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号读人1:晋献公

作者: 白发渔樵江渚 | 来源:发表于2016-11-23 18:13 被阅读189次

目录    下一篇

我们对晋献公的印象是什么?怕是无论如何避不开骊姬之乱吧。骊姬之乱令晋献公获得了乱世之君的名声,史上嘲笑之声一直不绝于耳。

骊姬乱政,是晋献公身上最有名的故事

嘲笑的原因大概有二:一是晋献公居然会被女色所迷,这无论如何算不得男子汉大丈夫。以中国的文化传统,男人喜欢女色是可以的,认真了你就输了。一个堂堂男子汉,竟然爱一个女人到此地步,居然还会听她的话,居然还会担心他死后她和她儿子的安危,这就是被迷惑了。在中国谁要像希腊人那样元老院决定“为女神而战,虽死犹荣”的决议而决定为维纳斯宁可玉碎……那绝对是疯子。女人,只能像《甄嬛传》里那样,在皇帝面前低眉顺眼,没有脾气,哪怕是被人害了,也不能说,不然就是害别人;只能坐等属于自己的命运而不能求公道更不能反击。男人的典范自然就是甄嬛传里的皇帝,除了皇太后,任何女人的话都是不能听的——哪怕是对的,表示权威在皇帝那里,也表示皇帝是圣明的,什么事都是他自己发现的。这样的文化传统下,晋献公的昏头简直可以用极品来形容。这点其实是无法翻案的,在一夫一妻多妾制下的中国,让任何一个女人心甘情愿地坐以待毙都多少有点不正常,必然出事,作为那个夫如果摆不平家里人,绝对是千古笑话——这样的笑话晋献公也不孤独:夏桀被妹喜所坑,纣王传说是因为苏妲己而死,周幽王被褒姒迷得七颠八倒以致国破家亡身败名裂,董卓吕布一起当了冤大头……——儒家文化里是这么说的。

晋献公被嘲笑的第二个原因是不恤公族,说白了是不心疼儿子,居然还要下令杀了成年的儿子们——简直灭了人伦!不过似乎除了申生愚忠愚孝选择自杀意图唤醒父母天良,另外几个儿子也迅速得到了消息顺利逃跑了。既然要杀,怎么就让他们知道?怎么还让他们轻易逃跑了?对比下孟尝君如果没有鸡鸣狗盗的门徒如何逃离秦国?比如夷吾这个后来只会惹祸的家伙,这可是秦国钦点的废柴昏君方便控制,却顺利逃跑了。重耳甚至还有心情在逃跑路上耍公子脾气差点去动手打一个送他泥土的老头。所以晋献公是真要杀儿子还是虚晃一枪搪塞搪塞老婆那可就说不准了。再想想我们一直高调歌颂的汉武大帝,杀起儿子孙子毫不含糊,最后还不解恨给儿子盖棺定论叫“戾太子”——谁更心狠手辣还不一定呢。

历史总有些蛛丝马迹遗留在真相背后——比如谥号。谥号代表了对某位重要人物的盖棺定论。谥号未必都可以采信,谥号之多又令人扑朔迷离,有时更夹杂着严重的政治斗争,如桀纣完全是新王朝的话语权,如秦桧的谥号还可以随便改来改去——顺带一起瞎热闹改个不停的是岳飞的谥号……但我总觉得,谥号能反应那个时代的价值观念,能反应那个时代主流舆论对一个人的评价。晋献公谥号为献,说实话最初我对献字印象并不佳——大概是汉献帝的缘故(不过其实我也觉得汉献帝这个献是有文章的)。但是我还查了查别的以献为谥的人,居然还看到这样一个名单:秦孝公之父秦献公,他终止了秦衰落的趋势,成为秦国中兴之主;康献皇后褚蒜子,四朝临制的女政治家;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政治思想影响了隋文帝;宣献皇后萧绰(杨家将里的萧太后)……于是问题来了:献,什么意思?《逸周书·谥法解》说:“聪明叡哲曰献,有通晓之聪;知质有圣曰献,有所通而无蔽。”献公何德何能,得此谥号?

史料记载,晋献公在位期间,其实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国君。晋献公在位期间为政举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政治清明。晋献公在位期间任人唯贤,启用了一批异姓人才为卿大夫,诛杀“桓庄之族”,彻底解决了公子作乱问题,废除了公族大夫制度。允许百姓议政,最有名的是城东郊村民祖朝,他甚至以祖朝为老师。

其二,改革军事,开疆拓土。晋献公在位期间治理军队扩大编制,“以一军为晋侯”,扩建为上下两军,由他和太子申生分别率领。在位时期,兼并邻国开拓疆域,先后消灭了北边的霍国、杨国,南边的魏国、郇国、冀国、骊戎、赤狄等国家和部族,史称“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与齐国、楚国、秦国成为当时四强。其中最有名的战役莫过于假道伐虢。当然骊姬也是在他灭了骊戎之后,得到的绝代美女。史书记载的晋献公在伐骊戎前进行了占卜又不听从卜筮“胜而不祥”的结果未必不是后世儒家为教育世人编出来的故事。

假道伐虢 假道伐虢

但晋献公征战四方,实实在在地得到了实惠,老来抱得美人归,如果他尽情就这么享用了,没有人大惊小怪,这本来就是传统,就像黄帝的母亲姬氏女有人就猜可能是沦为性奴的战俘——不管这个猜测是不是有理,至少这种情况古已有之,后世也从未间断。努尔哈赤甚至把这作为联合蒙古部落的主要手段,乾隆爷也宠过香妃。问题是晋献公不可以立战俘为王后——地位差得远呢!其实吧,晋献公好像是可以有废后自由的,第一个王后贾女没儿子就毫不客气地被齐姜取代了。不过重点我始终觉得,不是肚子问题,因为贾国能和齐国比吗?申生背后有大国,如何拨动?至于重耳和夷吾背后外公的晋大夫狐突,怎么的也比奚齐和悼子树大根深,——所以,废嫡立庶是假,惹了不该惹的人是真。天真的晋献公以为,可以像现在一样可以随便离婚,哪怕对方是世家之女。他真以为他文治武功可以让他足够选择自己的生活——如果他知道两千年后以人生而平等自居的盎格鲁撒克逊人都要在爱德华八世宣称放弃王位后才同意他娶辛普森夫人,如果他知道查尔斯王子在戴安娜死后都被非议不该迷恋卡米拉并要求他放弃王位——他还会这么任性吗?——所以,哪怕是《甄嬛传》里的四爷也知道皇后不可废——真的是出于对纯元皇后的爱情?看看背后老太后那双深不可测的眼睛就知道是不是了!

晋献公,输在不识时务,所以叫咎由自取。

相关文章

  • 谥号读人1:晋献公

    目录 下一篇 我们对晋献公的印象是什么?怕是无论如何避不开骊姬之乱吧。骊姬之乱令晋献公获得了乱世之君的名声,史上嘲...

  • 姓•名•字•氏•号:帝王的号——谥号

    内容提要: 1、谥字解读2、谥号的起源3、哪些人可以获得谥号?4、谥号从哪里来?5、谥号有么用?6、谥号用多少个字...

  • 谥号读人2:宋襄公

    目录 下一篇 �辟地有德曰襄,取之以义;甲胄有劳曰襄,亟征伐。——《逸周书·谥法解》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说:“...

  • 谥号读人3:管仲

    目录 下一篇 �孔子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 孔子这样的评价颇有点儿双标的意思。管仲本来是公子纠的人,公子...

  • 谥号读人16:楚成王

    目录 下一篇 我们已经解读了春秋五霸中三位——齐桓公、宋襄公和晋文公——和与他们相关最密切的几位君主的谥号。不过,...

  • 谥号读人7:晋惠公(上)

    目录 下一篇 晋惠公身上最大的话题是他的出尔反尔,图片来自网络 柔质慈民曰惠。知其性。爱民好与曰惠。与谓施。 “惠...

  • 谥号读人8:晋惠公(中)

    目录 下一篇 晋惠公的故事基本来自儒家经典,总结一下儒家推出的惠公网络形象↓↓↓ 《史记》说:“献公子八人,...

  • 谥号读人9:晋惠公(下)

    目录 下一篇 我们重新来看儒家经典里的晋惠公形象: 《史记》说:“献公子八人,而太子申生、重耳、夷吾皆有贤行。";...

  • 谥号读人4:齐桓公

    目录 下一篇 谥法曰:辟土服远曰桓;克敬勤民曰桓;辟土兼国曰桓;武定四方曰桓;克亟成功曰桓;克敌服远曰桓;能成武志...

  • 谥号读人13:秦穆公(上)

    目录 下一篇 前几期里我们聊晋国一对兄弟——夷吾和重耳,他们回国为君都有一个人的影子。这个人就是秦穆公嬴任好。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谥号读人1:晋献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unm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