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恋恋风尘,一部沉甸甸的史册就这样悄然被来访者打开了。每一个经历其间的人,都值得我们关注。每一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都值得我们铭记。作为一名平凡的交附人,曾经为之废寝忘食,通宵达旦,挑灯夜战,风雨无阻,呕心沥血,在此默默奉献过十六载春秋,还将继续为理想而奋斗。

恋恋风尘,史册照亮光辉岁月。翻开第一篇章:饮水思源,文脉悠长。追溯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校史源流,无论是1898年南洋公学中院的创立,还是1959年根据交通大学内迁西安的需求建校,交大附中始终与国家的命运体戚与共,她一路走来,栉风沐雨,砥砺奋进,为祖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仁人志士,书写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接续了悠长而厚重的华夏文脉。

恋恋风尘中,缅怀先贤追思开创者盛宣怀,字吉荪,号愚斋,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在航运、电报、纺织、铁路、教育、银行、档案管理、慈善等方面创造了11项“中国第一”,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父”“中国高等教育之父” 。他在奋力开拓近代事业的过程中,深感培养新式人才的重要,为此,决心要作长远育才之计,1880年开办了天津电报学堂,随后又开设上海电报等学堂。1895年10月,在天津创办了北洋西学堂,次年改名为北洋学堂(即今天津大学的前身)。1896年在上海创省立高等学堂——南洋公学(后改名为南洋大学堂,即今天交通大学),自此开启了交通大学跨越三个世纪的发展历程。

恋恋风尘中,盛宣怀先生,为兴学储才强国而上下奔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彪炳千秋。甲午海战,一败涂地,《马关条约》像一条耻辱的绳索,让中华巨龙被牢牢束缚,陷入危难深重的泥淖。盛宣怀提出“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主张,将兴办新式教育培养人才与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从先前单纯的技术人才需求到技术、外交、行政、法律、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人才需求,从低层次技术人员训练转变到办理正规教育,从原先为自己的实业王国培养人才转变到为国家社会作育人事业。

恋恋风尘,上下求索。1896年底,盛宣怀上奏朝廷,提出练兵、理财、育才三端为自强的根本。在附折中,他认为西方人才济济,皆源于学堂培养造就,并呈报自己正以北洋大学堂为参照,在上海筹建南洋公学。南洋公学先后设置了师范院、外院(小学)中院(中学)上院(大学),开创了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基本模式,并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盛宣怀筹办南洋公学的初衷是希望在人才培养上与北洋大学堂有所区别。北洋大学堂以培养实业技术人才为主,南洋公学则办成一所专门培养商务、行政和法律等方面人才的学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