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练瑜伽的时候,深睡了几分钟;下午汗蒸的时候,又深睡了近两个小时。汗蒸房里的女客人说:“这么高的温度,你也能睡得着?”汗蒸房外的男客人说:“你的呼噜声打得响哦!”
昨天晚上给父亲洗了脚后,回到锦苑,用了两个半小时完成简书日更。洋洋洒洒2000多字的流水账,是因为昨天有些瞬间很有场景感,让自己看到这一天是由无数个难忘的小故事组成的,或许有一天它们会成为独立成篇文章的一个素材。
回到父亲家已经是11:45了分了。拿出手机看“多看阅读”上,夏不绿的《味蕾知道我爱你》。这本书讲了每一道美食,都有一个故事。用暖心的文字,治愈失恋的37道简单美味。
我比较感兴趣的一道美食是《秋刀鱼》。源于小金安二郎执导的一部日本电影《秋刀鱼之味》。看完电影以后,从此秋刀鱼在我的心中成了一个符号。第一次吃秋刀鱼,就是在成都春节庙会的烧烤摊上。秋刀鱼的鱼肉很腥,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吃,但是我吃的是一种异国文化。
影片《秋刀鱼之味》讲了平山有个待嫁的女儿与他一起生活,女儿的年龄越来越大了,他并没有放到心上。直到遇见自己的中学老师,看到老师晚年和女儿一起生活,彼此都不快乐。于是,平山想起了自己的女儿,才开始害怕误了女儿婚期。女儿的良缘终于到了,但女儿嫁的却不是自己原来的意中人。婚宴后,孤独的父亲终于醉倒了。
喜欢看日本电影,喜欢在导演平淡的叙述中展示人们平淡的日常家居生活,就像每个家庭共有的问题,这也是一种社会普遍的现象。看来养老的问题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也应该是全世界的问题。
而夏不绿的《秋刀鱼》,却讲的是一位女主与男主的分分合合。开篇写有:
如果当时爱的少一点,爱的保质期是否会久一些?
女主安溪彤坐在小店里,面前摆着一份盐烤秋刀鱼,一份米饭,一份味增汤。她等的人没有来,只好慢条斯理的享受她最爱的秋刀鱼。
身边没有了男主,在女主看来,再美味的食物也提不起食欲,于是只在回忆中搜寻男主。经济拮据的日子里两人相安无事,当两人已经小有名气,却受到经纪公司的限制,于是两人就在相互猜忌和质疑中,让这段感情变成了瓷娃娃,轻轻一碰就碎了。
分手的一年后,他们在一个电影节的颁奖礼上重新相见。女主的整个心思都还在男子身上,而男主身旁的女友却换得像走马灯似的。于是,安溪彤在等待她永远等不到的结果。
文末介绍了秋刀鱼:
鱼腥味
可以用柠檬汁掩盖
爱情里的不愉快
却难以掩盖
食材:秋刀鱼、盐、柠檬。
《秋刀鱼》的故事结束了,安溪彤的失恋被治愈了吗,却不得而知。同居也好,婚姻也罢。能在一起的男女就应该珍惜缘分,因为大家在一起应该相互成就,而不是为了改变对方。男女双方常常为了我们所说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渴望对方妥协,结果却是两败俱伤。
爱与不爱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两情相悦两个人的事。想起苏轼最爱的三夫人王朝云,弥留之际留给苏轼的最后遗言,是这样的一段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时间来到了12:30,强迫自己必须睡觉了。这一觉深睡眠直到大天亮,赶快拿过手机一看,原来才7点过10分。现在的天亮得早了,父亲的花台上传来鸽子“咯咯咯”的声音,仿佛也在催促我在这春日早起。于是赶紧起来洗漱、吃早点,收拾东西准备出门买《参考消息》。
今天的阳光格外明媚,不下雨的成都春日会变成盛夏,有个不小的春雨后,或许这样的蜕变会慢一点。
一边走一边打开手机,看到自己的散文《品味生活中的宁静与美好》,已经在早上不到7点的时候推出了。读完以后感觉还有一个地方需要修改,就是倒数第3段,讲孩子们全都被接走了,我和家长只好挥手作别,用了一个“我们”指我和家长。紧接着倒数第2段,讲我和孙子走在回父亲家的路上,这里又用了一个“我们”,讲我和孙子。从倒数第3个自然段过渡到第2个自然段,两个“我们”没有交代清楚,应该把第二个“我们”改成我和孙子。
回到父亲家里,把《参考消息》拿给了父亲。父亲又非常享受的开始了,他的文字之旅。
今天下午要去上课,很想练一练字,还是忍不住想先把简书日更完成。创研部的微信群热闹了起来,其中一位文友分享了我的散文《品味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其他文友也纷纷点赞。看到这里内心充满了感激,却没有时间互动,只把这份感动深埋在心里。
如果想把平淡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需要自己在生活的每一个瞬间,都用心去发现享受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