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色彩斑斓的草木妆点了原野,秋风在耳畔的呼唤越来越响之时,我味蕾记忆萌新,忽然想到了辣椒酱。是我家在秋天自已切剁腌的辣椒酱,不是市场销售的瓶装、袋装的那一种。辣椒酱中辛辣的激发,酸甜的温和,红青色泽的诱惑,加上制作时的喜悦、充实,让人欲语还休。与迷人的秋景一样,让我兴奋、期盼和眷恋。

十月是辣椒季,田间、地头上一堆堆的红辣椒、青辣椒,市场上更是堆积的像小山一样。新疆是大田辣椒的主产区,地幅广阔,土壤肥沃和气候适宜,每年都会收获近千万吨的辣椒。仿佛是土地母亲担心孩子们过冬食物储备不足,慷慨地给予,惟恐不够多。辣椒的集中上市,让人喜忧参半。喜的是产量大丰收,忧的是存储与再制作跟不上,面临雨雪的毁伤。对于每个家庭来说,各类辣椒集中上市,物美价廉,正是制作腌菜泡菜的有利时机。即制即食是这一类副食品的特点,我常称为秋小菜。辣椒酱是我家秋小菜中的招牌,也是我家小菜居家的功臣之一。
辣椒,你不要问价格?问的结果一定是提一兜子回家。如果担心手提大包小袋回家劳累、不方便,商贩也早已料到,有办法让你在辣椒面前束手就擒。每天清晨,或傍晚一车一车辣椒拉到各个小区的门口,车箱上悬挂着醒目的牌子,或干脆拉一个条幅:拾元十公斤!一元一公斤!无论你出门、回家,必受诱惑。一元钱能干啥?仅仅是一包餐巾纸、一个口香糖、一瓶矿泉水的价格,竟然可以买一堆辣椒,价钱便宜的近于白给。左邻右舍与我家差不多,辣椒都会占领厨房、阳台,让人几乎掉进辣椒堆里。话虽如此,满眼红的、青的辣椒,什么长肚子、元柿子、望天霸等品种多样,四处散发着青爽、辛辣味道,总是让生活有十足的踏实感。
每年这个时节,我家一定会忙碌起来,把买来的辣椒进行分类处理。已经成熟的用针线穿梗,一串一串挂在晾衣架上,使其自然风干。青涩的辣椒一定是投到咸菜缸里,或是爆炒上桌。丰硕饱满的就用来剁碎制作辣椒酱。
制作辣椒酱的方法简单粗放: 先把精选的长辣椒、园柿子辣椒晾晒几天,进行萎凋脱去一部分水份,然后与少量的生姜、葱白和大蒜一起切剁成细小碎块,装入大玻璃瓶、搪瓷罐中。再放少许的炒熟花椒、白酒和盐,经七至十天的轻度发酵,即大功告成。随后的日子里,一点一点盛出来,边食用,边储存; 一次一次重复制作,直至秋去冬来。一些家庭有的只选青辣椒,或红辣椒做成单一色泽的,也有掺和一些白萝卜、胡萝卜、洋姜和芥菜头等,喜欢混杂的,但做法大同小异。我家习惯于按照青红辣椒、辣与不辣的各选一些,不再掺其它菜品,尽量少放盐的做法,不切剁的太过细腻,保留鲜嫩、爽脆和颗粒感,力求轻辣微甜淡口。一直坚持下来,也逐渐成俗。
辣椒酱,味道独立,既有咸酸辣味,又比咸菜口轻、不会有太火辣的刺激,可单独食用,也可以与其他食物配合烹调。早晚餐时,夹在饼子中,或在稀饭上放一勺,可以专门咬嚼其独有的青脆、酸辣;午餐时,将辣椒酱、面酱、肉沫一起爆炒,做为榨酱面的佐料,或是与蒸鱼、蒜泥相混,浇油制作剁椒鱼头,当然做汤、炒五花肉、清烧蔬菜用以提升味道,也是不可或缺。用处之多,味道之美,自不必说。
每当在外面吃喝腻歪了,一顿辣椒酱就足以使我胃口大开; 每次出门时间长了,口舌长草,特别期待能有这一口儿辣椒酱; 每年入冬遇有感冒发烧,食欲不振,吃上辣椒酱心里就顿生温馨,口喉生津。虽说辣椒酱不抵大料主菜,也是独具一格的副食品。一直认为它最为纯粹,最有分量,最生情愫。使秋天不仅有色彩,也有了味道; 有了景色,也有了乡愁; 于是意趣便滋生了,旷野进入了屋子,烟火丰富了情感,况且会有故事有梦了。
当然,这类小菜也不是近年所创,小时候,乡下日子贫苦,优质蔬菜要上交任务,或是上市换钱,只有用产量大、价格稀烂贱的大田秋后蔬菜,或是边角料腌制小菜,一是惜物不糟蹋东西,二是调剂生活所需。与大量腌制冬菜、与当下追求生活个性,有明显区别。这种秋后农家独有的味道,只有六七十年代前的人才懂得,才珍惜,也渐行渐远成为传统。
现在辣椒酱制作完全工业化了,各种质地品味应有尽有,像海南黄灯笼辣椒酱的咸辣、老干妈辣椒酱的油香,各有特色,但味道上总与我家的差一点点。如你说我老了,怀旧了,我不否认; 说我见识短浅,落伍固执,那也不完全。事实如此,只有我家辣椒酱的酸是淡淡的,辣与咸是轻轻的,让人口感妥贴,且有一分清香让我深藏在心底。
2018.10.12
网友评论
无辣不欢的我,真是羡慕!我们家乡种得不多,一般只够自家吃,也会剁成辣椒酱,只不过没那么多品种,美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