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转眼2019就过去了一半。时间悄然流逝的背后,带来了一些小小的思考和反省。
源于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作者讲述他自己总结的一些做事的方法和理论,颇为新意,且实用有趣,借鉴如下:
作者说,当我们判断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应该花多少精力去做的时候,应该抛弃单一的视角,而是分从两个不同的维度来看,一是该事件将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认知、情感、物质、身体方面的收益皆可计入),即“收益值”;二是该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我称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事件,对我们的影响会持续地较久较长。
这两个维度正交以后就形成了一个四象限图。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所有事情都可以放进这个图里面。这里举几个例子:
A: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找到自己的真爱、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方法、完成一次印象深刻的旅行;
B: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买一件时髦的衣服、玩一下午手游、吃一顿大餐、抱着零食看电视一晚上;
C: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练一小时书法、背诵一首诗、背牢十个单词、看一本经典小说、读懂哲学著作的一个章节、多重复一次技能练习、认真地回复一封友人的邮件;
D: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挑起或参与一次网络掐架、漫无目的地网上闲逛刷微博、使用微信陌陌知乎等进行成功率很低的勾搭。
如果我们反躬自省一下,可能会发现,我们平时做得最多的、最喜欢做的,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其次是“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而另两类长半衰期事件,我们或者做得很少、或者做得很不情愿、或者不具备做的条件。
这个现象,就导致了一种结果,就是我们不自觉地陷入了一种“短半衰期的沙坑”之中。在沙坑里,我们总是一次次地把沙子抓起来,刚获得一点快感,沙子就已从指尖划下,然后重新来过。即便这个过程重复得再多次,我们还是得到相同的结果。每一天都是崭新的一天,但每一天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
但是长半衰期的事件就不一样,它的效益可以累积和叠加。即便每一次事件的可见效益微乎其微,但是只要它的半衰期足够长,这个效益就可以传递下去,成为未来成功的一块小小的基石。
很多人都知道乔布斯有一个著名的“人生三故事”的演讲,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其中一个故事讲的是他在读大学期间练习书法,这个经历锻炼了他的审美品味,从而使得他在后来的苹果产品中特别注重产品的美感,所以这件事情为其传奇式的成功埋下了重要的伏笔。练书法这个事情的收益,对于我们普通人,放在当时和今天来看,都不那么高了,但是这个事情对人生的影响却可以沉淀下来,在某个时空机缘的当口爆发惊人的力量。
所谓成功的人生,就是这样把无数个或大或小的收益累加起来的结果。
另外一点,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时常都会不自觉地选择把自己停留在一个心灵/身体舒适的位置。如此一来,说白了就是懒,拖延,逃避。懒得去及时改变,懒得去健身,懒得去学习新东西,懒得去探索。
而如果要改变呢?肯定要克服拖延,就要给自己设立目标,完成期限,以及需要长时间的坚持....肯定会引发一系列的不舒适,比如闹钟响了就得立即起床,说好要立即去做的事情就不要拖到看完这集电视,打完这盘游戏再去,摆脱种种的诱惑和逃避的借口.....
但是我相信,过了这个“不舒适”的时段,慢慢地就会习以为常,慢慢地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惯,然后整个人也随之改变。
因此,尽量少做或不做那些“短收益半衰期”的事情,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保持积极、向上的好心态,想必好的人生随之而来。
适时的思考和反省,为新的目标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