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活评论员
中产阶级的断舍离

中产阶级的断舍离

作者: 3bd9c1c331ec | 来源:发表于2019-01-26 13:31 被阅读2688次

    最近Netflix上有个新的秀,Tidying Up With Marie Kondo ,才一开始就反响如潮。

    说到底就是一个日本姑娘带着一个助手到人家家里去,彬彬有礼的叩门求见,然后就开始帮人家把家里的东西都给扔了——然后这个世界就清静了。当然有的同学可能不同意,明明是把家收拾得整洁如新,怎么能总结成把东西给扔了呢?

    对的,她的确是教人把衬衣叠的可以站起来。但是别忘记让家里干净的可不仅仅是本来趴着的衬衣站起来了,而是很多原先在的衬衣不见了。

    这是一个数学问题。

    一个家的体积是有限的,可以放置物体的表面和收纳空间也是有限的,所有物品的体积和底面积(假设以放置为主)则会随着购买不断上升。到了一定程度,无论怎么叠,这么放怎么折,都会满目疮痍到处是东西。

    把家里搞成这种到处是东西的状态的人,在英语里有个词,叫做Hoarder。Hoarder症状严重起来的时候可挺吓人的,一个家可以变成这样:

    人都不见了

    当然有的Hoarders也可以挺可爱的,虽然也是Hoarders, 但是乍一看只是以为进了杂货铺,并不觉得心理遭到了严重摧残。

    虽然挺整洁的但是……

    但是Hoarder就是Hoarder,十个有孩子的家庭就得有两三个有Hoarder综合征。

    这个节目出来了之后我也带小朋友看了看,毕竟谁不想要一个整洁的家呢?但是看完了之后,赫然觉得执行得可能性非常非常的低。

    执行性低的原因很简单——贫穷。

    断舍离最困难的部分不在于“扔”,而是“扔完了将来有需要可以随时再买”的底气。同节目里展现的不一样的是,真正的囤物狂并不是中产阶级,而是低收入家庭。任何一个未来有可能使用到的“可能性”,都成为一件物品不能被舍弃的原因。

    一根线,一个小木棍,一片纸,只要有任何可以使用的可能性,那么就应该被存下来。这件事叫“家无剩物”——每一样东西都可能有用。很旧的毛衣或许有一个冬天会很冷会正好需要穿上,大人穿不了了也许等孩子大了可以穿;用剩一半的本子或许可以当草稿纸,坏了的眼镜小螺丝以后也许可以在别的眼镜上用上。

    储存是为了这个可能性服务的——扔?不可能。

    什么时候才可以扔呢?当你明确的知道这件很久不用的东西未来突然需要用的时候,你可以有钱去买,买的时候不会心疼,不会在心里骂自己一百遍“为什么扔了呢”。

    所谓的断舍离,它的背后支撑的是买买买。任何一件不够喜欢的衣服挑选出来,温柔的感谢之后收起来捐出去。腾出来的衣柜空间正好可以买买买,买到真正心水的。那么等到不心水了怎么办?再温柔的感谢一下吧。

    这个套路的断舍离把一个堆积的状态变成了一个购买再丢弃的流程,把一个空间已满不能继续消费的房间变成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送走一批正好又来一批,真是皆大欢喜。

    所以在此,容我斩钉截铁的说一句:所有不能停下买买买的断舍离都是耍流氓,不过是仰仗有钱罢了。

    断舍离的先驱

    不少人看过这张照片,年轻的Steve Jobs坐在空荡荡的家里。据说这张照片引发了很多很多的感悟,譬如极简生活才能激发创造力,譬如物质上的低要求带来了精神上的大丰收等等等等。但是实际上Steve拍这张照片的时候已经比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富有很多很多很多,这个空荡荡的破屋子是硅谷最昂贵的地区之一,房间里的音响是天价。

    他不需要拥有”物“,因为他的手中有可以在任何时候获取任何物的钱。因为不想上车牌,可以隔几个月买一辆一模一样的新车,才是真的Steve Jobs,这个买车的原因和速度用买买买来形容买买买都会惭愧。

    物只是在他的生活里经过,唾手可得。黑色的高领毛衣,牛仔裤,这些标志性的东西,其实全部是在他的生活里路过而已。没有必要拥有。

    只要有钱这个阿堵物,其他的物都可以断舍离。

    我跟小朋友看完了半集之后,小朋友的感受是”妈妈我可以去玩了吗?“ 我说,”去吧“。

    真的不好意思,贫穷让我没有办法实践这样的断舍离。倒是这个剧让我体会到真正的断舍离,应该是对”买买买“断舍离。不是”买一样必须丢一样“,而是”你已经有足够多的东西了,不要买买买了“。

    不是我们太笨,是人世间太艰难。

    如是,而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产阶级的断舍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ubd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