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念头萌生
“交个笔友”的想法萌生于人教版四年级下学期的语文教学。语文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和第二、第四单元习作训练,都是以书信的格式呈现的。
第二单习作——和自己的父母好友说说心里话,还算是比较好写。
但是第四单元习作“以战地中孩子的身份给现在的儿童写信”就很困难。
在训练的过程中,我发现对于和平时期的孩子而言,战争年代太过遥远了,何况手撕鬼子这种神剧对他们的冲击也很大。对他们而言,真的缺少代入感。并且以战地中孩子的身份来给和平年代的孩子写信,这个角色转换起来也非常不易。
太难的习作,导致了他们写作的兴趣急剧下降。那么,要训练书信的话,对于他们这个年龄的孩子而言,到底对写什么主题比较感兴趣呢?
他们的文章早就告诉我了——和自身有关的,自己有过切身体会的事情才更感兴趣。
于是,我们几个语文老师决定在年级组内为他们找笔友。
之前,他们已经有给老师、给爸妈、给好友写信的经历了,这次不同,是给陌生的笔友写信,更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同样,在本校训练,也保证了他们的往返书信能够及时流通,而不只是流于形式。
况且,同一个年龄层次的孩子,同一所学校,他们的经历都是比较接近的,这样也间接促成了他们有更多的话题可聊。
以笔会友 永不过时
2、 写前聊天
既然是班级系列活动,肯定不能随心所欲地对待了,正好到了星期五,他们有了充足的时间准备。
在写信之前,我问他们:“想不想交个笔友啊?比如你和好朋友之间的事,可能你既不想对爸爸妈妈说,也不愿意和老师说,因为怕他们瞎担心,或者本来是很小的矛盾,但是经家长和老师插手之后变成一个大麻烦了。这时,你可能想向一个笔友倾诉一下你的烦恼。”
也许他们被说中心事了,纷纷点头。
接下来,我根据一些人写周记时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吊儿郎当的风格,补充了一句:如果你希望交一个比较尊重对方、比较重视写作的笔友,那你们需要先做什么?
有几个同学马上心领神会了:“我们需要真诚对待自己的笔友。”
“怎么样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诚意呢?”
“好看的信纸!”
“文笔流畅!”
“关心对方!”
“可以送一点小礼物,比如自己的画,自己折的幸运星!”
“写一些我们双方都感兴趣的事,比如课外书啊,考试啊,兴趣课啊!”付志冉站起来,认真地补充道。
“很好!”听了他们的回答,感到写信不会太跑偏,我放心了。
我突然又想起一件事:“你们想过给自己取个笔名吗?”
他们摇摇头。
“很多文学家都喜欢给自己取笔名,像鲁迅、巴金、冰心、老舍,这些名字让他们显得特别有学问,并且比原名更容易让人产生兴趣。”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5班一个学生写信时,给自己取了一个笔名:“湾”,他是个很细腻的人,我读了他的信,觉得暖暖的。
他们听说后,歪着脖子想了一会儿,然后来找我了:
“老师,我打算叫蟑螂。因为我姓张,同学们平时叫我‘蟑螂’。”
“老师,我打算叫黄蜂”
“老师,我打算叫‘二的不得了’”
我一听,大脑一片空白。
“你们就不能取点文学性强点的笔名吗?”
无人应答,他们都看着我。
“我读书的时候,喜欢文言文里面的一个句子,‘岸芷汀兰,郁郁青青’于是我就取了个笔名‘岸芷汀兰’”。我又开始信口开河了,地球人都知道我叫“咖啡与茶”这样一个俗不可耐的名字。
“哦~”他们若有所思。
眼见礼拜五要放学了,我只能心碎地带着他们出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