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裂鼓手or鼓动真我?
有时,译名真能左右你对片子的第一印象。Whiplash,原本一首爵士乐曲的名字,有译作“爆裂鼓手”,有译作“鼓动真我”。前者是叛逆摇滚feel,后者是鸡汤光环。
而当你看完片后,会发觉,这两个译名其实也代表着你对这片子的两种评价。如果你看到少年不羁、血泪中追求并完成自我,那么“爆裂鼓手”是个不错的选择;而如果你看到一个男孩在逆境中成长,在通向伟大的路上热血狂奔,那么“鼓舞真我”更适合你。
两种印象都没错。但笔者觉得,“爆裂鼓手”这名堂更贴切一点,更能突显这片子超越一般励志片的那一部分:痛感。
痛是因为有人打你
Whiplash上映以来口碑很好,荣登几种权威杂志的年度电影,但笔者感觉它是被高估的。而被高估的原因只有一个:一位着魔级的主演JK. Simmons(On Fletcher)。
作为全美最佳音乐学院的魔鬼教头,Fletcher有他自己的教育哲学并深信不疑。一字记之曰“逼”,逼学生苦练、突破,要么逼死,要么逼成大才。对于这一教条,Fletcher完全不设妥协余地,用他的话来说:“没有什么比‘干得好’更伤人的了”,意思是,鼓励和赞美毫无用处。
Simmons把Fletcher演绝了。喜怒无常,阴险毒辣,同时又无比接近为艺术而艺术的崇高,当然还有那些令人舒筋活络、天马行空式的连篇脏话,简直精彩绝伦。即便你把屏幕关了,单听Fletcher的台词,都值回票价。如果没有Simmons的疯魔表演,这电影起码得打五折。
Fletcher驾驶一切。他做的决定没人反抗,而得到他的认同则无上荣光。而他惯于使用暴力与虐待表达认同,一套“打你是瞧得起你”的政治正确。
痛是因为你想有人打你
Neyman对Fletcher的一套非常受落。他所做的一切都为能得到Fletcher的认同。他想成为伟大的鼓手,而他认定通向伟大的唯一途径是Fletcher,而不是鼓。他对音乐没有执着,在失去Fletcher的教导后,他把套鼓丢到杂物室去了。
这是他的幼稚。即便他在饭桌上敢于忤逆全家人,他的底气还是来自Fletcher。没有Fletcher,他便没有了力量的来源,追求伟大或不朽也沦为一口托词。
这幼稚需要克服。而克服的方式是彻底的暴动。
出车祸后的Neyman演砸了一场大赛,Fletcher过来说“你玩完了”,Neyman便再也按捺不住了,直接把他摁在台上胖揍。Neyman暴动了。但他对此没有充分的思想觉悟,他可以毁了Fletcher,但却赢不了Fletcher。正等于一场足球赛,本应以进球定胜负,你却把对方队员全都揍出场,显然不是取胜的正义方法。
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也成恶龙
要赢Fletcher还必须使用Fletcher的规则去赢他,才称作正义。Neyman唯有成为使Fletcher也无可挑剔的鼓手,才算赢。既然Fletcher待在地狱去,Neyman就去地狱找他好了。Fletcher恶,Neyman要比他更恶。
在最后一场演出中,Neyman用大段Solo打断了Fletcher,掌握主导权,将驾驶一切的Fletcher赶到了副驾座。一个象征性的镜头是,Fletcher走过去问Neyman怎么回事,Neyman说:“I’ll Cue You”,Fletcher点头答应。至此,攻守逆转了。当然“I’ll Cue You”,听起来谐音“I’ll Kill You”,更令人感觉挑战意味。
而故事的最后,师徒二人终于达成超越性的和解,携手献上完美一曲,大团圆结局。最后镜头中,二人那个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对望很耐人寻味。有人说这个对望证明Neyman始终无法逃出渴求Fletcher认同的怪圈,或是Fletcher为了场面好看与Neyman达成共识……我觉得这个对望没有那么阴谋论,而只是二人各得其所、殊途同归所以互相欣赏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