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艺 | 18.11.21 《踏歌图》

作者: Artademie艺术派 | 来源:发表于2018-11-21 11:32 被阅读2次

《踏歌图》轴,南宋,马远作,绢本,设色,纵192.5cm,横111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北宋徽宗时期,宫廷画派的主要来源皇室翰林图画院在选拔画家会进行命题考试,而且批卷人就是徽宗自己,这样的考试无遗将绘画的发展推向帝王个人的趣味,而徽宗尤其喜好画面的“诗意”。富有诗意的作品通常只呈现画面的一角半景给欣赏者,而需要观者自己再次投入想象力来完工的作品充满了无尽的“诗意”。这一概念也自此正式成为绘画中的重要标准,随着政权的变迁,随后逐渐传入南宋所在的小桥江南一带。

马远,南宋四大家之一,世称“马一角”,其山水画构图一改之前的全境,而作边角之景,抓住描绘事物的主要特征,舍弃次要部分,以虚景化之,留出大量空白。《踏歌图》在画面上端描绘了一处仿佛人间仙境的画面,虚与实相互结合,背景中的寥寥房屋隐约屯雾缭的崇山峻岭之间,暗示了村庄的存在。中景则大刀阔斧地填充进了一道“白”墙,将后景和前景分割开来。

“踏歌”本是中国南方乡间一个古老的习俗,村民们辛苦耕耘一年,终于迎来了丰收,于是全村的男女老幼,踏着节拍,边歌边舞,欢庆收获并感谢大自然的恩赐。然前景中仅仅描绘了几个农民,醉意十足,步履蹒跚,开心得手舞足蹈,节日欢快的氛围一下便被衬托出来。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就在白雾缭绕的画面之中,村落中的乡民欢庆丰收的盛宴景象。这样仅仅展现一角而足以让观者联想至全景的技法让马远得以“马一角”的称号。而云雾中崇山峻岭的险峻之态正如《格古要论》中对马远所评,“或峭峰之上,而不见其顶;或绝壁而下,而不见其脚;或近山参天,而远山则低;或孤舟泛月,而一人独生”。即北宋全景式的山水画面被一边一角所代替,然“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画面越显空灵而又情趣,意境无穷。

其上则是南宋皇帝宁宗赵扩抄录北宋王安石的诗句:“宿雨清畿甸,朝陽麗帝城,豐年人樂業,壟上踏歌行。”

相关文章

  • 日艺 | 18.11.21 《踏歌图》

    《踏歌图》轴,南宋,马远作,绢本,设色,纵192.5cm,横111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北宋徽宗时期,宫廷画...

  • 踏歌图

  • 18.11.21

    没有惊喜,没有意外,也没关系。现在的你做平凡的事,或许你以后才会不平凡。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遇见后错过了的都不重要,...

  • 18.11.21

    有些时候 真的在想消极的事情 就像面对一群 有了自由意志的任性小孩 不管你是哄抑或镇压 他们都是无所谓的样子 都有...

  • 18.11.21课

    共享货架只有降低信任成本才能发展,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支付宝降低了买卖双方的信任成本。

  • 18.11.21 Start

    重新开始写东西啦,主要作为一个记录,记一些自己的想法。 零碎的,偶然的。也给自己作为一个梳理,以免一觉醒来忘个干净...

  • 南宋,马远,踏歌图欣赏

    《踏歌图》轴,南宋,马远作,绢本,设色,纵192.5cm,横111cm 从表面上看,《踏歌图》像是一幅表现自然山川...

  • 一生要知道的100幅中国名画,经典收藏!(二)

    51、《踏歌图》/马远 52、《溪山清远图》·局部/夏圭 53、《千里江山图》·局部/王希孟 54、《江山秋色图》...

  • 18.11.21翻转课堂分享

    一,三个标签 同学们晚上好,我来自卓越的12组,我的名字李扬,坐标北京,经营一家电力安装公司,一个12岁女孩的妈妈...

  • 18.11.21。今日梦,遗憾。

    已经会开始感慨年轻真好了。大街上看到来来往往的中学生,或者更小的被家长接送的孩子,恍然如大梦。 小小少年穿着改装过...

网友评论

  • 小羊三三:您好,我很喜欢您的文字,我愿代表公众号【小羊三三】向您发出约稿函,您可以在公众号首页查看详细约稿事宜,十分期待您的投稿来信。

本文标题:日艺 | 18.11.21 《踏歌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iq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