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今年的新年还算好的,已经是一个相对很克制的新年了。私下思忖,大约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大多人都在同步的变老,变老多多少少都会给人生带来一些智慧。譬如有一项很重要的智慧就是——新年别乱定目标了。
定了目标,也就是定目标之后的三两天能够实现罢了。
然后,就有个”意外“,譬如突然来了一场暴雪不好出门跑步了;突然加了个班到半夜第二天不好早起了——有关早起的事,以后我们再谈;家里突然来了个客人甚是健谈,人走了收拾碗盘,也就该上床睡觉完全没有机会来”临睡看30分钟的书“了。
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李耳先生就说过,兹要二生了三,“三生万物”,一切齐活。
今年刚过新年,有朋友自远方来。酒过三巡,骂过川普之后,斯人长叹道:“去年原想读一百本书,结果全无下落,又蹉跎一年,老矣。”
做为善解人意的射手座,我安慰说:“其实没关系的啦,就算读了一百本书,什么也改变不了。”
I mean it.
这几年在年轻人里兴起了一股潮流,读书是新性感。年末的时候看看朋友圈,不少年轻的朋友奔走相告《今年我读了一百本书,最好的一本送给你》,《读了五十本书,我成了不一样的人》,《会读书更会笔记》,《每天早起一小时,让我多读了八十本书》
当然啦这些年轻朋友都是很成功的人,但是作为看穿了一切的射手座,我老必须掷地有声的说:
要是翻书多就赢,那么让我们把最佳翻书奖颁发给清风!请清风上台来领奖~

对的,翻书。
大部分”一年一百本“的人类,平均一周需要读完两本书。这个工作量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一本正常的书200页来算,一周要翻400多页,全年要翻20,000多页。
我们相信有决心有毅力的人类是可以完成这样的重任的。毕竟,正常人一般轻松阅读的速度往往是两分钟一页以上。也就是说200页的书可以在400分钟完成,也就是六个小时多一点。一天两小时左右就可以完成。
那么为什么这里面有问题呢?
让我们回到我们的少年时代,想一想在教室里的情况。那个时候我们一个学期一本课本,加上不少的辅助阅读材料,这些是书。课堂上有人带领我们学习,精研书的内容,然后我们阅读、做题、讨论,等等等等。一本课本+10本参考书,在5个月的时间里反复学习,多方交叉参考,和同学老师讨论,把理论运用到作业里头去。
然后期末考……学会了吗?
当然了,现在看书不为了考试,也不是每一本书都像课本一样难度那么大。但是人类的学习自有天性。所谓的”速读“,在”速“的同时,往往牺牲了阅读和思考的深度。新的技术不停的产生,有人声称在我们读书的时候,80%的时间是眼球在转动,只有20%的时间是真正在理解书里的意义。那么,是不是加快眼球转动,看得更快了就有更多的时间来理解书的意义了呢?是不是看得越快理解的越深刻呢?这个问题,相信不需要论文来解答。
或许因为记不住,另外一个流行的事情叫做”思维导图“,把一本书的脉络给记录在导图上。好吧,姑且算这样有用吧。但是真的有用吗?少年时代的一摞一摞的笔记本有没有在阁楼里冷笑?
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读完了一百本要有什么样的变化呢?读书说起来无非有几种原因:
第一,闲的无聊,随手看看 -- 既然只是闲着看看,随意就好,何必一百本?
第二,有所需要,希望提高自己在某一方面的技能或者知识 -- 既然如此,那就应该按照上学考试的方法来,速读一百本最后又能记住多少东西?除了速读,没有一样真正的技能是可以通过速读达到的。
第三,生平无他事,唯有爱读书 -- 那我们就不说了,一年一百本都太少了。
对于第二类需求,荣我们再放一句狠话:有这个翻书的功夫,不如干点更靠谱的事情呢。和艰难的世界比起来,寄希望简单的读书可以来改变一切当然可以理解。但是世界已经这样艰难,为什么还要自欺欺人呢?
如果翻书多就赢,那么这个世界也就太简单了;哪怕是认真的读书普通人也读不过出版社的编辑。出版社的编辑读了很多的书,所以做好了本职工作。那么读书还不如编辑多的普通人,你们怎么可能通过读书就出人头地了呢?
醒醒!别去看那些“24小时学会一种技能”, “60分钟读完一本书”这些邪门歪道了。想读书就去读书,想成功就去努力工作。
读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但是一年翻一百本书,甚至两百本书,三百本书,不能改变任何的事情,更不能改变命运。改变都发生在书外,在不看书的时候。
如是,而已。
参考阅读:https://www.psychologicalscience.org/news/releases/speed-reading-promises-are-too-good-to-be-true-scientists-find.htm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