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民族复兴
许多年来,一进入阳历的十二月,圣诞的氛围便布满了大街小巷。尤其是商家更甚,仿佛全民一起进入一场无休无止的狂欢。以至于让紧随其后的阳历和阴历新年都略显尴尬,在圣诞元旦的狂欢过后,新年顶多只能算是这个商民两用的假期来一个Happy Ending。
记忆中的自己在最应该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时候,港台娱乐带着清新之气一阵风似的刮进了内陆大地上。听着港台歌曲,看着明星画报,端详着这些并不熟悉的面孔和他们传闻的日常,一切都那么新奇。
可是,从其后的发展来看,这仅仅是文化流失的序曲。
当“Jungle bells”的音乐充斥着耳膜,满街飘飞的红帽子,花花绿绿的贴纸,假模作样的圣诞树,让这个城市瞬间变得洋气起来。
送贺卡得礼物,传递喜悦的情绪,透过每一次呼吸飘散在空气里。这成了全年最为忙碌的一个节日,平安夜的晚餐都是要提前预订的,半夜路边叫出租车是要排很长的队的,有些地方甚至是彻夜狂欢的。
没有人去问一问:这个节日过的是什么?或者也不想多此一举,碰杯欢颜拽洋文“MARRY CHRISMAS!”就象是一杯下肚就飘洋过海到了异域。
也许,在节日发展的历史上,没有哪一个节日可以跟圣诞节相比,拉动着商业模式,简直就是闹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然而,这个有着宗教色彩的节日,跟咱大中华可曾有半毛钱关系?
那个时候如果这么想,可真是一个愚蠢的问题。
总有人会说,不就过个节嘛,不就吃顿饭嘛,不就买买礼物嘛,何必当真?
那么究竟该不该当真?说实话,该!
有一代人直接出生在了本土文化丧失的端口,掉进外来文化入侵的染缸里。就是立马把他捞出来,还不是一身的花花绿绿?那个本应降生在属于他的深厚根基的土地呢?本应是一棵老槐树,硬生生嫁接成了一片杉木。
2005年,有报道说韩国抢先注册了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一石激起千层浪,国人猛醒,咱们的端午节被人拿走了吗?
虽然,后来弄清楚了此端午非彼端午,这国人聊以自慰的安抚,并不影响给了被洋文化装满眼眶的国人一记闷棍。好像突然意识到被我们长期搁置在一隅落满尘土的土包子,居然被外国人这么看得起?
这个事件是具有警醒作用的,一年以后的2007年12月,《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订,就将清明和端午都纳入了法定假期。
从国家的层面上,来宣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华儿女的血缘关系。并于2009年,端午节申遗成功,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一年中多了两天假期看似不显眼,意义却非同小可。这意味着,唤醒和拯救中国传统文化行动开始了。刚开始的几年,土文化与洋文化交相辉映,暗自角力,是土是洋,各执一词。选择上也更多的模楞 两可,土洋结合也层出不穷,还生出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融合”。
虽然看起来依然不那么纯粹,但是,中国文化依仗着深厚的根基和五千年的哺育之功,夺回一席之地。并日渐呈现重振山河,驱逐外敌之势。
来到2018,已然是大获全胜,一纸公令,禁了洋节。倒也不显得那么突兀,自然而然地从我们的生活中告别。毕竟,我们中国的节日那么多,那么丰富又有底蕴,跟我们每一个人又有着深厚的链接,过这样的节就更加有感觉,从内而外舒坦,有力。
这一场文化复兴,走得相当不容易,从对港台的追逐,到洋文化的崇拜,再到回归,历经数十年。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跟着外来文化走了那么多年?
一个字:穷。
经济落后是文化不自信的诱因,改革开放打开国门之后,鱼龙混杂。各种外来信息冲进来,打得我们眼花缭乱,直接丧失了分辨力,唯有簇拥着人潮跟着走。
学着洋人一起嗨,全民学习ABC的浪潮,让谈吐之间夹杂一两个单词,显得那么的骄傲。有出国留学经历的人,有一个专属的名字叫海归。海归代表着什么,几乎等同于着智慧与财富,代表着未来的方向。
曾经,他们的地位是那么的高高在上。
国外品牌对市场的垄断更不必说,从汽车到手机,从数码到生活用品,只要不是“中国制造”便可身价百倍,拥有它就代表着不凡的身份,至少是值得炫耀的。
虽然,呼唤国货的声音很微弱却不曾间断过。可反对之声也一浪高过一浪:我愿意用国货,可是国货也得争气啊,人家的就是比我们自己的好用!
说话之间,斗转星移。当华为们一跃而上,切开苹果们,狠狠地扳回了局面。其实最初动三星类的时候,可能基因不足够强大,走了自然淘汰的路,倒也没有掀起太大的风浪。
在我们所依赖的洋货领域,“中”字牌终使我们扬眉吐气。扳回这一局的前提,是忍着被洋货踩在脚下,在我们的国土上高歌猛进、烧杀抢掠的屈辱。负重前行,悬梁刺骨,痛并奋斗着,才有了今天。
今天的中国,不但大,而且强。生在一个强大的祖国,有底气!
对于洋人来说,披着商业外衣,打着文化幌子,挥旗呐喊在我中华国土上肆意而为的饕餮盛宴,可以落下帷幕了。这一场文化的入侵,将面临断流和驱逐。
经济崛起和文化自信,使得这有五千年文明托底的土地上,终将流淌的是华夏颂歌。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