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大宝小宝带回了当天在幼儿园里的作品。乍一看,水平高低还是很明显的。
>大宝的作品<
>小宝的作品<
不仅仅是画作内容,大宝的成果上还被老师盖了个大红“优”字。
这次成果一看就是自定义命题,老师让孩子们自由创作。
大宝的能看出来是几个小朋友在放烟花。小宝的其实一开始我并没看出来是什么意思。
由于这次的成果优势明显,凭着一颗在长期争宠冲突事件中摸爬滚打多年的敏感的心,立马决定对这次作业成果不做任何评价,打算偷偷收起来。
可是,就在我拿起的那一刻。大宝兴冲冲的跑过来:“妈妈,你看,这是我今天画的画,”指着画上火红的“优”字对我说。
好吧,这分明就是炫耀邀宠啊!
“哦,画的很好,老师也觉得很赞,妈妈觉得也很棒,这4个小朋友玩的很开心啊~”
“是的,我画的是过年了,4个小朋友在一起放烟花~”
“哦,有个小朋友还带着帽子呢,这个帽子不错,我喜欢~”
“这两个小朋友还扎着小辫子”
“嗯,这小辫看上去还挺长的,哪个是你啊?让我猜猜”
。。。。。。
就这样,我俩讨论起了这幅画的场景,尽我最大的想象力去挖掘大宝的内容,以满足他那颗因得了“优”字而想被我注意到的小心思。
就在我们说的热火朝天的时候,小宝走了过来,看到我们再讨论画作内容。瞄了我一眼,然后一声不吭的坐沙发上了。
看到小宝的小表情,就知道他那心理活动有多复杂。
我们一起去坐到小宝身边的时候,他下意识的屁股往边上挪了挪,试图保持距离。
我不想让这件事情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淹没在小宝的情绪里,如果不释放,可能积累的后果就是他对大宝的冲突增多。这并不是我想要的。
于是,我就说:“哎呀,小宝这个衣服有这么大一朵大红花,像妈妈小时候穿的新棉袄呢!”
很显然,提起我的小时候,他还是有点感兴趣,于是凑过来看了下说:“才不是你的新棉袄呢,那是个花裙子。”
“呃,对,这个是小宝穿个花裙子,也在放烟花啊?”
“是啊”
“那边上这个是什么啊?妈妈没看出来啊”
“边上这个是妈妈,我拉着妈妈一起出去放烟花~”
。。。。。。
这么一说,好像是那么个意思。故事看上去就应该是结束了,但是事情总是在不经意间进行反转。
大宝在最后来一句点评:“可是你画的不好啊,没有我画的好!”
这其实吧,是一句实话。
但是,小孩子的作画嘛,本来就是为了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如果能把心里想的画出来,意思到了我觉得就够了。怎奈何,家里俩孩子,总有看上去好点的,有看上去差点的。
对大宝的话,我立马警惕起来,因为,从这句话里我闻到了即将到来的火药气息。
我决定先不说话,看看小宝的反应。
小宝嘴上说:“我画的好,妈妈都说我画的好了”,但心里还是有点心虚的,说话的预期,以及眼神和表情分分钟就出卖了他的自信。
大宝接着评价:“你看你小人的胳膊这么长!”
“我那是围脖,外边天气冷,我给妈妈带的围脖~”,不知道是想说是我给他带的围脖,还是他给我带的围脖,总之,我就听出了他是关心我的意思。(自恋一下,哈哈~)
“你的画看上去乱七八糟,我的后边都是空白的”
“我这是在刮大风,这边是房子的墙,你都不刮风!”
“我的是空地,我的干干净净的!而且我还得了老师的“优”!”
。。。。。。
眼看着口舌之争立马要演变成现场撕斗了。
我赶紧介入:“哎呀,来,让我看看!”一个编导的脑洞开始打开了~
“哦,原来是大宝跟小朋友们在楼下的广场上一起放烟花,玩的好开心啊。小宝想拉着妈妈也一起下去跟大宝和小朋友们一起放烟花。外边好冷好冷啊(我瑟瑟发抖),小宝也觉得外边好冷,因为外边刮着好大的风啊(呼~~呼~~),小宝担心妈妈冷,就顺手拽了一条长长的围脖,有了大围脖,我们就不冷啦!我现在好热好热啊,我要进屋去换衣服了”
真的前心后背都一身汗啊,紧张的~
一段故事讲完,两个小屁孩儿紧跟着我进了卧室,我一边换衣服一边想着下一个环节做什么游戏好。结果耳边就响着人家两个的对话:
“大宝,你在跟谁一起放烟花啊?”
“我跟佳佳,飞飞,桐桐一起啊~”
“我才跟佳佳一起放烟花呢,你不能跟佳佳一起放烟花,她才是我的朋友”
“你不是带着妈妈来放烟花吗?”
“可是妈妈不是小朋友啊~”
。。。。。。
好吧,局面初步稳定,老母亲悬着的心稍稍松口气了。接下来我们终于可以愉快的玩耍了~
【双胞胎妈妈叨叨叨】
多子女家庭的情感是相对复杂的,要处理好亲子关系,需要时刻关注到孩子们言语表情,洞察到背后潜藏的心思和动机。尽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不要对他们之间进行比较。因为有比较,就会有冲突,也会造成孩子们的紧张心理,这样无论是对心理发展还是大脑发育都是很不好的负面影响。
2、双胞胎之间需求往往相同,但结果总是不同。一定要做到一碗水端平,凡事无偏颇。
3、孩子们各有优点,要看到每个孩子的优点,但同时要注意不要再赞赏一个优点的时候指出另一个的缺点,让一个向另一个学这样的说法,是万万使不得的。这样看似是父母在教育孩子,实在是给他们拉仇恨,同时会强化另一个孩子的自卑心理。木桶效应了解一下~
总之,父母要做好孩子的引路人,多子女家庭的父母虽然辛苦,但是为了每个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父母处理问题的技巧和态度非常重要,尽可能的做到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父母的爱,同时因为有了爱的滋养,才有爱的能力去爱他们的手足!跟各位多孩父母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