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书札记158】再谈朋友间论学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2-05-30 06:00 被阅读0次

《传习录中》第224条

一友常易动气责人。先生警之曰:“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舜能化得象的傲,其机括只是不见象的不是。若舜只要正他的奸恶,就见得象的不是矣。象是傲人,必不肯相下,如何感化得他?”

是友感悔。曰:“你今后只不要去论人之是非,凡当责辩人时,就把做一件大己私,克去方可。”

有一个学友容易生气埋怨他人,王阳明就告诫他说,治学必得反诸己,如果只是责怪他人的不是,就是只看到别人的缺点,而看不到自己不对的地方。只有反躬自省,才会发觉自己其实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哪里还有空去责怪他人?

舜的弟弟象几次设计欲置哥哥于死地,舜成功逃脱以后,不但没有伺机报复,甚至都没有再提这些事。后来,虞舜摄政,激发象采取措施改变了封地的落后面貌,成为一方诸侯。象生性傲慢,舜之所以能够感化他,关键在即不去关注象的不是。如果舜只是看到象的不是,一心要纠正象奸恶的行为,那么象这么傲慢的人,肯定不会服软,那还如何感化他呢?

那位学友受到启发,很后悔以前的行为。王阳明于是对他说,你以后不要去谈论别人的是非,一旦想要责怪别人、与人争辩的时候,就把它作为一个大的私欲,一定要克服这种冲动。

《传习录中》第225条

先生曰:“凡朋友问难,纵有浅近粗疏,或露才扬己,皆是病发,当因其病而药之可也,不可便怀鄙薄之心。非君子与人为善之心矣。”

王阳明说,凡是朋友之间研讨学问,纵然对方的见解肤浅粗陋,或者刻意表现自己,这些都是毛病的表现。作为朋友,对症下药是可以的,千万不可由此心生鄙视之心。这不是君子做人应该有的与人为善的初心。

在《传习录中》193条陈九川录中,王阳明已经阐明,朋友是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朋友之间以表扬鼓励为主,不要轻易批评对方。本节所谓“因其病而药之”,首先就是要中肯,确实是对方存在的毛病,而不是自己的问题,反诸己是前提,这样才有说服力;其次,态度要诚恳,确实为朋友好,而不是显示自己的正确;最后,方法要得当,态度委婉,容易让人接受,不可紧盯不放,穷追猛打。如果对方不接受,马上收手。王阳明说“可”,并没有说必须。

当然,更不可以因为朋友身上的缺点,就心生鄙夷之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读书札记158】再谈朋友间论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ag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