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权威的当铺里赎回你的脑袋, 要承认你不是无所不知,但做行尸走肉并不能让你通晓一切。
第六章 思考
诉诸权威,本质上源于人们对确定的渴求。面对未知,我们希望有人能够清晰解答:面对争议,我们希望有人能够一锤定音。
很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意思考,但实际上他们死的更快。
自评:
最近尤其流行养身,90后都加入了保温杯里泡枸杞的大军,于是出现了各种养身专家、养身达人,推销各种养身餐、保健品等等,人们也很容易相信“专家”的话,认为他们就是权威,他们的话就是对的。
但其实,所谓的专家并不一定是专家,也有可能是某个药厂的销售营销顾问,但是一旦冠以“专家”的头衔,对养身痴迷的大爷大妈们就很容易信任他们,被他们洗脑,结果被骗。
可能大家觉得专家就知道一切,听他们的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于是就这样落入了权威的陷阱里。
思考的过程中要避免陷入一些逻辑陷阱,比如张冠李戴、概念不清等等。
与其关注成功者,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努力从失败者身上汲取经验。
大家说什么你就信什么,挺傻的。
自评:
想起了查理·芒格的那句话:要反过来想,一定要反过来想。
还有他在一次演讲中说的:如果你问我怎么做才能幸福,我可能没办法回答。但是我可以告诉你怎么做能够失败,能够更悲惨?
1.如何确保一个人过上悲惨的生活:
a、摄取化学药品以努力改变情绪或者是感觉;
b、尽情享受嫉妒的感觉
c、陷入到不满和忿忿不平中
2.如何保证成为一个失败的人
a、成为一个靠不住的人
b、只是从你自己的经历中学习而不是从他人的经历中学习
c、在你的第一次,第二次,或者第三次逆境降临时放弃努力
d、屈从于那些模糊失真的想法
反过来想有时候很多复杂的问题就变得简单了。
第七章 交流
不夸张地讲,倾听能力的强弱,几乎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为绝大部分的时间里,任何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听某些人的话,或者,反过来,依赖某些人听他的话。
第一个原则:有意义的讨论的前提是双方不仅要“相互竞争”,更要“相互合作”。
第二个原则:真理是独立存在的,他从来不会依附于任何个人或者集体。
第三个原则:真理不变,也不会因任何人而变;不停变化的只有人们对真理的解释和理解。
做记录是一个良好的习惯。
最后,一定要保持足够的耐心。要知道,有些阶段无法跨越。
自评:
对于有些阶段无法跨越的理解在这几年感受很深,之前很多人苦口婆心的话在年轻时根本就没办法理解,也不知道能够对未来产生多大的影响。
但是有了一些经历、阅历以后,青春的激情冲动趋于平和后,再去回味那些话的意思,才有一些感同身受。
关于记录这个习惯自己做的也不够好,比如不喜欢写游记、不喜欢记账、不喜欢列表看数字。但现在才慢慢明白记录、列表真的是个好工具、好习惯。
昨天是英语流利说打卡的第365天,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一开始并没有想过能够坚持下来,但是开始了以后经过几个月的适应、调整,竟然也成为了别人眼里的学习对象,挺神奇的。
就像前几章书中分享的,速成绝无可能,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
这个学习英语的过程也是这样,从最开始的L3开始,大概就是高中英语水平,一节一章一单元,慢慢坚持下来,直到现在L7,每一章都是一个20分钟左右的TED视频,就像游戏里的升级打怪是一个道理。
如果是去年,我肯定是听不懂TED的,需要字幕。但是现在我不需要字幕也能大概明白他们在讲什么事儿,还能听懂一些高难度词语,算是进步了吧。
总之,积累吧,没有捷径可走。任何人告诉你短时间内能够掌握一门课程或者语言都是骗你的,唯有脚踏实地的与时间为伴,才是出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