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旅途人生百味心情随笔
《道德经》个人学习笔记(十一)

《道德经》个人学习笔记(十一)

作者: 观心自话 | 来源:发表于2019-01-10 11:29 被阅读5次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大的德行是什么样子呢?它是跟从道的表现。凡是合乎道 的行为准则,表现出来的就叫做德。

道之为物,唯望唯沕:道之一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边际。老子写了很多关于道 的论述,无一不是如此。确切存在,而又不可见不可得的东西。或者说,道是一 种能量。

沕呵望呵,中有象呵;望呵沕呵,中有物呵;幽呵冥呵, 中有精呵; 其精甚真, 其中有信:道不可见,混沌为一, 但道中又有象,有物。所有的象和物都是由道而生。在看不清的混沌之中,存在着万物生始的精气。这种精气产生了真实存在 的物体,这就是道能得到信验的证明。

自今至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也,以此:不管是现今还是 远古的时候,道的存在一直没有消失过,以道行事就是顺从了万事万物生长的规 律。我就是以“道”来了解万事万物的规律变化的。

二十二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视者不彰,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企 者,踮起脚尖张望,人止为企。立,双脚均站在地上为立,立则安。企者不能持 久,企者易倒。人一旦有了企之心,就会变得虚浮不稳,虚浮则无所进境,就会停止不前,停止不前就会被超越。跨者,大跨步前进。大跨步前进只是暂时的, 必定不能长久。跨者易伤, 易疲累,一时的锋芒毕露, 终究易逝。

自视者,总是自以为是,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这样的人看不到别人的优点, 不能融入他人的圈子,自然会被人群疏远。不能被人群接受,就算再有优点,也 不会被人发现,自然不会彰显于世。自见者,自我表现的人,反而不会得到众人的瞩目。合于“道”的做法是守柔,内藏,所以自见是违背道的。因为晦暗所以 ?才想用自见来明身,若本身无明暗之别,又何来见明?

自伐者,自我夸大炫耀之人。这样的人,往往是没有大功劳的。正因为没有真正 的功劳,所以才会自夸。真正有功劳者,无需自夸,而百姓夸之。自矜者, 自我 倨傲之人。这样的人,常常日中无人,所以百姓反而不会尊敬他,也做不了百姓 的领导者。

其在道也,日余食赘行(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弗居:用道的原则来看待这 些事,其实都是增加负担的多余食物和拖累形体的累赘之物。以道运行的自然万物,都会摒弃这种无用之功,所以有道之人也应该摒弃之。

齐悦梦想二营二班

相关文章

  • 《道德经》个人学习笔记(十一)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大的德行是什么样子呢?它是跟从道的表现。凡是合乎道的行为准则,表现出来的就叫做德。 道之为物,...

  • 自知之明

    ——《道德经》学习笔记 《道德经》第七十一章【原文】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惟病病,是...

  • 以静制动 安于居下

    ——掌上国学院“杨鹏讲《道德经》”学习笔记 (本图片作者:冰清 致谢) 《道德经》第六十一章全文: 大邦者,下流也...

  • 广德如不足

    ——掌上国学院杨鹏讲《道德经》学习笔记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全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忘。下士...

  • 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道德经》学习笔记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原文: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

  • 《道德经》个人学习笔记(二十一)

    三十九: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 为天下正。其致之也:昔之,曾经,...

  • 《道德经》笔记 自序

    《道德经》笔记 自序 原创 2018-03-10 韩江涛 道元社书院 引导关注 《道德经》学习笔记 序一 人类起于...

  •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德经》学习笔记 第八十一章原文: 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2、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3、知者不博,博者不...

  • 道德经学习笔记2

    道德经学习笔记2 《道德经》(王弼注本初读) 学习笔记。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 因其所有,用其所无

    ——《道德经》学习笔记 第十一章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而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个人学习笔记(十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pgo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