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老师谈作文2

作者: 活着不易 | 来源:发表于2019-04-11 08:45 被阅读2次

    引导学生发现美

    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常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尽管学生经历了许多有意义的事,但让他们写一篇《难忘的一件事》却觉得无从下笔。

    针对上述现象,我采取了两种方式:一是告诉学生作文的目的;二是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美。

    我告诉学生,写文章的目的,是为了表现生活中的“美”如写景要写祖国的山河美,写人为了写人物的行为美、心灵美等。文章是让别人看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教育人、鼓舞人,使人读后受到鼓舞、教育,受到启迪,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珍惜友谊,构建和谐社会。因此,不是所有的事都可以写,要选择那些最能教育人、感染人的事来写。

    初学作文的小学生往往审美能力差,分不清哪些事最有价值。如我让一位四年级学生写《难忘的一件事》时,他想了很久才说,他看电视时受到母亲的打骂,印象很深。我告诉他有选择地看电视是好事,如果因看电视荒废了学业就是坏事。但这样的事很难说清楚,不宜当作写作材料。后来他说他爷爷家的牛伤了一位老人。正当爷爷为没钱给人家治伤犯愁时,妈妈从邻居家借了500元钱送给了爷爷。我就让他以此事写,结果写出了一篇好文章。

    一位五年级学生说,有一次,她到黑板作题时作错了,老师说像她这样还想考大学,考个屁大学。她说这件事印象很深,但对教师很有意见。我说,老师那是激将法,你若能把它写出来很生动。于是,她写出了一篇情文并茂的好文章。

    可见,教师向学生讲清楚作文的目的,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开拓作文思路非常重要。

    为什么学生不会作文呢?

    一是平时对生活观察不细致,走马观花,只看热闹。如到一个景点旅游,只看到那里有什么景物,没有仔细看哪些景物的状态、颜色等特色,所以写起来便觉得无话可说。再如写人,没有仔细观察那个人的身高、年龄、肤色、体态、衣着、五官的主要特征:眉毛、眼睛、鼻子、嘴巴等具体的外貌特征,没有仔细观察那人说话的声音、语调、手势等主要行为习惯。

    二是阅读面太窄。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要博览群书,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不断开阔视野,积累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一句话就是借鉴别人的写作经验。所谓博览群书,就是要阅读各种类型的书:天文、地理、历史、自然、神话、寓言、科技、文学(诗歌、散文、戏曲、小说)杂志、报纸等。

    怎样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一要用心读书。读书要有一定的目的,如学习别人的精彩语言、了解一段历史知识、学习选材方法、开头结尾方法等。读完后,还要仔细揣摩一下所读文章的优缺点,作为自己今后写作的经验教训。

    二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多读一些文学著作,学习前人优秀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并积累精彩的语言。

    三要学习同龄人的作文。同龄人的作文,水平接近,生活环境相似,学习内容相近,读后能引起共鸣。要放下架子,虚心学习别人的一切长处:词汇、句子、段落、立意、选材、过渡、开头、结尾、修辞等,用来指导自己的作文。同样的环境,同样的学习,不同的人却有着不同的经验与生活,即使同一件事,每个人的理解和领悟也是不同的。把这些不同的感受,用不同的文字表达出来,就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作文世界。

    作文是心与心的交流。仔细阅读同龄人的优秀作文,就能从中领悟美好的生活,体会真挚的感情,让优秀的文字慢慢渗透进你的心灵。

    关于“下水文”

    所谓“下水文”,就是教师与学生同题作文。教师写“下水文”,对指导学生写作,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写“下水文”,一举多得:一是与学生同题作文,拉近了师生的感情距离;二是在“下水”的过程中,能了解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从而及时加以引导;三是教师的“下水文”,对学生能起到示范作用,从而使学生得到借鉴。教师的“下水文”,应该在全班学生完成习作后,再与学生交流,否则,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在中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我长期坚持写“下水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附录一:教师“下水文”

    例文1 穿越梦想

    ——游览胶州湾跨海工程

    国庆时节,金凤送爽。10月3日上午9时许,我们一行6人怀着无比向往的心情,兴致勃勃地乘车游览了胶州湾跨海工程。

    一路上,不断映入眼帘的是纵横交错的柏油路、川流不息的车辆、琳琅满目的花木、繁忙的建设工地。但我们无心观赏迷人的风景,只有一个信念:及早领略宏伟的奇观,观赏具有时代特征的青岛胶州湾跨海工程。

    过了流亭立交桥,一幅美丽的画卷缓缓展开,碧海蓝天交相辉映,风景迷人,蔚为壮观。极目远眺,胶州湾跨海大桥的身姿隐约可见,既像一道横跨两岸的长虹,又像一条腾飞的巨龙。太壮观了!我们由衷地赞叹,要不是亲眼目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今年黄金周,青岛游客如织。因许多外地游客来青岛观看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使本来就压力很大的城市交通要道更加拥堵。我们的汽车只能在市区缓慢地爬行。

    当我们真正进入胶州湾隧道时,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道壮丽的风景:隧道双向六车道,平展如砥的路面、闪烁的灯光、醒目的标志、温馨的提示,把我们带进梦幻般的世界。汽车飞速前行,灯光变换着图景,整个隧道寂静无声。我们贪婪地观赏着海底隧道美景:远处,是流动的灯海。那些五彩缤纷的灯光,把海底隧道装扮得异彩纷呈,仿佛无数颗闪烁的星星在伴随着我们穿行。突然,一个标有“此处离海平面82.8米”的指示牌令我们震惊。在如此深的海底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多么艰辛,多么伟大!不正是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创造了人间奇迹吗?正当我们惊诧之际,前方一个小亮点越来越大。时间不长,我们的汽车就驶出海底隧道,重见光明。

    因时间有限,告别了海底隧道,我们在匆匆观赏了黄岛金沙滩后,又风驰电掣地向跨海大桥赶去。

    时间不长,我们沿着引桥驶上气势宏伟的胶州湾跨海大桥。近距离接触恢弘的跨海大桥,让我们大饱眼福:大桥双向6车道钢筋混凝土结构。平展的桥面、坚固漂亮的钢结构护栏、玲珑闪烁的彩灯,使游客流连忘返。在大桥中部,我们被大桥的风景吸引,不得不下车拍照留念。在那里,许多外地游客纷纷停车摄影,留住美好的瞬间。一张张富有纪念意义的相片,记录着一张张幸福美丽的笑脸。

    胶州湾跨海大桥,是我们青岛人的骄傲,是中国人的自豪!青岛跨海工程的竣工,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是我国综合国力的真实写照,是前进中祖国的一个缩影!

    再往前走,一根根巨柱映入我们的眼帘。那是无桥墩的斜拉桥部分,是巨轮通过的航道。气势磅礴,巍然屹立。那是我国建桥技术的展示,是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谱写的又一曲时代的赞歌,是他们向祖国交的一份合格的答卷!

    我们恋恋不舍地下了胶州湾大桥。虽然汽车渐行渐远,但我们仍不断地回头顾盼,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心灵还被壮观的大桥震撼!

    返回途中,大家谈笑风生,畅谈所见所闻,赞美这人间奇观。我们深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跨海工程的巨大经济效益将进一步显现,将为青岛腾飞插上翅膀,使岛城人出行更方便,生活更美好。

    蓦地,“一桥飞架连岛城,胶州湾上卧长虹。奥帆之都新名片,海底贯通现蛟龙”的小诗脱口而出。

    例文2 女岛港写真

    青岛国际啤酒节这天上午,为寻找写作灵感,我们暑假写作培训班师生,乘车直奔位于田横旅游度假区境内的女岛港。

    一路上,学生们很兴奋,欢声笑语溢出车窗。临窗眺望,汽车仿佛行驶在一条绿色长廊中,葱笼的群山含首致意,一排排绿色使者夹道欢迎。随着柏油路的延伸,海的气息越来越浓,凉风习习,腥味阵阵,我们的神经忽然敏感起来:到码头啦!

    一下车,“女岛港”三个镏金大字光彩夺目。铁门旁边的两尊石狮,使码头增添了威严。

    当我们兴致勃勃地登上拦海大坝时,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浩瀚的大海,一望无际,水天相接,神秘莫测。极目远眺,崂山的轮廊时隐时现。最令我们惊喜的是,还看到了一艘巨型的轮船。那大船的轮廓,仿佛是一座静止的小岛。

    稍近处,朦胧的大官岛、小官岛、无名岛,像一艘艘远航的轮船。

    近处,一排排礁石在汹涌澎湃的海浪中巍然屹立,像一条条保卫祖国万里海疆的战舰,守卫者祖国的万里海疆。旁边,垂钓的一叶扁舟在风浪中颠簸着。

    俯视眼前,海景分外壮观,碧浪涌动,前赴后继,在与石岸的亲吻中,溅起朵朵美丽的浪花:或像溢光流彩的飞瀑,或如洁白无瑕的玉兰,或如婀娜多姿的莲花,或如缥缈的白云……我们陶醉于瞬息万变的浪花中。

    突然,一只银色的海鸥,迎着习习海风,煽动着美丽的翅膀,友好地从我们头顶掠过,发出欢快的鸣叫声。大概是在欢迎我们这些不速之客吧!

    大坝西端,隔海相望的海岛,就是闻名全国的女岛。岛上红瓦绿树,清晰可见。最引人注目的是高高矗立的、为过往航船导航的信号塔。

    大坝内,又是另一番景象。宁静的港湾像一面大镜子。30多条渔船静静停泊在码头,微风中轻轻摇动,荡起层层涟漪。宁静的港湾、荡漾的渔船,倒映的山恋,勾画出一副美妙的山水画,成为女岛港一道亮丽的风景。

    突然,一位垂钓的渔人身影,映入我们的眼帘。蓦地,“垂钓寒江雪”的画面,与眼前的影像重合,令人遐想联翩------。

    漫步如诗似画的码头,我们仿佛置身于虚无缥缈的仙境。沉醉于山光海色之中。

    女岛港的迷人海景美不胜收,女岛港的前景灿烂辉煌。我们深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女岛港的明天会更美好,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将是一颗光彩照人的璀璨明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戴老师谈作文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lqa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