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23438/493af109f453b8ea.jpeg)
今天的内容来源于前几天一个朋友问我的一个问题,说实话,作为一个过来人,“读书应该贵多还是贵精”这个问题,真不是一个还没养成读书习惯的人该考虑的问题。不过关于这件事,我还是想说说我的理解。
受到时间、年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答案应该因人而异,而不是一概而论的说多读书或者精读书,哪个更好,下面我从以下三个维度来说一下自己的想法:什么时候该多读书,什么时候该精读书,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
什么时候该多读书?
毕业以后,因为后悔自己上学的时候读书少,曾经一度陷入焦虑,后来开始一有空就看书、听课。那时候基本不跟人聊天,不刷剧,连最爱的游戏都不玩了。
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识我不知道,但那段时间确实是引起了公愤,很多朋友说我“学傻了”,闺蜜差点跟我绝交,我妈也因为联系不到我气炸了……但好在我自己感觉良好,即使读过的书转眼就忘了,但还是觉得每天过的特别充实。后来好像一天不学习,就像少了点什么似的。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挺感谢那段时光的,让我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所以,当茫然的时候,你该多看点书,比起整日羡慕别人,不如多读几本书来的实在。这时候你可以读什么书呢?就读你想读的书,读你爱的书。
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拘泥于读书就能帮你解决问题,如果读书能帮你开拓视野、放松心情,也未尝不是好事,你说是吧?其实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开始“读”。
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是否真的幸福,并非取决于天性,而是取决于人的习惯。
![](https://img.haomeiwen.com/i1623438/baa762849310c5e3.png)
如果你是处于不能开始阅读的人,推荐你读《高效能阅读》(阅读技巧的“百科全书”,教你为写而读!)这本书,书很薄,可以快速帮你解决阅读时遇到的很多问题,帮你改善改善读书体质、养成读书习惯、学会高效的阅读方法,想想那些每年读上百本书的人,哪个会焦虑呢?
常言道,脑袋里的东西多了,才更有能力去充实口袋。而我们在多读书的这个过程中,就是在不断的充实大脑,开拓自己的思维,做好量的积累,后面才能发展为质变。
什么时候该精读书?
书读多了以后,你会发现自己的思维拓展了,能力提升了,但同时会出现一个特别明显的问题,就是很多知识,我们隐约记得在哪本书里见过,但就是想不起来后面延伸的内容了,这时候常常会觉得自己很笨,想掐死自己的心都有了。
其实在这样的情况下,精读书的好处就出现了,它可以迅速帮我们解决问题。不管是及时做笔记,还是即时记忆,结果都是我们可以快速搜索到想要的信息。对于如何做精读,我推荐大家读《实用性阅读指南》(读100本书,不如用好1本书!)这本书,可以学会如何挑选应该精读的书,如何在一本书里挑选出该精读、记忆的内容,以及如何把书中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1623438/c588218e0453f452.png)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
多读书的好处在于缓解压力、拓宽思维,而精读书的好处则在于解决问题。那么如何协调多读和精读,从而让读书发挥最大的价值呢?
从整体来看,多读书是横向发展,精读书是纵向发展,建议大家使用“二八原则”来分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选书和时间分配。
选书--精读20%的专业书,略读、多读80%的其他书。
好书不断,但我们却无法读尽所有好书。因此,学会选书很重要。可以先通过网上的一些评价、熟人推荐做第一次删选,其次通过速度和略读,快速做第二次删选,最后,结合我们自己想要发展的领域,然后挑选一些书来精读,做笔记、思维导图等,以此来加深我们的记忆。在选书这一步,可以参考《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前两章内容,做笔记可以看这本书的第三、四章。
时间分配--花20%的时间来多读书,快速提升自己的视野;花80%的时间,精细研究自己想要专注领域的书,这个时间分配倒不是严格要求,只是可以参考这个标准,尽量把更多的时间,专注在一个方向/领域。
总之,不管是多读书,还是精读书,归根结底都是为我们提供价值,在读书的过程中帮我们解决问题、放松心情或者拓展思维,所以,我们该根据自己不同阶段的目的,来选择精读或者多读,以达到最好的读书效果。
好了,就说这么多了!
我是白羊羊,喜欢读书、分享,感谢相遇,期待我们都能用阅读改变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