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文章,你看了几句,就有读下去的欲望。元代文人乔梦符就曾提出过“凤头”、“猪肚”、“豹尾”的说法,这类文章就具备了这样的能力。
这种循序渐进的文章结构,可以逐渐调动起读者的情绪,一开头吸引眼球,中间体现内涵,收尾强化观点,越到后面,越让读者情绪高涨,让他们迫不及待想要有所行动。
有的文章,读了几句没觉得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但是深入地去读,耐心地去读,发现这也是一篇好文章,里面蕴含一些道理。
这类文章来源于生活,因此语言虽然不怎么优美,但却真实有趣,写得入情入理,带给别人一些感悟。庆幸自己没有放弃,否则又错过了一篇好文章。
有的文章有大智慧,值得学习,值得追随。作者把写作当成疗愈,或者当成修心养性,反省,修行,启迪读者,服务社会,走好人生路。
这类文章就上升了一个层次,是有社会意义的。一句精辟的话,就能把人生的哲理点明。看到这类文章,读者心里豁然开朗,很多苦苦求索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有的文章却悲观厌世,都说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而这类作者是看不到生活的美。他们眼里只有痛苦、悲伤、焦虑等负面情绪,他们沉浸在这样的情绪里不可自拔。
读者看到这样的文章,情绪是很难快乐的,也是压抑的。如果是日记,自己写给自己看倒是无可厚非,是释放压力的一个渠道。但是公开发表的话 ,这类文章的受众是不会很多的。
总之,文如其人,写文如做人,写的文章就代表自己的个人形象,只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剧本,就算做不了作家、大家,我们也能活出别具一格的风采,写出自己的风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