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之前
从摩洛哥回来两周,已经有好几位朋友追问到底什么时候写游记,自己也准备动笔过很多次,但一个字都没有写下去,总是对着电脑发呆,无数画面飞过,但不知道如何下手,写东西最初的想法就是希望用文字来记录经历和感受不至于忘记,另一方面也是在静静的敲字时候让自己沉下心来,不那么浮躁。习惯于描述细腻的画面,深究内心的感受。
而摩洛哥的旅行有太多的意想不到,一起旅行的朋友和路途搭伴的伙伴都非常合拍,互相支持给予安全的基础上,才会有经历和故事,但也许太放松,就没有太多的思考和想法,并不是自己以往擅长的文字风格,感觉好像是乘坐飞船去了一个神奇的新世界探索冒险,新鲜刺激中,飞船却已启动带我回来,坐在电脑前,只能尽量找一个自己的维度去尝试记录一些不想忘记的画面。
在摩洛哥拍下的第一张照片_沙漠与绿洲出发之前
从最早曾经有过的梦想是要在30岁前走遍22个阿拉伯国家,原来北非的摩洛哥不在不在最先想去的几个国家之内,一是路途遥远,二是确实平时阿拉伯国家新闻中出境频率低,了解不多。但从摩洛哥宣布免签开始,这根草就算是种下了。
由于工作安排一直不能确定是否可以有足够的假期,纠结困难症患者从五月份看着机票起起落落,却一直到八月份才6000块的价格买下迪拜转机,香港往返摩洛哥的机票,而后更是一个下午定下所有酒店行程,匆匆忙忙加班拼死拼活到国庆前,无论天王老子也再拦我不住,正式出发。
索伟拉港口-面朝大西洋摩洛哥镇守北非之巅,北靠地中海,西面大西洋,想去的地方太多,却也只能根据时间安排,进行舍弃,不太喜欢在旅行之前把所有行程安排定死,没有太多活动和自由的空间,只定下关键节点的安排,中间时间自由分配灵活调整。最终决定到达卡萨布兰卡之后,直奔第一站马拉喀什,在马拉停留三天,出发去撒哈拉沙漠,三天沙漠行程,直奔蓝色小镇舍夫沙万,而后北上艾西拉,最终南下折返卡萨布兰卡停留一天,返程。
而当行程结束,最终回味时,才发现,原本被卡萨布兰卡的盛名所吸引,却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马拉喀什。原本心心念念三毛笔下的热热情如火的撒哈拉,却意外发现艾西拉与索伟拉的安静存在。原本以为是熟悉回味的阿拉伯伊斯兰之旅,最终却是奇幻冒险的北非新体验。它本身的多文化融合、悠久历史、颇具魅力的独特让这个地方本身就一切存在皆有意义,而发生的一切意外均有价值。
彩色的摩洛哥北方小镇-艾西拉一切都是意料之中的出乎意外,“复杂”的北非之巅_摩洛哥。
摩洛哥的的色彩应该是最突出的印象,无论是浓墨重彩强烈中世纪欧洲风格的城堡雕梁画栋,还是伊斯兰独有的重花纹重图案的清真马赛克墙壁,不能忘却的高饱和的摩洛哥蓝,颜色对于眼球的冲击最简单直接,印象深刻,那就打破时间顺序,以色彩与颜色作为主线来记录颜色背后的故事。
沙漠中蓝色后花园_马约尔花园那抹黄色——难忘马拉喀什
大家会问,旅行中最喜欢的城市是哪个?问了一起旅行的朋友,答案各有不同。和几位阿语同仁讨论下,大家的答案却出奇的一致,马拉喀什。认真想了很久为什么,首先马拉很完美的彰显了传统的阿拉伯伊斯兰魅力,还是熟悉的阿拉伯建筑土黄色,看到千年的神学院的庄重,听到宣礼塔呼唤的悠扬,阿拉伯传统市场的嘈杂和香料味道,甚至沿路商贩那些不太讨喜的嘴脸和揽客的叫卖声,都让阿语人感到非常熟悉,看到了曾经约旦、埃及、甚至耶路撒冷的影子,没错,这就是我们熟悉的、有着特殊情节的阿拉伯伊斯兰国家。
沙漠中蓝色后花园_马约尔花园但另一方面,感情之上我们也恨铁不成钢,希望这些城市有进步有发展有不同,马拉做到了,自己区分与其他传统阿拉伯城市不同的特色,主要体现就是相对开放和更加文明,不再是像埃及开罗那样的脏乱差,商贩市场也是相对井井有条,街道也比较干净。也不同于耶路撒冷那份厚重和压抑,随手可见的牵手情侣,影院门口的大幅男女主人翁相拥海报,甚至相对时尚的穿着,都有着马拉独特的那份轻松。更不同与约旦的无聊和沉闷,喧闹的夜市一直吵到午夜,历史纵横带来完全不同文化风格的巴哈伊皇宫和马约尔花园,吸引你给出足够时间和态度来好好体会。
白色浪漫主义浓郁的伊斯兰大门_巴哈伊王宫所以,没有之一,最爱马拉喀什。
由于旅行的第一站是马拉喀什,经历了疯狂的加班两周和长途飞行,整个人的状态并没有调整到旅行模式,加上这么多年后再回阿拉伯国家,多多少少有一些紧绷,还有摩洛哥人令人抓狂的法语混阿拉伯语的土语发音,我自己都能感受到自己已经打开了防御模式,各种小心谨慎。
真正让我放松下来的是一杯薄荷茶,中东的传统茶饮,滚烫的红茶或者绿茶加上新鲜到出水的嫩薄荷叶,还有多多的加糖,便是阿拉伯人最爱的薄荷茶了,从各类咖啡厅到街头挑着扁担卖的大叔,随处都可以买到。
在折腾完一天的行程之后,穿过喧闹的夜市广场,隔着半条街,坐在二楼的咖啡厅,望着灯火通明,烟雾缭绕,弥漫着烧烤味道,充斥着传统歌声的广场,低头看着手里的薄荷茶,呷一口,清凉与甜蜜的混合,说不出为什么,突然整个人就卸下了所有的防备,放松了下来,直接体现到买单时阿语都顺溜了很多,心情就是这么重要。
尤素福神学院对于从小接受无神论教育,成长在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的我们来说,对于宗教的理解更多都来自于家里的某座山或者某座庙。阿拉伯语应该算是一门和宗教结合非常紧密的语言,22个阿拉伯国家各操着让外国学生抓狂的不同的口音和语法的土语,他们互相之间听起来都困难,居然还敢声称自己讲的阿拉伯语。
而终极的语法规范就是古兰经,伊斯兰教的圣典,所有语言的根源于对错评判标准就是古兰经。从另外角度甚至可以说,这门语言从规范化的诞生开始,就是伴随着伊斯兰教的成长。所以从这门语言开始,就无可避免要了解伊斯兰教,从基础的教规教义到深入阿拉伯人生活方方面面的斋月、礼拜、朝觐等所有。
马拉喀什古镇小巷只有理解这些语言文化基础,才能够和阿拉伯人打交道,甚至才能理解语法:为什么在阿拉伯语中生病后康复用的是被动语态,因为是真主安拉让你康复,所以你康复是被动态(此处有笑脸)。
从五年前第一次踏入约旦,在机场早上5点钟,昏昏沉沉睡不醒时听到全城响起礼拜声音时的诧异,到第一天在摩洛哥马拉喀什的早晨,我早早看着手表,就是想再感受下早晨熟悉礼拜音乐时对曾经生活的回味。生活处处有意外,浸泡在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中的那一年,却让我慢慢靠近了基督的大门。
神学院的早晨-零散的游客走在去马拉喀什的第一站、尤素福神学院的路上,想到这一点的时候,还是会默默的微笑,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从另一个角度去欣赏不同宗教的文化与艺术的伟大。
避开了游客高峰,穿梭在光影斑驳的巷子里,迎着早晨的第一缕阳光踏进尤素福神学院,安静的广场中只有讲经人和零散的几个游客,就靠着斑驳却依旧色彩明艳的马赛克墙壁坐下,看着阳光洒进,看着人影重重,看着镂空墙壁,看着四方天窗,有一种感觉是整个人在跌跌撞撞奔波忙碌了几个月,终于静下来了,彻底的。
神学院马赛克墙壁总感觉无论任何宗教,都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我记得在以色列时和虔诚的穆斯林白老师讨论过这个问题,他总结说有一部分人灵商比较高,相较其他人可以较深或者较快的感受到宗教、神灵的力量。
提起埃及的第一印象,不是金字塔不是拉姆西斯,却是在千年爱资哈尔清真寺的广场上静静坐着的那个午后的心神安宁。想起以色列,是有太多的曲折历史和精彩故事,但静下来首先映入脑海的还是面对哭墙时颤抖的双手,和扶上去时瞬间的震慑以及不自觉的眼泪。此种感受都无关信仰或个人情绪,只是当下,只是瞬间,感受到了且不能控制。
尤素福神学院马拉另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点在于,和多年好友的相聚。虽然在同一个城市工作生活,却都有自己的节奏与忙碌,一年见面数次,平时再多情绪却也都是微信联系,因为是老友,没有那么多讲究和寒暄,会突然神来一笔,在微信中大喊你最近挂了么?也会在酒后冲着微信耍酒疯,着三不着两,却最终落一句,你丫的我就知道你会藏着,你就是逼自己太紧。
都知道旅行是逃离现实的最佳路径,各自安排,却在出发前的前两周才互相知道,彼此都定了相似的行程,虽各有旅伴与时间安排,但非洲偶遇这种千载难逢的事情绝对不能错过。
第二天在马拉的晚上,约在夜市广场咖啡厅的二楼,虽然她迷路、我迟到,甚至都想不起来上次在国内见是什么时候,却互黑依旧。她说我像地头蛇,感觉摩洛哥就是我地盘,看到她给同伴炫耀要我用阿语点菜,我也偷笑,我说她孩子一般新鲜好奇,特别交代万事小心,不要上当受骗(虽然事实证明没有用)。只是短短一起坐了20分钟,并且其中一半时间都用来拍照,但匆忙告别各自离开后,还是心里暖,脸上笑。马拉对于我们来说,都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告别马拉的早上-走出酒店的小巷告别马拉喀什的时候是早上,天光微亮,拉着箱子穿过虽只住了三天却非常熟悉的古城小巷,走去广场,等车进沙漠时,只有清洁大爷在扫地的安静和宣礼塔悠扬的呼唤,而第一天到的时候,正午时分商贩拥簇,花红柳绿五颜六色,而昨晚7点钟回来时,这里华灯初上,远望去一片金光闪闪歌舞升平,入夜回酒店离开时,人潮散去,唯有路灯和一片沉寂。
再见,马拉,你的阿拉伯黄色与众不同。
马拉喀什夜市广场在马拉喀什火车上抓拍的阿拉伯可爱小朋友彩蛋
我是安先生,见字如面,愿再见。
网友评论
不过近年来由于南部非洲黑人的进入,部分地区治安开始恶化,楼主在外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