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之10-1-3-2
【原文】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白话】他快步疾趋时,就像鸟舒展着翅膀。宾客辞别后,一定向国君回复所命说:“宾客不再回头了。”
【思考之三】孔子的“色勃如也,足躩如也”,与“襜如也”“翼如也”之间,有没有矛盾?
没有矛盾。
“色勃如也”,指面容脸色,立刻变得庄重肃穆起来。“足躩如也”,指脚步快速,不暇闲步也。《注疏》曰:“既传君命以接宾,故必变色而加肃敬也。足容盘辟,躩然不敢懈慢也。”朱子说:“皆敬君命故也。”
“襜如也”,指摈者作揖时,前俯后仰,甚至左右变化,衣服亦随之摆动。孔子在作揖时衣服是动而不乱,很整齐,显示出了极高的礼仪素养。“翼如也”,指摈者在主宾之间传话,因为距离远,所以要快速疾趋。钱穆先生说:“摈者从中庭进至阼阶,其间有数十步,不宜纾缓,故必趋。”朱子曰:“疾趋而进,张拱端好,如鸟舒翼。”这是形容穿着长衣宽袖的孔子,在趋进的时候,他两臂端拱,正身疾行,像鸟舒翼滑翔一样,既快又稳,庄雅可观。
这几节的内容在描写孔子时,用的都是“形容词+如也”的句式,“恂恂如也”“侃侃如也”“闇闇如也”“踧踖如也,与与如也”“色勃如也,足躩如也”“襜如也”“翼如也”。这种格式是对主语样貌状态加以描写,非常形象化,我们读起来是不是感觉到孔子的形象非常生动,历历在目?仿佛让我们观摩了一堂教科书般的礼仪美学课程。看似很简单浅显,只是孔子在不同场合样貌神态的白描记录,而没有像其他篇章那样讲一些道理。“道”究竟是什么?是那么高大上吗?遥不可及吗?其实我们通过这几节的学习,会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道就存在于我们平常的洒扫应对进退之中;一个人的德性修为,就表现在平常的言谈举止交往处事之中。因此,这些看似浅显直白的篇章,反而更能体现出孔子内在的精神境界,更全面地展示出最真实的孔子。
【思考之四】您能举出与“人礼合一”相类似的例子,从而去揣想孔子的心境吗?那是快乐的,还是辛苦的?是自在的,还是被拘束的?
所谓“人礼合一”,那是一种内心意境完全展现为外在礼容的状态。
在本节,孔子不论是任哪一级摈职,都不会只把自己当成一个传声筒,而是把自己当成一个重扶礼制者。我们可以感受到,孔子是以一种忘我的、人礼合一的精神投入其中的。他的一举一动,都做到了精致无瑕,让人一看就难以忘怀。特别是在进入尾声时,“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孔子也没有任丝毫懈怠,而是一直看到客人远去不再回头了,还要再赶回去禀告国君,真正做到善始善终,一以贯之。
《颜渊篇》里,仲弓问仁,夫子回答的第一句就是:“出门如见大宾。”可见夫子平日里外出见人会友就保持着一颗恭敬之心,真正见大宾的场合,一定是更加恭肃庄敬,这里边就有着深刻的仁的内涵。“子入太庙,没事问”,更是时时事事处处,怀着一颗恭敬的心。《述而篇》记载,“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对鲁昭公娶同姓之女这一失礼的行为故作不知,表明了他是“为尊者讳”,不直说君主不知礼。但他的袒护行为被人指了出来,他的学生还特意告诉了他。在这种情况下,孔子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流露出坦荡磊落的君子之风。事实上他通过这种方式已经表示了鲁昭公失礼,但孔子的做法更没有失礼;如果孔子说国君不知礼才是最大的失礼。这样的例子很多,说明夫子对礼的把握已经纯熟于心,身心融合,从心所欲了。
至于说孔子的心境,是快乐的,还是辛苦的?是自在的,还是被拘束的?毋庸置疑,夫子是十分快乐的,乐在其中的,是自在的自然地流露和表现。
孔子仰尊先圣、俯为苍生,他把这平生最深的心愿,都投注在当下每一个细小的礼节当中——孔子的执礼是忘我的,是自然流露的,不是造作的,不是做给人看的,所以孔子礼容显得特别至诚、庄严、神圣,一般人是透不出这种力量的。
时代不同了,礼仪也会相应地发生一些损益调整,我们不能把夫子当年的礼数完全照搬到现在。但如果仅仅出于贪方便、怕麻烦而随意简化、删减某些流程,内心全然失去了恭敬,就会变成无所顾忌、肆意妄为的简慢了,也就失礼、违礼了。
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而这种外在形式要表达和传递的是内心的仁,因而,形式作为“仁”的载体也有其存在的必要。仁,就是要克己复礼、去除私欲;仁就是要“泛爱众”、推己及人,把“仁”字里边的除自己以外的那个人也真正装在心里。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礼仪可以随着时代简化、变化,但是礼仪背后的内涵——仁是任何时代都不能弃舍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