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丁 香;配图:锦江区档案馆】
大约是1986年夏天的一个下午,我和要好的同事去开会,记得是建筑设计师的什么研讨会。走到老南门大桥附近,一眼看到街边服装店挂着的那排熟悉的裙子,我们兴奋得不约而同地下了自行车。裙子是当时最流行的那种花涤纶半截裙,有红底大黑圆点、黄底大黑圆点两种,很热闹的红和黄,艳丽耀眼。两种颜色都好啊,我们左右为难,最后都挑中了红色,并当即将新裙子穿上。街上不时能看到穿同样裙子的女子,我们没有丝毫不适呢,似乎看到了志同道合的知音,甚至还有点隐约的高兴:我们也进入流行行列了。
会议中场休息时,跟西南建筑设计院的一位设计师聊得熟悉起来,他看着我俩一模一样的裙子,欲言又止,终于忍不住疑问:你们……都喜欢这条裙子?我刚从法国学习回来,在巴黎,几乎看不到两幢相同的楼房,也难得见到人们穿一样的衣衫,更别说穿同样的服装一起亮相了。
我和同事面面相觑,这观点让我们闻所未闻。那时候服装还单调雷同,成衣业刚刚起步。所谓的“风尚”就是:大家对潮流的追逐是一窝蜂地,偶尔有哪种新面料、新款式出现,满城女人立即趋之若鹜,中老年、青少年,高挑丰满的,娇小苗条的,管它合不合身,人手一件,喜滋滋穿上。单位的女同事们,近水楼台,相互“传染”,尤其容易把流行衫穿成齐整整的工作服。穿得一样,好像是无奈,又好像让我们有种找到同志的安全感。记得20世纪80年代有部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最后也是赵静、姜黎黎等六七个美女身着清一色的红裙子,显得又幸福又时髦地手挽手上街。
那位设计师第一次给了我关于着装个性化的思路。周围人也渐渐意识到,跟风和雷同,实则是“流行”的大忌。当年,虽说标新立异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还不具备,但朋友们开始朦胧地追求“独一无二”。有一次,好友芸买了件漂亮连衣裙,惹得她同事也去买来穿上。芸悄悄对我们呻吟道:她至少该买个另外的颜色啊。
经过漫长的在黑暗中的摸索,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末尾,我们终于有了“撞衫”这个概念。女伴们逛街,就算都对某件衣服心仪,下手前也会讨论一番了:我们能否错开穿着的场合?
20世纪80年代服装商店(锦江区档案馆提供)(下篇:《胡开文挥师成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