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学是一个诡异的学派,大众成功学更是奇葩中的奇葩。市面上流传的的“只要怎样怎样,就能如何如何”的鸡汤文,或者“谁谁谁因为怎样怎样,结果如何如何”的励志文,说到最后这些如何如何,基本意思是一样的——出人头地,升官发财,功成名就。
换句话说,”成功“。
如果我们想要相信这些美好的愿景,那么我们就必须相信一个很重要的假设——人人都可以成功。
然而,这是一个最伪的伪命题。
人人都可以养成好习惯,人人都可以改掉坏毛病。虽然这类命题也不是很精确,但是这些愿景的确是有可能实现的。因为他们传达的意思是“全世界每一个人都有养成好习惯的可能性”。这个可能性由个体控制,不会因为其他人也养成好习惯了,所以这个人没办法养成好习惯。譬如我们如果想要养成饭前洗手的好习惯,那么就算其他人都饭前洗手,那么我们也可以饭前洗手。
而“人人都可以成功”,恰巧完全不同。
从定义上,人人就不可能都成功;尤其是成功学里自己不是跟自己比,而是跟别人比。在这里,成功的定义是:
-- 月薪过x万,隐含意义是超越了大多数人的工资预期
-- 升职提薪,隐含意义是超越了其他职场的同事
-- 进入名校,隐含意义是考过了其他考生
即便方法、习惯、秘诀、窍门真的特别有效的确提升了自己,但是还是不可能人人都成功的。因为从统计上来看,有一半的人是一定在平均值之下的。
真不幸所有的提升,如果自己和自己比,都存在可能;如果要和其他人相比达到一个相对位置的提升,那么非常抱歉,这件事先天就是行不通的。无论如何的优化,最多有一半人可以比另一半人更好。
如果人人工资都过x万,那么“工资过x万” 就不会再成为鸡汤文的标题;而我们不用想就知道,不可能人人加薪提职。从一方面来看,人人都可以通过更努力更聪明的学习来提高成绩,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看,不可能人人都考上清华北大。
人人都可以进步,但是不可能人人都成功。世界已经如此凄凉,何必还要自欺欺人?
所以,或许我们应该回到最初的目的。我们进步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如果是自身的提升,那完全可以达到,只要比过去的自己付出更多的努力就可以;如果是提升竞争力,那么这件事或者必须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或者比其他人拥有更棒的方法——无论是哪一种,可以肯定的是,都不会是极少付出,极大收获。
如是,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