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不认可?好吧,我修正一下,是80%!
形容人的最高追求时,人们总好用“当皇上”来形容。
读历史时,总感慨:当个皇帝多不容易啊!
就拿秦始皇来说,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艰难打江山创业时就不说了,就算是用暴力兼并了6家公司,当了总经理后,那难事也多了去了:
需要搞国防建设对外御敌——筑长城,却匈奴,边塞驻军;
需要搞国内基础建设——修驰道,连接各大枢纽;
需要理顺国家的基本管理——车同轨,统一度量衡;
需要加强文化建设、统一思想——书同文,封禅泰山,数次全国巡游;
需要维护国内的安定团结——焚书坑儒,收天下之兵;
需要保证自身安全——比如提防张良之流的刺杀;
需要考虑改善个人住房条件,不管是生前的还是身后的——建阿房、造皇陵;
需要处理家里的一大烂摊子事儿——总有人骂他妈是公共汽车,两个儿子也不让人放心;
……
这些纷繁芜杂的工作都需要沟通。
秦始皇也没有两张嘴,也不能保证所有的敕令都当面宣达,又没有现代那么发达的通讯工具可以凭借。可还不是事照样办?国家照样治理?
当然,忙肯定是够他忙的,所以才忍不住感慨:我真的还想再活500年!(好象这是康熙的感慨词,不过差不多,英雄所见略同)所以才有500童男童女入海求仙之事。
沟通是个大问题。不过限于当时的科技条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汉武帝还不是也这样?
即便是再过2000年,康熙又能如何?其沟通还得依赖靠快马、毛笔字儿。
(引自柏杨《中国人史纲》) (引自柏杨《中国人史纲》)其实古人也盼望着能有更好的沟通手段,所以才想像出千里眼,顺风耳。那又如何?想想得了。
就是靠这么“刀耕火种”的沟通条件,照样维系着历代庞大中华帝国的运行!
就沟通手段而言,只有我们才享受到了历史上任何帝王将相都不敢奢望的待遇,沟通从来没有像今天似的那么方便。
沟通的手段异彩纷呈,有面谈,有视频,有邮件,有电话,有微信,还有各类远程会议软件……
沟通的内容也五花八门,有请示,有汇报,有解释,有说服,有讨论,有展示,有发泄……
沟通的对象更是数不胜数,有领导,有职能部室,有同事,有下属,客户,有朋友,还有社会上的各类人等……
似乎哪个人都重要,哪件事都重要,哪个沟通都重要。哪个沟通不到位就会出问题、就会开锅。
事情是客观存在的,沟通是必须的,然而,真实的沟通需要却未必必须是如此庞杂的。
正是现代如此丰富、快捷、方便的沟通手段,才造就了如此繁杂的沟通内容,同时,也造就了80%的沟通废话。
你说这是管理的需要?当然是这样!
不过,我想即便如现沃尔玛,这样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业务遍及全球,员工200多万人,我想其管理也不会比秦始皇、汉武帝、康熙管理他们的帝国更复杂到哪里去。
现在一个主管,可能只管上三五个人,可能业务量屈指可数,但看起来,其沟通的工作量貌似比那几个千古一帝也少不了多少。
而在这些沟通当中,其实废话占了很大比重。所以如此,原因很多,比如:
一是三观不合。
团队思想统一是个很耗费精力的活儿。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文化,而员工又各有各的经历、文化、性格、认知……真的能统一起来,那才见了鬼了。就像你要舍身抗日,他非得说投降才是曲线救国。
这种情况下,沟通是需要的,但是如果确实是三观不合,就没必要非往一块拧了。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不是一路人,怎么也尿不到一个壶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别废那么多的话了,不如把精力放在寻找相同理念的人上。
二是有些人的性格是有问题的。
你强调客户数量非常重要,他非得说客户质量更关键;你说要抓紧铺货,他说铺了货卖不了也不行啊;你说我们的产品现在正是上量的大好时机,他说市场上有低价窜货。你说城门楼子,他非得说胯骨轴子。对于这样的情况,不换思想就换人吧。
三是缺乏信任。
信任是沟通的基础,而且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扇心门。没有信任,打不开对方心门的沟通,注定是对牛弹琴。
有一种说法:我们需要用40%的时间来建立信任,用30%的时间来了解对方的需求。
也有一种说法:两个人的沟通80%是情绪,20%是内容。如果沟通情绪不对,内容就会被扭曲。
从听话者的角度出发,为对方着想,帮助对方,成就对方的推心置腹的沟通是最简单的、最容易成功的。
四是缺乏沟通重点。
有的人口才好,一讲话就啰里啰嗦一大堆,没个中心思想,说了半天让人听得云里雾里。
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说、说得痛快,过多的话反而淹没、模糊了重点内容。
沟通是为了让对方明白,进而达成共识。
但有时说者自以为已经说明白了,听者也认为听明白了,其实说者和听者“明白”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关键是,在沟通上问题上,明白不明白是由接收者说了算的。
这也是把沟通多是废话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是认知的层次不同。
团队成员通过“调频”达到共识很重要。难就难在有时团队成员的认知水准差异很大,你认为的底线要求,对有些人来说,可能是他高不可攀的珠峰。
造成鸡同鸭讲,谁也听不懂谁。或者一件简单的事要数遍的去说,成倍的增加了沟通成本。
比如说按时报表这事儿,你说了多少遍了,钱也罚了,他就是做不到,怎么办?领导也不用自己气得胃疼,要么认了、忍了,要么换人。
六是沟通方式方法不对。
比如说微信,好吗?好!再好的东西也有它的优势和劣势。有的用微信沟通方便,有的用电话沟通高效。
即便是用微信,那也有个效率问题,比如:
甲:在吗?
乙:在。
甲:你发的那个快递我还没收到,寄出来了吗?
乙:哪个快递?
甲:就是刚发的那批货的那个发票?
乙:稍等,我给你查一下。
甲:查了吗?
乙:……
其实同样的事完全可以更简化成:
乙:发票已发,快递号是XXXXX。
甲:好的。收到后回复你。
当然,沟通手段再先进,该面谈的还是要面谈,就像为了谈个业务,人家特朗普不是要飞上几万里,金正恩要做上几十个小时的火车,来见个面谈吗。
有些“废话”是真正没有任何作用的废话;有些“废话”还不如废话,因为真正的废话只是没用,而有些废话,却会产生强大的副作用,轻者说会导致沟通失败,重者则会因措辞不当,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其实,很多时候“废话”并不“废”,因为沟通也是需要有一些“废话”的。
比如北方农村见面的口头禅“吃了吗?”,这句话从信息的传递上来讲是句废话,但是其意义却是体现在情感的交流上。
再比如正式谈业务之前也需要开场白,需要扯点闲篇儿,其实这些“废话”也是谈业务的一部分。你要是再上点层次,就会发现,其实这些“废话”是要占80%的,然后谈成业务只是“顺便”的事。
“废话”不废,而且还可能是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沟通的精髓。
少说废话,“废话”不废,才是最高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