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9[传统为15.28]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译文】孔子说,既使大家都恨的,一定要考察考察;既使大家都喜欢的,也一定要考察考察。
【老彭有话】再次告诫不要人云亦云。此前已有(13.24)“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15.30[传统为15.10]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①之仁者。”
【译文】子贡问怎样去传播“仁”。孔子说,工匠要想把工做好,一定先要备好他的工具。居住在一个国家,打动那些大臣中贤良之人,结交那些士人中的“仁”者。
【老彭有话】这章孔子谈的主要是在一个国家怎样去争取“同盟军”,怎样去争取?谁又是同盟军?在孔子看来,要想在一个国家传播“仁”,必须打通一些“关节”。在这里他形象地举了一个例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然后话峰一转,才去讲怎样更快地传播“仁”。
谁会最先接受“仁”?“大夫”中的“贤者”、“士”中的“仁者”。这些人是要先争取的对象,没有他们,“仁”就不会容易传播开。那怎样去争取呢?先打动“大夫”中的“贤者”。这些人官居高位,是万民景仰的对象,他们往一言九鼎,与君王相近,上下都可影响一大批人。
“士”介于“大夫”和“百姓”之间,处在统治阶级的基层。是比“大夫”要广大的群体,他们的活动范围更广、接触面更大。到这里,大家一定要注意上一章的“志士仁人”,那是要“杀身以成仁”的。所以,他们的势力绝不可小觑。
如此看来,孔才老夫子的心机有多深?
【注释】①士,介于“大夫”和“百姓”之间,处在统治阶级的基层人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