿园大门,...

  • 临界点,进与退的抉择

    悬崖的边缘,危险与安全的临界点,前面是危险,身后就是安全地带。然而,我们心中那个“恐惧的边缘”,也就是“心理临界点...

  • 《游戏力2》6-30

    6月30日 静看繁花一文凌 第4章 临界点:进与退的抉择 1.临界点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地点,在这里面对恐惧时,我们虽...

  • 《游戏力2》6-30

    6月30日 静看繁花一文凌 第4章 临界点:进与退的抉择 1.临界点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地点,在这里面对恐惧时,我们虽...

  • #阅读日记#0309 临界点:进与退的选择

    这几天边看育儿书,边实践与孩子相处。虽然通过手机联系,但貌似有那么一丢丢的成效。 临界点,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地点,在...

  • 成长的意义

    每个人都清楚长大的意义,是痛楚,也是蜕变,是自我否定,也是不断割舍,是对与错之间的抉择,也是进与退之间的取...

  • 进与退

    如何撬开一只牡蛎的嘴 如同 话语抵进口腔 海风吹拂脸庞 一样轻松随意 如何打开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子 直抵它的心...

  • 进与退

    大部分人从事的工作论其产品皆无创造性,每天都在制造生活用品而机械的劳作,再或者是机械的服务,每天都是同一内容,虽然...

  • 进与退

    近来看了两本关乎心灵成长的书,来自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和德国人托利的《当下的力量》。 两本书都...

  • 进与退

    前几日,与导师还有朋友们一起去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教育在线平台沪江参观。有两件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之一,是我们在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临界点,进与退的抉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knk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