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路遥故居

作者: 灿烂jx | 来源:发表于2021-05-06 16:08 被阅读0次

    去年初冬,先生到陕北的延川出差,拍了一张竖在黄土坡上的“路遥故居”广告牌给我看。

    照片上,“平凹题”三个字清晰可辨。

    劳动节前,先生说假期还要去趟延川,于是有了这次难得的“路遥故居”之行。

    路遥是与新中国同年出生的陕北作家,根植于生他养他的黄土高坡,用生命书写了那段特殊历史时期,发生在黄土地上的故事。

    路遥作品中的每一个文字,都充满了他对那片土地和人民的深情。

    1992年11月17日,年仅42岁的路遥,因肝病病逝在陕西西安的西京医院。

    那一天,距路遥43岁生日只有半个月时间。

    在路遥故居的墙上,挂着一张当年13岁,还是小女孩的路遥女儿路远,手里拿着一张“祝爸爸生日快乐”的生日卡,撕心痛哭诀别父亲路遥的照片。

    实在没有忍心拍下那张照片……

    如今,路遥已经离开我们整整29年了,他的女儿路远,也改名叫路茗茗,到了不惑的中年。

    路遥一生虽短暂,但是作品颇丰,最为人们熟知的是他《人生》和《平凡的世界》。

    中篇小说《人生》,曾改编成电影,由当年的当红小生周里京、美女明星吴玉芳主演,获得过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轰动了全国。

    路遥最著名的作品是百万字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从酝酿到完成,共历时八年。1985年开始动笔创作,1986第一部出版,1988年后两部完成。

    1991年,《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矛盾文学奖。

    不幸的是,路遥获得茅盾文学奖的第二年,就因病离世。去世前,路遥的生活是拮据的,甚至没钱到北京去接受“矛盾文学奖”的颁奖。

    路遥熬夜创作,嗜烟,饮食起居生活不规律,这些都成了他日后罹患肝病的帮凶。

    1989年和2015年,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先后两次被改编成同名电视连续剧热播,深受广大观众认可和好评。

    路遥出生时,生父给他取名卫儿,七岁被过继给大伯做养子。八岁上学时,班主任给他起了一个学名叫王卫国。

    路遥读书很好,高中时候,经历了那段特殊历史时期。17岁的路遥跟众多热血青年一样,到过北京,展示出很强的组织才能,并开始文学创作。

    1973年,路遥被推荐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读书和毕业工作期间,有多部作品发表。

    1978年,路遥与在陕北下乡的北京知青琳达结婚。琳达笔名程远,这也是他们俩的女儿“路远”名字的由来。

    这段婚姻维持的不算太顺利,路遥在苦闷和挣扎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最终与琳达离婚。这也是路遥女儿路远成年后,改了自己的名字,并与母亲琳达因路遥作品版权问题对簿公堂的原因之一。

    路遥是一个用生命创作的作家,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故居里,挂有很多路遥经典语录书法牌匾。

    比如: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

    再比如:劳动是医治痛之良药。

    辞别路遥故居时,买了一本延安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作家厚夫的《路遥传》,待抽空仔细了解一下路遥的创作经历和生平故事。

    巧合的是,第二天,在延安宝塔山景区遇到了一位延安大学文学院的大二学生,她趁五四青年节到宝塔山做志愿者。

    女孩是陕南人,与以前辈路遥,同为延安大学学生为傲。她推荐我去路遥故居参观,推荐延安大学文学院教授厚夫的《路遥传》。

    我能感觉到她对家乡、对黄土高坡的热爱,对黄土地本土作家的敬仰。

    当代著名作家中,陕西籍作家占有特别重要的分量,除了早已故去的写《创业史》的柳青和英年早逝的路遥外,还有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贾平凹与陈忠实,等等。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贾平凹的《秦腔》,陈忠实的《白鹿原》,都代表了一个时代,是根植于黄土地上的中国传统文学,更是民族精神与民族血脉的延绵。

    以此纪念“路遥故居”之行。

    路遥、陈忠实、贾平凹合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路上·路遥故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pzrd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