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爱弥尔读书教育
如何打败孩子的“拖延”?

如何打败孩子的“拖延”?

作者: 任丽 | 来源:发表于2016-10-21 09:14 被阅读340次
    如何打败孩子的“拖延”?

    面对一个拖延的孩子,很多父母有时会焦虑到抓狂,别的孩子两个小时能完成的作业,自家孩子却四个小时也不能完成。每天陪着孩子写作业,督促作业成了父母的一块心病。孩子作业拖到很晚势必影响睡眠,而睡眠不足又会导致第二天的学习效率不高,掌握知识不扎实,作业完成就又出现新的难点与障碍,作业更加完不成。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自信心不断地被挫败,在家里需要面对家长的催促,在学校要面对老师的批评,逐渐对于作业开始心生恐惧,结果落入了一个怪圈。

    台湾心理咨询师、亲子教育专家童利菁老师的《让孩子不恐惧、不焦虑、不拖延——创建和谐的亲子关系》这本书就是专门针对孩子的拖延而写的。结合我的工作实践,将自己的一些感悟分享给大家。虽然说的是孩子的拖延,其实一样可以在孩子身上照见自己,改变自己从面对拖延开始。

    孩子为什么会拖延呢?无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1. 讨厌

    对于一个没有兴趣的东西,你很难有动力去主动完成。不喜欢的东西本能地想躲着它,而躲终究不是办法,有些人生的功课必须面对,所以就把自己放在这个不喜欢、讨厌的情境中, 拖着不完成的时间越久,就越长久地呆在糟糕的环境中。

    比如不喜欢写作文,但又不得不完成,就写两个字发一下呆,持续地呆在这个不愉快的境地,看着小伙伴早就完成已经在楼下玩了,自己还要坐在书桌旁对着作文本挠头。而这种挫败的感觉让自己逐渐失去自信,下次再写作文,还没开始已经有了惧怕的感觉,这更加难于开始了。

    我们有太多的需要完成的任务,而且不是能依照我们的喜好来选择的。人生很多的必修课也许是我们痛恨和讨厌的,但又是无法回避的,我们用拖延来对抗内心的不喜欢,其实是让自己的生命中更多的时间放在了这个不喜欢的氛围里,这着实是一件不太划算的买卖。

    有句俗语说的好,长痛不如短痛,与其把时间浪费在不喜欢的事物上,还不如先把不喜欢的东西放在第一位,第一个去完成它。如果你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先不去考虑完成的质量,这样一个飞跃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首先的感受是原来我是可能做完一件自己讨厌的事情的,然后的感受是体会到一种轻松,我不用再去面对那个讨厌的东西了,最后是不是会涌现出一种愉快的体验,我终于可以去干点我喜欢的东西了。

    看看这样一个心理过程,是不是有点先苦后甜的感觉。面对一个不喜欢的东西,我们没有必要强迫自己去喜欢,但我们需要有责任去承担,而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就是一种承担,愿意去负责。

    当然完成这个动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让孩子不恐惧、不焦虑、不拖延——创建和谐的亲子关系》这本书中也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跟孩子谈谈拖延的事情,尤其是他最痛恨、拖延最严重的那件事情,分析出拖延或者讨厌的原因。

    *鼓励孩子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父母参与一起头脑风暴,把所有的方法列出清单,并从中挑选可行的方法。

    *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放手给孩子去做而不是过多的干预,孩子会更自信。

    *焦点放在完成时的“快乐”,忽略过程中的“讨厌”。

    *把讨厌的事情变成不讨厌的,把痛恨的事情变成有趣的游戏。这部分的确考验家长的智慧,正如我前面所提到的,全然地接纳孩子的这个不喜欢,不需要强迫自己一定要去改变,一定要去扭转这样的局面,否则就违背了我们的初衷。

    如何打败孩子的“拖延”?
    2. 完美

    每个人的内在都有着一个追求完美的标准,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如果妈妈对于孩子有过高的要求,或者妈妈自己本身也有一个完美主义倾向,她对于孩子的表现通常是不太满意的,或者更多的是用挑剔指责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孩子就会在开始一件事情时有很多的担心,害怕自己做不好让妈妈不开心,或者在做的过程总是感到不好,修修改改,内在设置了很多的完成障碍,这无疑将战线拉的太长。面对拖延的孩子,我们的目标首先是完成,然后才是做得好。

    追求完美的孩子会用事情的结果来衡量自己的价值,如果我们又偏偏给自己设置了较高的标准,那么这种结果的不完美就会让自己有一种低价值的挫败感。在下一次开始时,孩子会说,这次我一定要表现的更好,我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我要再多投入点时间和精力。因为灌注了太多的欲望在这件事情上,太渴望那个成功,就拖着不能开始了。

    放弃完美的幻象家长可以从身边的点点滴滴的小事开始。比如今天家里大扫除,发现屋子里面角落还有灰尘,但是这个灰尘是不影响生活的美好,而发现了就还有可以补救的机会;今天的课文背诵虽然勉强可以背下来了,但还远远达不到倒背如流的状态,我可以留待明天、后天的复习,总有机会让我可以达到这样的标准;今天的作文一直无法落笔,中间还有多处涂改,看起来整篇文章并没有将我的想法表达出来,但我至少已经可以在规定时间完成了呀。回过头看,这篇文章写的好的地方也不是没有,那个不好的地方还可以加点什么内容,还可以用什么修辞手法去润色等等。正如书中所说的,我们可以放弃“完美”,但可以去追求“卓越”。

    大多时候这种完美的感觉都是父母制造出来的。如果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给予孩子宽松的环境,允许孩子去犯错,孩子就凭着那股好奇的力量去不断尝试,因为做错了,他可以退回到父母身边,父母可以稳稳地承接住孩子因为挫败所体验到的焦虑与不安,孩子在父母那收到的不是指责批评,而是安慰和鼓励,孩子就有力量在情绪修复后再次展开新的探索之旅。

    3. 恐惧

    恐惧是对未知或者未来的一种担心,因为担心一个不好的结果,所以才会拖着不想开始,或者拖着不想结束,让自己一直处于那么不确定性中,而不用体会最后的结果所带来的焦虑。害怕后面有许多的无法言说的东西,我们尝试去明确它,看到它,或者这种恐惧就不存在了。

    小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某次数学考试不小心得了个90分,这是以前从未得到的,爸爸妈妈在高兴之余丢过来一句话,真不错,继续保持。你知道自己这个成绩是侥幸得来的,你根本没有把握下次还可以得到90分,当时的想法就是还不如别考这么高分数,因为你体验到了爸爸妈妈对你的爱,但你又特别害怕失去这种感觉,宁愿不要让自己体会到那种失望的感觉,所以下次你在潜意识中就不想要成功了。

    只要我们在关系中,就会期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肯定,而我们并不可能所有的事情做完后都能够获得肯定与赞赏的反馈,反而有可能遭受别人的批评、看不起、嘲讽、指责、贬低,与其要承担这种可能的未知的恐惧,我们还不如拖着不做。不做只是给别人一个我很懒的假相,而不是将我不够聪明,我没能力,我不行这些东西暴露出来,逃避可以让我们暂时逃离这些不舒服的体验,拖延也就是理所当然的选择了。

    当面对孩子这样的恐惧与担心,父母可以去跟孩子谈谈这个恐惧或者担心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就是将它具体化。比如孩子早上不肯起床上学,是担心什么?是否是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感受到不愉快?是否是跟小朋友发生了矛盾?在跟孩子聊的过程中,孩子会体会到父母的支持的力量,将这个恐惧命名后,就发现这个东西并没有想像地那么可怕了。

    《让孩子不恐惧、不焦虑、不拖延——创建和谐的亲子关系》这本书中还提到一个克服恐惧的方法,我把它称为扩大恐惧法。就是如果孩子害怕某一件事情,你可以用夸张或扩大化的方式来帮助他们面对恐惧的问题,有时这个做得越离谱越好。

    比如小朋友害怕去交朋友,担心会被拒绝,不被团体接受,你可以引导孩子去想像一下,假如被拒绝了会有什么最可怕的后果?被人拒绝了就意味着交不到这个朋友了吗?是不是以后都不能跟他一起玩呢?想想也许真的没有那么可怕的。尝试一下,不试一下怎么知道不行呢?

    治理拖延有很多的方法,但我们又很难找到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法,针对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不面的成长环境,不同的心理发育状况,我们可能需要不同的方法去应对。有时候我们需要用时间管理的方法帮助孩子避免拖延,有时我们需要在精神层面给予更多的鼓励去帮助孩子克服拖延的毛病,而有时候孩子的拖延可能根本不成其为问题,这都需要做父母的智慧,去好好陪伴孩子成长,从某种角度来看,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恰恰是他可以利用的资源,因为这些成长中的经历就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相逢一笑:很有启发!能否授权在我的个人微信公号“小学语文教师”转载?盼回复。
        相逢一笑: @任丽 任老师,麻烦您方便的时候帮我开此文的白名单。微信ID:xiaoxueyuwenjiaoshi 谢谢您!
        相逢一笑: @任丽 公众号ID为:xiaoxueyuwenjiaoshi 谢谢!
        任丽:@相逢一笑 可以,我添加白名单。公众号ID是什么?
      • 东苇:亲人啦!看着题目我就想看看啊
        任丽:@东苇 :smile:
      • 树小姐不哭:加油
        任丽:@木1 谢谢

      本文标题:如何打败孩子的“拖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iq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