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人类,经历过血缘时代的氏族公社后,必然会形成国家。
在这一点上,关于夏是不是一个国家,史学界是有争议的。当然,易中天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纠结,而是从国家的起源上进行解剖。与其说本书属于中华史系列,倒不如说它是世界文明的大对比。
当然,易中天也考察了国家的起源。他把国家的起源划分为氏族-部落-部落国家-部落国家联盟-国家这几个阶段。女娲是母系氏族的代表,伏羲是父系氏族的代表,黄帝是部落国家的代表,尧舜禹是部落国家联盟的代表,夏商周三代是国家的代表。上古有崇拜,进而发展为图腾,最后发展为文化。
易中天对比了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犹太文明和中华文明。易中天的结论是,中华文明是特例;同时他给了另一个结论:商代文明是中华文明中的特例。
最近我也读了关于商代的一些史料,也颇为认同易中天的这样一个结论。但易中天认为商代是只能和埃及文明相类比的——他的理由,是商政治系统中的神权意识。诚然易中天也说出了商代政治的一大特点——那就是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殷墟里出土的甲骨卜辞海量地说明了这一特征。但是我总觉得,易中天说的还缺了点什么。
《春秋左传》有一句话:“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其实这话也可以套用在上古时代,当然可以套用在商代。从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到,商代是一个极其重视战争与祭祀的时代。有几个史料,可以用作佐证:首先,商朝青铜器大多数与祭祀有关,最有名的莫过于司母戊大方鼎。当然西周也重视祭祀,西周的青铜器数量也比较大,而且比较精美,讲究礼仪制度。所以这点上,西周和商区别不大。但是商代更重视战争,最著名的佐证莫过于妇好墓。只要在网上随便一搜,就能看到关于妇好和妇好墓的各种资料。我最早知道妇好的时候,她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就是一个英勇善战的女将军。当然,商代会打仗的人可不止这样一位女将军妇好,商纣王在位这么多年,西征鬼方,东征东夷,每次战争回归,他都带来了让全国人民多得发狂的战利品。所以在商亡国之前,商纣王帝辛其实是一个英雄人物。之所以商纣王后来名声这么臭,我怀疑是西周舆论宣传搞的鬼。这是其二。商代坚持祭祀与战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祭祀的传统,其实是被中华文明代代传了下来。它的特例,在于对战争的狂热。在这一点上,我反而感觉商代像古罗马,好战,既勇于私斗也勇于公斗。
好战的民族,其性格是充满了扩张与外向的。好战的罗马,出了个凯撒大帝;好战的马其顿,出了个亚历山大一世;好战的蒙古,出了个成吉思汗;好战的俄罗斯,出了个彼得一世……同样,好战的商,出了个妇好也出了个纣王。只是在妇好的时代商还一枝独秀,但到了纣王时代却是四面楚歌了。本质是一样的,商的民族性格,一直是祭祀与战争并重。
外向的民族有外向民族的特点:除了战争以外,他们有开放的胸襟,他们有发达的商业。商业之所以叫商业,据考证,就是因为商族人善于做生意。至于是因为商族人善于用牛马运输和善于骑马而扩大了活动空间,导致他们善于做生意;还是像蒋胜男说的那样,是因为失了国而被迫做生意求得生存,成了东方的犹太人,不得而知。但从事商业的民族,更加外向,更加重视平等,这无疑是中华民族史上的一个特例。——如同易中天说的,商是个闯红灯的。这个时代的行为方式,在周,戛然而止。从此,中华民族走上了礼仪之邦的道路。
网友评论
在商和西周的区别上,黄仁宇曾表述过两个朝代虽然都是神权——军权,但周朝的出现是打着得治的旗号,就是说,天赋的君权,但君要从德治民,不然老天要惩罚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