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原宪问耻

原宪问耻

作者: 陈建军 | 来源:发表于2023-07-31 08:42 被阅读0次

    ——《论语》学习之14-1-1

    【原文】宪问耻。子曰:“邦有道,穀;邦无道,穀,耻也。”

    【白话】原宪向孔子请教什么是羞耻。孔子说:“g.家有道,可以领俸禄;g.家无道而领俸禄,这就是羞耻。”

    【思考之一】原宪其人?

    《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记载:“原宪,宋人,字子思,少孔子三十六岁。清净守节,贫而乐道。孔子为鲁司寇,原宪尝为孔子宰。孔子卒后,原宪退隐,居于卫。孔子担任鲁g.的司寇时,他曾经做过孔子的管家。《雍也篇》第5章,“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原思做了孔子家的总管,孔子给他报酬小米九百斗,他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这样推辞!多余的就给你的邻里乡亲吧!”孔子死后,原宪辞职隐居,居住在卫g.。《韩诗外传》记载:“原宪楮冠黎杖而应门,正冠则缨绝,振襟则肘见,纳履则踵决。”可见其生活极其清苦。《庄子》记载:“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牖;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而弦歌。子贡乘大马,中绀而表素,轩车不容巷,往见原宪。原宪华冠縰履,杖黎而应门。子贡曰:“嘻!先生何病?”原宪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今宪贫也,非病也。”原宪个性狷介,一生安贫乐道,不肯与世俗合流,是著名的狷者。《游侠列传》将其奉为游侠的鼻祖。太史公司马迁称赞他:“闾巷之侠,修行砥名,声施天下,莫不称贤,是爲难耳。

    【思考之二】邦无道时,君子以穀为耻,是出于道义,还是出于责任?

    在g.家z.治黑暗的时候,自己富有而且位高权重,还享受着俸禄,君子以此为耻,这是出于道义,同时也有社会责任。

    《说文解字》里解释:“耻,从心,耳声。本义作“辱”解,乃羞愧之称,羞愧乃心有所惭而生,故从心。又以耳为司听闻之器官,人每因闻过而耳赤面热,故“耻”从耳声。《论语》中有十余章都讲到耻。和本章意趣最接近的是《泰伯篇》第13章,孔子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在g.家z.治清明时,贫困而且地位低下是耻辱的,在g.家z.治黑暗时,富有而且位高权重也是耻辱的。

    本章,孔子讲君子应有的出仕标准:在g家政治清明的时侯,君子能在官位上为z以德、大有作为,上可以尽忠于社稷,下可以施恩于百姓,这样做官领俸禄是合情合理的,至也是应该的。可是,当一个g家风气恶浊、邪正颠倒之际,如果仍然坐在官位上,享受着俸禄却无所作为,那就是很可耻的事。

    从孔子所讲的这个知耻的角度,可以感受到儒者的高尚人格——他们绝不肯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让一个君子去尸位素餐,不必说耻于被别人看不上,他自己也不能接受自己。除了尸位素餐,像“为人谋而不忠”“与朋友交而不信”“传不习”以及“言过其行”等等,都是君子不能自我容忍、必定要反思痛改的事情。

    这种人格会表现出一种高度的自觉和自律:他们绝不因循旧习,苟且偷安,用的是一股“诚”的精神——从里到外,不伪饰,直面自己的私心杂念。如果发现自己一时失念,被私心所使,说了一句包装自己的话,干了一点谋求私利的事,前一秒发出去,后一秒就于心不安,感到愧疚,这就是知耻。“知耻近乎勇”,知耻而后勇,他们将勇于改过,从而向圣贤又靠近一步。

    原宪就是这么一个知耻、有骨头的人。孔子殁后,原宪隐居,他住着茅屋瓦牖,吃着粗茶淡饭,生活极为清苦。面对子贡“夫子岂病乎?”的问话,原宪回答“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若宪,贫也,非病也。”能这么择善固执的人,不是谨受夫子教诲,“有所不为”吗?

    【思考之三】我们每个人都享受着一定的福利待遇和社会资源,对此,我们是否觉得心安理得?

    感恩苍天,我们生逢盛世,生活在一个g.家富强,经济昌盛的现代化强g.,每月工资卡上就会汇入固定的工资,水电气暖道路管网配套设施一应齐全,社会治安平安稳定,养老医疗住房也有保障。尽管参加工作40年有余,工作也算尽心尽力,可每当这时,内心还真有点惴惴不安。我们的付出与收获,我们的福利与保障,远远高于很多很多人啊!想想有些人起早贪黑,打扫卫生,我们又何尝能够心安理得呢?

    是谁给了我们这些,能让我们老有所养,是我们的dang和zhengfu,感恩一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宪问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us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