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今中外历史有意思美文圆桌会
朱棣五次对蒙古的亲征,针对了哪些部落?每次都胜利班师回朝吗?

朱棣五次对蒙古的亲征,针对了哪些部落?每次都胜利班师回朝吗?

作者: 王老师聊围棋 | 来源:发表于2019-03-26 19:32 被阅读8次

    明永乐八年(1410年)至水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为了巩固漠北蒙古的统治,曾经御驾亲征五次。

    明成祖是因为漠北蒙古发生了什么样的变故,才不得不御驾亲征呢?这五次御驾亲征的都随心所愿了吗?

    明成祖朱棣北征的背景是什么呢?

    在永乐初年,蒙古贵族由于意见上的分歧,导致了内部互相残杀,经过一段时间的战争,蒙古分裂为鞑靼、瓦刺和兀良哈三部。

    鞑靼部居住在现在的贝加尔湖以南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大部分地区;瓦刺部居住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和准噶尔盆地一带;兀良哈部生活在今老哈河(在内蒙古)和辽河流域一带。

    这三个部之间经常互相残杀,几乎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所以明朝的边疆的安全,也是十分堪忧,经常受到这三个部落的侵扰

    。朱棣继承了明太祖对待蒙古的政策,是很明智的,也是很灵活的。他一面与其通好,封蒙古部落酋长为王,赐予金、银、布帛、粮食等物品,争取相安无事;

    另一方面,明成祖对待蒙古贵族的侵扰,实行绝不妥协,绝不姑息的态度,如果蒙古贵族无理侵扰,就给予迎头痛击。

    由于鞑靼部是三个部中最强盛的,本雅失里因仗着自己势大,因此变得很骄做,把明朝也不放在眼里,对明朝十分的不友好。

    永乐七年(1409年),朱棣派往鞑靼的使臣郭骥被杀,朱棣见鞑靼对明朝是这样蛮横,心中大怒,也是下定决心,决心征讨鞑。从此便引起了朱棣一次御驾亲征蒙古的战争。

    在永乐七年(1409年)七月,朱棣对征讨蒙古做了充分的准备后,便命淇国公丘福为征虏大将军,王聪作副手,王忠、李远为参将,率精骑10万北征靼。

    丘福率兵临行前,朱棣再三提醒丘福不要因自己的兵力强盛而轻敌。丘福一副惟命是从的样子。

    同年的八月,丘福率领明军的铁骑,气势如虹地出塞了,前锋抵达胪胸河(今克鲁伦河)南岸,不费吹灰之力,明军便歼灭了鞑靼的游兵,乘胜过河后,又意外的俘房了敌兵的一名官员。

    丘福被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他不顾诸将动阻,便轻易地相信了俘房的话,并且让他作了明军的向导,丘福不知这是本雅失里诱敌深入的计谋,孤军深人,中了本雅失里的埋伏,导致全军覆灭。

    朱棣听说丘福因不听自己的劝告,而全军覆没,即痛心又后悔,但为时已晚,朱棣非常生气,感觉本雅失里也太不自量力,朱棣决定给鞑靼部落一点颜色看看,为了消除边患,朱棣决定御驾亲征。

    永乐八年(1410年)二月,朱棣率50万大军亲征,并调用武刚车3万辆,运粮20万石。沿途每前行10天就存一批粮,以准备大军回返时食用。待这一切准备完毕以后,朱棣便开始了他的第一次漠北蒙古的御驾亲征。

    本雅失里听说朱棣亲率明军大举进攻,尽弃辐重牲畜,仅率七骑向西逃往瓦刺部。而太师阿鲁台则向东逃走。

    朱棣打败本雅失里后,便开始兴兵进攻阿鲁台,这场战役,朱棣是志在必得的,双方在飞云壑和静虏镇(今哈拉哈河南岸)交战。朱棣亲率精骑冲锋上阵,战况空前的激烈,阿鲁台在对战中坠马,见大势已去,他便逃遁而去。

    朱棣乘胜追击追击,斩杀无数。就在明军酣畅淋漓之际,由于明军食粮已尽,朱棣只好下令停止进攻,胜利还师。这样朱棣就完成了他的第一次御驾亲征。

    经过这次对鞑靼强有力打击之后,鞑靼部向明朝称臣,每年向明朝进贡马匹。明朝也给予他们优厚的赏赐,朱棣不计前嫌,还封阿鲁台为和宁王。

    鞑靼被明军打败后,瓦刺部逐渐强盛起来。瓦刺首领出兵杀了本雅失里后,并气势汹汹的一再声称要进攻鞑靼。

    阿鲁台知道自己现在是势单力薄,不是瓦刺部落的对手,便多次请求明成祖出兵攻打瓦刺,为本雅失里报仇。

    阿鲁台由于势单力薄,便率兵奔至明长城附近。

    而瓦刺部得寸进尺,不断要挟明朝给他厚赏,见明朝迟迟没有动作,并妄想占领明朝的宁夏、甘肃地区,屯兵边境,向漠南进逼。

    明成祖朱棣审时度势,一是为了满足鞑靼部的请求,另外更为了明朝边境的安宁,朱棣决定第二次御驾亲征亲征瓦剌部。

    在永乐十二年(144年)三月,朱率30万大军由京师出发,并让皇太孙随行。四月,朱棣在兴和(今河北张北)挙行了大规模阅兵式。

    六月初,前锋在峡口(今内蒙古多伦西北),击败了瓦刺部游兵。朱棣乘势向西北方向进攻。

    在忽兰忽失温(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明军遭到了瓦刺军的依山阻抗。朱棣分析了当前的形势,立即做出了决断,朱棣便以精骑引诱瓦刺军离开山势出战,另外部署神机炮及时炮击,自己率铁骑冲入敌阵,明军士气大增,一路势如破竹,杀敌无数,瓦刺军溃败。

    朱棣顺势追击,朱棣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对于瓦刺的进攻,迅速做出了英明的决断,他分兵三路夹击瓦刺军的反扑,他亲率一路精骑再次冲入敌阵,瓦刺军再尝败绩.

    瓦刺部受到明军的重创,失去以前嚣张的气焰,此后多年不敢犯边。

    第二年,瓦刺也向明朝贡马谢罪。

    经过数年的休养生息,鞑靼部的势力日渐强盛起来,曾两次乘瓦剌部被明重创之危击败瓦刺部。

    阿鲁台贼心不该,重新举起反叛明朝旗帜,轻侮或拘留明朝使节,并时常出没塞下.骚扰劫掠。完全忘记了朱棣当年赦免之恩。

    朱棣感觉阿鲁台会念及往日恩情,曾写信劝止阿鲁台,但阿鲁台不听劝告.依旧是我行我素。

    在永乐十九年(1421年)十月,阿鲁台竞大举围攻明朝北方重镇兴和,杀了明都指挥王祥。

    朱棣见阿鲁台出尔反尔,朱棣决意第三次亲征,决定打击鞑靼的侵扰活动,给阿鲁台长长记性。于是明成祖进行了第三次对蒙古的御驾亲征。

    永乐二十年(1422年)ニ月,朱棣率大车出征。三月,车驾出北京,主力仍沿故路北上。当大军到达宣府(今河北宣化)东南的鸡鸣山时,阿鲁台听说朱棣亲征,便乘夜从兴和逃跑,避而不战。诸将请求追击,朱棣下令暂不追击。

    五月,大军过偏岭(今河北沽源南),举行了阅兵式。朱棣告谕兵将:“兵行犹水,求因地而顺流,兵因敌而作势,水无常行,兵无常势,能因敌变化取胜者,得勢者也。”

    朱棣还亲自作平虏曲,让将士传唱,鼓舞士气,七月,大军到达煞胡原.俘获了阿鲁台的部属,得知阿鲁台丢马弃甲从阔滦海北逃。

    朱棣怕重蹈丘福深入陷没的覆撤,便下令停止追击。

    在回师途中,朱棣认为兀良哈部是阿鲁台的羽翼,所以选派步騎2万,五路并进攻打兀良哈部。在军队到达屈裂儿河(今内蒙古洪儿河上游支流)时,兀良哈部听说明军前来进攻,便仓皇西逃。朱棣指挥军队夹击围歼,大败兀良哈部。

    九月初,朱棣回到北京。

    在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阿鲁台以为明朝放松了警惕,决意率众袭扰明朝边境。

    朱棣听说阿鲁台又来侵犯,决定再次亲征,八月初朱棣举行宴会,宴请从征的五军将领。随后举行阅兵式。朱棣进行了对蒙古的第四次御驾亲征。

    九月上旬,军队到达沙城(今河北张北北)时,阿鲁台的下属阿失帖木儿率部众降附。十月,明军继续北上。鞑靼王子也先土干率部众前来投降。朱棣立即封他为忠勇王,赐名金忠,其他人都有封赏。十一月朱棣班师回京。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正月,阿鲁台又出兵侵袭大同等地,朱决定第五次对蒙古的御驾亲征。

    忠男王金忠自降明后,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他多次表示想出兵攻击阿鲁台,愿作前锋效力。

    朱棣批准了他的请求。四月,在进军的途中,朱棣命令金忠所部捕获阿鲁台部属,听说阿鲁台早就逃走了,就分兵四处搜捕,也没见到他们的踪影。

    朱棣见状,便下令班师。

    七月,在回师途中经过榆木川(今内蒙古和林西北)的时候,朱棣在军中病死。

    明成祖朱棣对蒙古的五次亲征,一次是瓦刺部,四次是鞑靼部落的,朱棣兴的是仁义之师,他出师的目的和明确,就是为了明朝边疆的安全,而且在对待蒙古贵族的政策上,也是很开明的,虽然阿鲁台出尔反尔。

    明成祖不畏艰难险阻,每次御驾亲征,都有所斩获,有力地打击了蒙古贵族势力的侵扰破坏,增强了各民族的安宁,惜就惜在,明成祖病亡的太早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朱棣五次对蒙古的亲征,针对了哪些部落?每次都胜利班师回朝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uwn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