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习生活亦难亦行的日记本
简书的改版小动作以及简友的碎碎念

简书的改版小动作以及简友的碎碎念

作者: 金刚女王 | 来源:发表于2015-02-13 08:34 被阅读651次

    1、“动态”变成“简友圈”,起初我误以为是建立了一个类似群组的聊天功能。原来还是看动态,只不过说法改成简友圈。好,也不好。好的是某种程度上拉近简友之间的距离,至少文字会有这样的感觉。不好在于,会有多心之人,比如我,会以为出现新浪微博做的那个群微博,豆瓣上的豆瓣小组。实际上简友圈更像朋友圈。这样理解就对了。所以,主要还是我多心,想太多。

    2、增加“我的收藏”,打开看我才发现原来我从来没有收藏过一篇文章。而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我点击的“喜欢”,会有一个喜欢记录,在我的个人主页上,一定是有一个地方点击我的“喜欢”能够保存我喜欢过的文章,那么在今天改版之前,我暂且认为,“喜欢”某种程度上是等于“收藏”。

    当然,事实上不是。我在我的个人主页上,看到的选项是:“订阅”,“关注”,“粉丝”,“文章”,“字数”,“收获喜欢”。并没有对“我喜欢的”文章有一个记录。大概这就是出现“我的收藏”的原因?或许,“喜欢”并不一定等于“收藏”。

    顺便提一下简书个人主页的功能设计。恰到好处的达到了双重作用:鼓励和督促。除了与其他社交平台类似的“订阅”,“关注”,“粉丝”等基本功能,鼓励的功能性主要体现在“收获喜欢”。从最初的“0”到现在的“796”个喜欢,坦白说好难想象我怎么就得到那么多喜欢了……想想自己也蛮拼的。我特别承认,“0”在我最初写东西的时候绝对是一个很大的动力。督促则是“写的字数”,看到那些数字当然会督促人继续写作喽。

    “订阅”和“关注”,这两个其实有类似的地方。当然,因为每个用户有文集/专题,所以才在关注层面设计了两个类别的关注,一个是关注用户,一个是关注文集/专题。这个设计其实蛮有意思。是不是关注了一个用户就等于关注这个用户写的东西呢?不一定。当然,按照我的理解,那么关注这个用户基本上就等于关注这个人的文集了,可是我平常在操作的时候,我也会先关注下这个用户,然后关注下这个专题/文集。嗯。。总是为了一些以防万一以及能够更直接看到这个人的文章。所以这个设计是严谨的,想想的确如此。

    哦,多嘴一句,在今天这个“我的收藏”没出来之前,我为了能够保证一直看到我喜欢的用户发的东西,我认为的“收藏”大多是由“喜欢”和“关注”两个动作完成。我会先点击“喜欢”,然后关注这个用户and用户的文集/专题。

    3、“登出”设计了两个途径。一个是右上角个人用户头像下拉菜单有一个退出,一个是左下角在“设置”下增加一个“登出”。坦白说这两个途径对我来说是没用的。因为我只需要一个网站/平台死死的记住我。默认最好。不能默认那就记住我的用户名和密码,作为一个头脑简单懒的不像话的宅女,如果这个网站不记住我我基本上是要发火的,现实生活中如果我常去一个餐馆,服务员见过我至少两次,第三次还记不住我,我也会觉得不爽。嗯,因为本人真的是一个奇丑无比在任何人群和角落都能一眼认出的人,所以从小到大都是自动被默认和记忆啊。所以,“登出”对我来说就是形同虚设,我从来不用。增加左下角这个不错。比右上角那个稍微好找一点。但是,一般来说,右上角点击头像登录是最合乎常理和规矩的,按理说应该不会有人找不到。

    4、关于简友。首先非常感谢简书的V先生邀请我加了一个简书作者微信群。今天早上起来就退群了。仔细想了想为什么呢,主要有以下原因:

    1、深感自己与其他牛逼作者们的格格不入。简书上的作者,应该说是用户,基本分为两类:写尽人世沧桑世事冷暖嬉笑怒骂的文艺青年,或心灵鸡汤,或舌战群儒,或浪漫小说,或深刻剖析人生哲理;深刻研究学习探索记录某类系统性知识或者技能的学习者。比如写写产品经理入门啊,PM初学者啊,如何成为一个好的PM啊,用个产品写写体验啊等等。严格划分,我并不属于这两类中的某一类。我不文艺,不文学,不文绉绉,不文雅。我很少写点文学东西,小说啊,诗歌啊,很少。一个是因为目前心不静,我很难静下心去做文学创作。再一个,我还达不到那种程度。对于产品,也无非是一个爱好者,说说这个产品体验,分析一下那个产品和这个产品的不同。对于产品设计我简直只了解皮毛,我不太可能非常非常理性的剖析一个产品然后按照每个精细的步骤去做一个体验报告,我只可能用我一贯的飘逸思维做一个漫谈或者闲聊,更多只为记录我自己的想法碎片,仅此而已。 我在简书写的文章,非常旗帜鲜明:我的爱好(影视娱乐&互联网),我的心情(自己),我目前在做的事(有关微信或者说自媒体运营)。这些东西,或矫情,或世俗,实在够不上纯粹和高雅。所以我觉得我和很多牛逼的简书作者是不太一样的,这种格格不入导致没啥话说啊。

    2、还是不太熟。也正因为看到很多用户才让我意识到,其实我在简书上还并没有真正认识一个朋友。

    简书的社交互动设计,目前只存在于一个“评论”和“简信”。不知道别人,反正我基本没怎么用过“简信”,都是被动的接受:你好很高兴认识你!或者:不好意思你的文章不符合本专题。

    说到这多嘴说一句,投稿专题被拒绝再发个简信回复一下,这个设计看似人性化,但是真正会让用户感觉尴尬。无论是创建专题者,还是投稿者。至少我是这样。被拒就被拒,有人发简信回复说:抱歉你的专题不符合要求。其实不用说我也知道,发个简信过来说一句,感觉真是好无地自容。后来别人给我投稿,每次我拒绝,我从来都不发什么简信说什么抱歉你的不符合之类的话,我只能非常无奈的关掉那个是否要和作者说点什么的提醒。真心的,符合不符合,你自己看看我的专题内容就知道。还有啥不明白的呢。再者,专题是我定的,我作为创建专题者有权利裁定是否要添加到我的专题,没必要解释,也懒得解释。我不认为,解释就是对作者的一个尊重,不解释就是不尊重一个投稿的作者。因为一个不看清楚专题内容就胡乱投稿的作者,这才是对创建专题者的不尊重。

    好,说回正题。简书的社交功能初衷在于“以文会友”,所以对于文章背后的人的社交,并没有做太多功能设计。加上我本人在简书上,其实并不曾真正关注过别的用户。所以昨天在群里说XXX,XXX,抱歉,简书热文我很少看,也没记住几个简书作者。所以大家说的,我完全不知。

    可能我更关注产品方面的东西的缘故。我很早就知道简书,完全是因为微博上关注的纯银V。这个人非常有趣,说产品,也说生活,有个性,有想法,他很早开始就用简书发长微博,我在微博上关注这个人非常非常非常非常久,所以一来二去我就知道了(嗯,所以说在社交功能设计上,以及更好的了解一个用户上,微博做的确实不错)。是因为他我才通过微博关联登录进的简书。我在简书上看的产品方面的文章稍微多一些,对撰写产品体验文章的用户可能稍微熟悉一些。至于别的,老实说我还真的没怎么看太多。并且,没有太多很牛逼的文章,让我真的打从心眼里说卧槽啊这人太牛逼了!没有。

    不过这一点我反省一下,大概我真的平常太关注个人内心的东西,不怎么关注别人。微博也是这样。关注的人多了就很难做到关注每一个人的微博然后回复下。我已经过了把一个人的微博从头到尾看一遍的阶段了。除非是我特别特别感兴趣,否则,大概只有在我需要采访某人,应聘某工作的时候,以及有时候写娱乐爆料需要看看那些明星微博时,我才会特意去看看。别的就算了,没工夫,也没精力。

    所以这也要看你是怎么看这个平台的。使用新浪微博头三年,认识了非常非常非常多的朋友。应该说,我的一些工作机会,我的很多好朋友,全部是从微博上结交的。这个蛮奇妙。而这个结果的因,正是因为我当时的社交欲望很强烈,想认识人,那么自然能认识很多人。这么多年过去了,似乎我在虚拟世界的社交需求小了一些。那么到了简书,完全就是当作后花园了。说说自己说说娱乐说说互联网发发疯,所以当作自己的日记本了,对旁人的关注就会很少。除了文章评论,我会回复一下。剩下的就没了。简书在我每天的生活里,大概只占到2-3小时,而这2-3小时里,我95%是在编辑文章。剩下的5%,就是我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可能会看看每天更新的文章列表,然后我直接看我感兴趣的东西,打开,大概浏览一下,点击“喜欢”,关注下这个用户,没了。前面我说了,我一直就把“喜欢”和“关注”作为一个“收藏”动作来看的。通常看看标题就知道大概内容了,有时候网页都不打开,直接点个喜欢,然后想着日后再看。

    3、作为一个重度社交患者,退群让我一直以来对社群的关注和思考有了更多的一些想法。

    A、有共同志趣/目的能够聚在一起的。比如,就是讨论写作,那么OK,这个群加的一定都是极其爱好写作的文学创作者。比如,就是社交。那么在社交上,能够按照职业需求或者个人兴趣细分类别最好。都是互联网工作者,都是影视爱好者。这样有更多的话题谈。

    同样是微信群,我有将近二十多个微信群呢,每个群都聊的很嗨。原因就在于,微信群对群成员的设定是比较精细的。

    B、社群的建立一定要有一个人作为中心能够聚人。因为大家都是陌生人,谁也不认识,这种感觉本来就很尴尬,所以一定要有一个中间人,大家都认识这个人,通过这个人,大家能够认识彼此。

    C、同等层面的。让一个50岁大叔和一个18岁小孩在一起,对谁都是煎熬。让一个经常去菜市场买菜的大妈,和一个只知道代码的程序员在一起,也是很让人汗颜。如果不是同等层面,我指的是在某个问题,某个学术,某个方面,某个事情上有同样深入思考的,大家思维差不多的,这样才能讨论。

    D、说到这。我倒是蛮好奇罗振宇的罗辑思维知识社群的。虽然这个严格意义上不能算做社群,但是这个人运作的组织还算成功。达到了他的目的,并且在很高尚的谈论知识基础上,顺便赚了钱。

    就这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叫我七夜夜:原来喜欢不在收藏里……心塞了
      • 而水:同感。
      • 金刚女王:@蛤霓 是啊也可能是关注不够呵呵
      • 金刚女王:@蜜罐里的小猴子 左侧第四个“笔”的标志,就是写文章。你可以建立你的文集和专题。
      • 金刚女王:@V先生 哈哈哈多谢V先生!
      • 裕祺:同没认识到人..
      • 94e73c5d879f:怎么写文章
      • 金刚女王:@何必 哈哈哈,多谢啦
      • 金刚女王:@超级不马力 我用的也是IOS版。不错不错,多谢了。不过网页上似乎没看到。目前简书似乎还没做出个性化推荐,专题列表的排序不知道按什么走的,文章列表除了一个时间更新列表,再有一个就是时段周期的热文列表,没做用户的兴趣引擎进行辅助筛选。
      • 何必:写得很认真,赞一个!
      • 超级不马力:楼主我找到那个收集喜欢的文章入口了,在个人主页的更多里。。
        顺便我用的是iOS版不知道安卓是不是这样
      • 超级不马力:总结就是简书还需要在个性化推荐和专题列表上做些优化。帮助用户筛选出感兴趣的高质量内容。
        要不就推出一些明星作者。
        现在的专题没看出什么价值。
      • 超级不马力:回复了两次都被自动清空了好心塞!

      本文标题:简书的改版小动作以及简友的碎碎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vs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