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好文首页当电影遇上心理简书电影院
一辈子也赎不了的罪——电影《赎罪》影评

一辈子也赎不了的罪——电影《赎罪》影评

作者: 滴小迪 | 来源:发表于2018-05-06 20:12 被阅读288次
    p867246302.webp.jpg

    这部电影上映于2007年,获得了第65届金球奖最佳剧情奖和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提名。

    那时,我还在上大学。学校外面有一条步行街,里面吃喝玩乐一应俱全,尤其是有几家规模特大的网吧,鼎盛时期时,一两百米的街上有4家大型网吧,每家都有几百个吧位,每天都人满为患。那个时候,每天下课后最大的消遣就是去网吧找个座位坐下,戴上耳机听听歌,捣鼓捣鼓扣扣空间,上上校内网,玩玩泡泡堂,看看电视剧电影,倒也好不自在。

    第一次看《赎罪》,便是在这样的网吧里看的。

    时隔多年,情节已经模糊,但是电影里的那种绝望的宿命感,带着怀旧气息的唯美画面和饱满的情绪张力仍氤氲在心。

    最近又把这部电影看了一遍。

    感觉这是部慢热的电影,需要在一个清净的午后,慢慢地看,让情绪一点点随着剧情浸润在心头。

    电影前三分之一剧情展开比较慢,可能会觉得有些乏味,但后半部分张力渐渐强烈,尤其是最后姐妹俩对峙那一段,将剧情推向了高潮。可是最后却由年老的妹妹说出事实真相:姐姐和她的爱人罗比的完满结局,以及最后的原谅,其实只不过是她脑海里的杜撰。姐姐和她的爱人永远不能在一起了,他们都带着对爱的遗憾,死于战争中的疾病或是空袭。现实中的妹妹,永远得不到她想要的原谅,她到底还是要活在深深的内疚里,用余生来赎那个根本赎不了的罪。

    这部电影还是将背景设置在了动荡的历史大背景之下——二战初期的英国。二战是一个分水岭,将电影隔成了两种不同色调。

    p1887846303.webp.jpg

    电影前半段的色调是明暖唯美的。英伦的贵族庄园,午后的喷水池,阳光明媚的午后,穿着露肩低胸绿裙的风情万种的姐姐,还有被青春的荷尔蒙激荡得头晕耳热的罗比。因为一个瓷壶落入了喷水池,姐姐当着罗比跳进了水池。当她高举着瓷壶钻出水面,湿漉漉的衣服将她的身体曲线在罗比面前展现得淋漓极致。罗比呆愣着,全身局促不安。最终,两人在图书馆爆发了隐秘的激情。这一切,都落入了13岁少女——妹妹布里奥妮的眼中。

    罗比给姐姐写了一封封情书,有轻佻版的,也有庄重版的。可是妹妹布里奥妮却将那封充满情色意味的轻佻版情书从罗比手中夺走。

    p1709611195.webp.jpg

    情书里的字眼让布里奥妮感到羞耻,她无法接受这些“肮脏”的字眼。于是,她将这封“情书”公之于众,并认定罗比是一个无耻的“流氓”。然而,这个时候表姐罗拉被人强奸,布里奥妮坚信罗比是那个“强奸犯”。她以情书作证,在众人面前言之凿凿地指认罗比。

    百口难辩的罗比被警察带走,从此他的人生便全然被改写——本来他在盛夏之后会和姐姐一起成为医学院的同学。在罗比被带走的时候,他投向布里奥妮的愤恨的眼光刺痛了她。那一刻,她好像察觉到了什么,避开了他的眼神。可是,她却什么也没说。

    二战爆发了。罗比成了逃亡路上的士兵。姐姐做了一名战地护士,期待能与罗比重逢。布里奥妮也成为了一名战地护士,一直没有恋爱,过着修女一般的生活,整日和残肢断臂的士兵打交道,夜晚却偷偷地躲在一台笨重的打印机后,继续试图将这让她背负一生内疚的故事写下来。

    姐姐和罗比重逢了。罗比还是没有原谅妹妹和她的家人,冷冷地对待姐姐。可终究还是没能抵抗住姐姐的温柔乡,他们悄悄地约定在姐姐海边的小屋度过余生。然而,重逢如此短暂,局势所限,罗比和姐姐不得不分离。

    p493184552.webp.jpg

    然后是敦刻尔克大撤退。电影突然转入了一种末日般的氛围。昏黄的画面上是被战火摧毁得面目全非的海滨,巨大的摩天轮,残缺的旋转木马,一群群溃败的士兵云集在这里,说着各国语言。有人叫嚣着,有人在哭喊,有人在喝酒狂欢,有人在烧焦的游乐设施上嬉笑,有人望着茫茫的大海,一脸茫然,还有人躺在木屋的地下室,奄奄一息。

    游乐场应该是最能代表人世间的美好的地方,可是在电影里,它却以一副伤痕累累的模样出现,恐怕这是对战争残酷的最好阐释了——将美好的东西摧毁。在这里,人们仿佛在末日前进行着最后的狂欢。隔着画面,那种浓浓的绝望,焦灼气氛扑面而来。

    男主罗比也是这些士兵的一员,他疾疾地走着,为了寻找一口水喝。他感到如被烈焰灼烧。穿过喧闹的人群,他来到了一座木屋的地下室。这里播放着一部电影——电影里一对恋人亲密拥抱。他的眼神变得温柔起来,他想起了和姐姐的誓言。可是,他的力量已经不足以让他寻找到那座海边的小木屋了。电影转到了一个镜头,罗比穿过废墟,来到了姐姐过去的房子里,竟然还见到了衰老的姐姐母亲,老人为他洗脚。在这个过程中,他似乎感受到了一些温暖和原谅。

    可是,这个镜头多半是罗比死前的幻觉或是想象——在电影的最后,通过老去的妹妹之口,罗比其实死在大撤退途中——死于败血症。

    妹妹也用幻觉欺骗了自己——战后,罗比找到了姐姐,他们俩幸福生活在了一起。妹妹去找姐姐,遇到了罗比,想要寻求罗比的原谅。愤怒的罗比要冲过去打妹妹,被姐姐阻止。可是妹妹因为说出了积压在心中多年的真相,获得了一定程度的释然,虽然,她知道,她永远也无法为自己年幼犯下的过错赎罪。

    可是,这只不过是妹妹给自己的小说虚构的一个看似美好的结尾,也为自己的罪恶感寻找的一个虚假的出口。事实的真相比这残酷得多:他们根本就没有再见面。罗比死后,姐姐也在地铁隧道里避难时,遭遇空袭,导致隧道里水管炸裂,在灌满隧道的水里永远地闭上了双眼,也永远地留下了遗憾。

    最后的最后,这终究是一场赎不了的罪。

    这部电影的叙事缓慢,需要静静地将自己泡在电影的氛围中,让情绪慢慢充满心头,最后,心被深深震撼——为那求而不得的爱情,被内疚毁掉的一生,还有人世无常和人的渺小。

    电影里有几个问题是值得思考的。

    1.妹妹为什么要举报罗比?

    在电影里,妹妹的心理是最细腻复杂的。也是因为她,她自己,姐姐和罗比的人生被改写。时间又倒退到妹妹13岁那年。13岁的少女,身体开始发育,情犊初开,对异性的爱开始萌芽,可是对自己心理和生理的变化却是感到很恐慌的。

    妹妹布里奥妮更是如此。她是一个情感敏感细腻的姑娘。她是偷偷地喜爱着罗比的。她甚至在罗比面前假装溺水,罗比惊慌失措地下水救她。可是她却像一条灵敏的鱼儿一般游了出来,望着焦头烂额的罗比哈哈大笑。罗比勃然大怒,愤然而去,留下不知所措又有些失落的布里奥妮。

    她笨拙地表达着自己的情感,就跟十二三岁的男孩子对自己喜欢的女孩子做恶作剧一般。在心理学里,这被称作“反向形成”,属于自我防御机制的一种。就是说用相反的方式表达自己潜意识里不被自己接受的欲望和冲动。比如女孩子会故意对喜欢的男生冷淡,还有对明明很讨厌的人表现热情等。这都是为了保护自我不被过于强烈的感受或冲动所伤害。

    对青春期的男孩女孩来说,是很容易对自己喜欢的异性使用“反向形成”防御机制的。

    妹妹看到了罗比和姐姐的暧昧,还敏感地捕捉到了那种流动在他们俩之间的情欲信息。她一方面被吸引着,一方面又感到巨大的罪恶感和羞耻感——她觉得“性”是不洁的,可是,她又对“性”充满好奇,而身体的发育让她或多或少被诱惑。这种巨大的冲突是年少的她无法承载的,她感到巨大的恐慌。另外,她对姐姐,是充满嫉妒的。在潜意识里,她将罗比当作了自己的爱人,可是,远远比她富有魅力的姐姐,却“夺”走了罗比。

    p1100937629.webp.jpg

    妹妹布里奥妮单薄的身体里蕴含着强烈的情感和欲望和冲突。她的超我在严厉地告诫她:“性是肮脏的。”但是她的本我却蠢蠢欲动:“爱和性是多么的诱人啊!”她无法适从。为了缓解这种强烈的冲突,她将矛头指向了罗比,她内心的声音说:“都是罗比制造的一切!他是如此地流氓无耻!”她将自己内心的羞耻感投射给了罗比,这个让她又爱又恨,却又不知道怎么面对的人。

    于是,在那个可怕的夜晚,表姐赤裸着下身出现在她面前时,她还瞥见了那个仓皇而逃的身影。她坚信那就是罗比。其实,这只不过是她在巨大的恐慌下,自己内心给自己制造的幻觉罢了。

    她彻底被惊吓到了。那之后,内心的惊恐让她更加将罗比妖魔化了。这也为她后来坚定地指认罗比为强奸犯提供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

    这不是我试图为妹妹布里奥妮“洗白”,毕竟,从情感上来说,她一开始的表现确实是挺招人恨的。但是,任何人的行为的背后,都有某些心理动因,我只是试图将这些隐藏在看似不可理喻的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抽丝剥茧描绘出来,可能更能看清楚事情的真相。

    所以,人在年少时,因为自我还不够成熟,容易使用一些不成熟的防御机制,或者更容易受到伤害。幼年的伤害比起成年后的伤害,更容易影响我们的一生。

    2.妹妹布里奥妮的赎罪

    “赎罪”这个名称本身就包含了一种无奈感和悲剧信息。妹妹的一生是充满悲剧感的。

    她因为年少时犯下的错误,而背负了一生的内疚。当她逐渐长大,对男女情爱有更为成熟的理解后,她慢慢能够看清楚自己13岁时的那种对“性”的恐慌感,从而让自己抽离出来,更清醒地面对当时的事件。另外,她在后来无意发现了“真凶”是谁,记忆中的那个一晃而过的“真凶”的脸变得越来越清晰。她越来越清楚地知道,自己犯下了严重的错误,因为自己的错误,姐姐和罗比天各一方,他们本来美好的爱情被她亲手摧毁,而他们,也永远原谅不了自己。

    据说,内疚感是所有负面情绪中,对人伤害程度最深的一种情绪。而妹妹布里奥妮,从意识到自己犯错之后开始,便一直生活在内疚感当中。她想用“赎罪”来淡化自己的内疚感。于是,她做了很多牺牲。她从医学院毕业后,没有选择做医生,而是选择去做战地护士。花样的年龄,每日面对那么多血腥和死亡,对于她来说,已经是很残酷的一件事情了。也许,在她的潜意识里,她希望遇到罗比,将自己对他的内疚亲口告诉他。

    p1098164952.webp.jpg

    另外,在整部电影里,长大的布里奥妮永远是一副修女的模样,尤其是在她幻想的那个场景里,她穿着一件宽大的印有红色十字架的白色衣服,活脱一个从教堂里走出来的修女。修女是禁欲的象征。她将自己的情爱欲望深深埋藏,用禁欲来完成自己的“赎罪”。

    这场“赎罪”,似乎成了她一生的信仰。她用自己的一生来赎那个年少时犯下的“罪”。可是,现实却那么残酷,它永远没有给布里奥妮一个真正在当事人面前忏悔的机会,甚至没有给姐姐和罗比一个美好的结局,至少这可以让布里奥妮更为释然。

    它成为了布里奥妮心中永远的结,一辈子都未能解开。

    稍微让人宽慰的是,布里奥妮用手上的笔将他们的一生写成了一本小说。在艺术创作中,她可以让自己梳泄情感,可以让自己在残酷的现实中,开一扇幻想的窗,为故事写一个自己期待的结局。

    在小说里,她赎了罪。

    但在现实里,她永远赎不了罪。她永远活在了13岁的噩梦里。直到她成为知名作家,垂垂老矣的时候,她将故事的真相告诉给了记者。她得了不治之症,很快便要死去。绵延一生的内疚还是在她的躯体烙下了深深的印记。面对死亡的时候,她似乎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放松。

    也许,在他们死后,罗比和姐姐幸福地在一起了。而布里奥妮,也终于从那罪恶感中摆脱出来,活出了更真实,更自在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辈子也赎不了的罪——电影《赎罪》影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ttp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