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晚了,还不睡觉?昨天晚上10点多,我边收拾东西边对孩子说。
孩子说:“妈妈,我没有睡衣(睡意)”
我一听她这样说,心想糟了,这娃娃怎么这个时候还没有睡意?便有点生气地问她:“这么晚了还没有睡意?”
孩子有点不解地说:“妈妈,你说什么呢?我的睡衣一早就被你洗了,现在我就没有睡衣穿。”
哦,原来如此,睡意和睡衣,两个字的音调显然就不一样,但当时为什么我的第一反应却是却将睡衣听成了睡意。
看来倾听孩子的讲话,昨天晚上的我显然是缺乏耐心。
一、为什么要耐心倾听孩子的讲话?
1.耐心倾听孩子讲话,是给孩子尊重的爱,是打开与孩子沟通的金钥匙。
尊重是爱的真谛,没有了尊重的爱,是一种不完整的爱,它会影响孩子心智的良好发育。有尊重的爱更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可以使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
由于时代观念的影响,父母和孩子都有各自的价值观念,有时这两种价值观念又存在着认知上的冲突。父母要做到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她的价值观,就必须要耐心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只有耐心倾听,才能给孩子搭建一个健谈的舞台。
父母只有耐心倾听孩子讲话,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孩子才允许父母搭建一条通向他心灵的桥梁,你才能将孩子紧闭的心门打开。
2.耐心倾听孩子的讲话,促进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亲子关系
耐心倾听孩子的讲话,对于孩子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会产生一种正向积极的作用。
经常鼓励孩子积极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既能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主性,也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尊重,对于父母和孩子之间无障碍的沟通建立了良好的通道。
顺畅的亲子沟通会逐渐减少亲子之间的认知隔阂,同时沟通的过程也能培养孩子活跃的思维,帮助孩子理清思路形成流畅的表达能力。对培养孩子思考能力、思维表达能力都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3.耐心倾听孩子的讲话,对于家庭教育的良性循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耐心倾听孩子的每一句话,如果能像听朋友说话一样的认真,那么父母的这种真实举动不仅仅满足了孩子的表达欲,更重要还会增强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度。
对于能耐心倾听孩子讲话的父母,孩子很乐意他们成为自己的朋友,双方之间就能无所顾虑的沟通,对于家庭教育的良性循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在孩子眼中,能耐心倾听自己讲话的父母模样
在倾听孩子讲话中,父母的一举一动,都被孩子扫视在眼中。
孩子最关注的是在他们讲话过程中,父母能否放下手头的活,目光注视着他们,而且面部表情自然地倾听他们讲话。
在孩子讲话完毕,父母也要能及时地回应孩子,比如能给孩子恰当的拥抱或者对他的观点给予肯定的回复。
对于孩子的观点和父母不一致的情况,父母也不能急着去纠正,而是要用不带批判词语的话来描述孩子的语言,要处在孩子的角度,感知孩子的情绪,首先要与孩子能形成情感上的共鸣。
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真实原因,等双方心情愉悦的时候,先征求孩子的意见,让他感觉到足够的自主性,在他需要的情况下给予他恰当的建议。否则,我们就要相信孩子有能力处理好眼前的事。
直到孩子通过实践,认识到错误,吸取了教训后,父母的建议对他们来说才视同珍宝。
![](https://img.haomeiwen.com/i25524651/b05bb5c8e48238d2.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