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画品流年 • 一

作者: 幽雅人生 | 来源:发表于2021-09-18 20:39 被阅读0次


    《荆州历史文化题材美术创作作品展》 之


    1. 《荆楚岁时记》


    作品名称:《荆楚岁时记》

    画种:国画

    作者:田娟

    尺寸:243cm x 163cm

    作品内容:

    《荆楚岁时记》,由南北朝梁宗懔 (约501~565) 撰,是我国最早记录楚地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专书。

    此书是由北京中华书局,2018年出版的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书《荆楚岁时记》, 由 [梁] 宗懔 (lin) 撰,[隋] 杜公瞻(zhan)注,姜彦稚辑校。

    《荆楚岁时记》,现存一卷,以时为序,内容自元旦至除夕,共三十八条。

    《荆楚岁时记》记录了古代荆楚地区,四时十二月重大节令的来历、传说、风俗、活动等,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历史、神话、农事、生产、婚姻、家庭、医药、文娱、体育、旅游等众多领域。

    其中关于端阳竞渡、寒食禁火、七夕乞巧、重阳登高等民俗记录,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十月十五夜迎紫姑神的记载,维妙维肖,颇具文学色彩。

    该记有注,传为隋代杜公瞻作。

    注中引用经典俗传,计68部80余条,说明各种风俗的来源,偶尔也记载北方节令时俗。

    《荆楚岁时记》是民间敬神虐鬼、去病防灾、 狂欢节荟萃。

    《荆楚岁时记》以时令为序,记载荆楚习俗。

    很多习俗,未必局限于荆楚,有的现代仍然存续。

    作为一个流落到北周的梁朝人,宗懔(lin)写书寄托故国之思。

    《旧唐书·经籍志》最早著录此书,认为十卷。

    又称另有杜公瞻著注解十卷本。

    习俗在演变,最初用意随着岁月流逝、场景切换,已漫漶不清。

    过节方式也随着改变。

    有些习俗有先见之明,回头看会惊讶古人的时髦。

    荆楚民俗,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只是限于认知,旧俗大多有鬼神信仰的㾗迹。

    正月一日  “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避山臊恶鬼。”

    注引《神异经》,说山臊是西方山中一尺多长的人,只有一只脚,不怕生人,谁冒犯谁 “寒热”。

    把竹子丢火里,烧的噼里啪啦响,可以吓走山臊。

    初一早上起来放鞭炮,燃烧野草,烧竹子吓鬼。

    至今,年初一互相祝贺的习俗依然如故。

    正月初一当天要穿戴的整整齐齐,依次拜贺,喝椒柏酒、屠苏酒、桃汤,吃麦芽糖、却鬼丸、鸡蛋。

    却鬼丸还是吓唬鬼,改恐吓为吞咽。这么神奇的药丸子,现在居然绝版了。

    吃麦芽糖的用意是粘牙,可以使牙齿牢固。不仅南方,北方人也有这讲究。

    门窗上要挂桃木,桃木称 “仙木”。

    鸡蛋要生吃,周处《风土记》里明说。

    周处是个出名的熊孩子,“改过自新” 成语的主人公。不招人待见,与水中蛟、山中虎并称三害。

    浪子回头金不换,周处除三害,杀蛟射虎改过,写了本《风土记》传世至今。

    正月十五做豆糜,祭祀门神。晚上迎紫姑,占卜养蚕顺逆、庄稼丰欠。

    注引刘敬叔《异苑》。

    紫姑是某家小妾,被大老婆嫉妒,正月十五日死了,世人仿了她的身形念咒召唤:“子胥不在,曹夫人已行,小姑可出。”

    忽悠鬼,你老公不在,你对头走了,出来吧,我们招待你。

    迎紫姑需在猪圈或厕所旁,觉得手上沉重,就是紫姑神来了。

    东晋名将陶侃见过紫姑,不过对方自称“后帝”,预测陶侃“大贵”。

    杜公瞻猜测是后帝之神,附体在紫姑身上。然而紫姑神本来就没体,还被大神夺舍,小角色终是没地位,活着被欺负,死了还被欺负。

    南北朝看灯会的习俗还没开始,上元节人们祭神,晚上还做手工:宜男蝉,像蛾子一样,比蛾子大些。

    正月初七不太平,晚上有鬼鸟飞来飞去。

    《玄中记》说,这鬼鸟有五个名字:姑获、钩星、隐飞鸟、天帝女、夜行游女。

    “衣毛为鸟,脱毛为女”,简直就是女人和鸟的杂糅,喜欢抓小女孩回去养,所以正月初七这天晚上,家家捶床打门,关灯熄火,继续吓鬼。

    正月最后一天送穷鬼。晚上继续跟鬼杠,用火 “照井厕中,则百鬼走”。

    通过考证,人们大概能够知晓节日流变,推本溯源,了解最初用意。

    “寒食节” 的记载。

    “ 去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

    “寒食节”  要禁火三天,“造饧大麦粥”。

    杜公瞻推算,“合在清明前二日,亦有去冬至一百六日者。”

    引《琴操》说,晋文公寻找功臣,放火逼他出来,不料子绥被烧死,晋文公于是下令五月五日禁火。

    曹操《明罚令》、陆翙 (hui)《邺中记》都说寒食起于介子推。然而《左传》、《史记》都没有介子推被烧死的记载。

    杜公瞻引《周礼·司烜氏》:“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

    注云 “为季春将出火也。”  认为 “今寒食节是仲春之末,清明是三月初,然则禁火盖周之旧制。” 把禁火的源流推考出来了。

    “寒食节” 从山林保护演变成集体节日,令人深思。

    【邺 ye: 古地名,在今河北邯郸临漳县与河南安阳市北郊一带。】

    “三月三” 是戏水狂欢节, “曲水流觞” 的典故由此而来  。

    宗懔本文简略。

    杜公瞻做了一番考索,引《续齐谐记》,讲了晋武帝和大臣们关于戏水的讨论。

    皇帝问尚书挚虞 “曲水流觞” 是怎么回事?

    挚虞回答,汉章帝时,徐肇三月初生女,“三日俱亡”。

    “乃相携之水滨盥洗,遂因流水以滥觞。”

    尚书郎束皙吐槽,挚虞小年轻,不懂,瞎说。

    束皙解释说,周公经营洛邑,“因流水以泛酒”,逸诗云:“羽觞遂波流。”

    秦昭王三月上巳,置酒河曲。

    “有金人自东出,奉水心剑曰:‘令君制有西夏。’ 及秦霸诸侯,乃因其处立为曲水祠。二汉相沿,皆为盛集。”

    皇帝赏了束皙五十斤金子,把挚虞调离中央,任阳城令。

    杜公瞻又引《韩诗·溱洧》《吴地记》《南岳记》《礼仪志》《论语》,证明三月三戏水,由来久远。

    有的出于狂欢,有的出于去病,总之以娱乐方式避免疾病等灾害侵袭。

    娱乐之外还吃东西免灾,“取鼠麴汁、蜜和粉,谓之龙舌䉽,以厌时气。”

    春天是流行病高发季节,效果不论,食疗还是比较科学的。

    又写三月三,杜鹃初鸣,听到的人没好事。

    第一个听到的人,会有离别之事。

    学杜鹃鸣叫的,会在厕所吐血。

    如果听到了,学鸣叫了,作死又不想死,怎么办?

    书中列了解决方案:学狗叫。

    五月是恶月,不能晒床席,也不能盖屋。

    杜公瞻引《异苑》,说新野庾寔五月晒席子,儿子死了。

    引《风俗通》说 “五月盖屋,令人头秃”(这一条谢顶患者表示不服)。

    杜公瞻引《月令》:“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昇山陵,可以处台榭。”“ 郑玄以为顺阳在上也。”

    对不能盖屋,杜公瞻表示不服,说俗人忌讳,哪代没有,风俗偏的不成样子了,应该拗过来,该干嘛干嘛去。

    五月,有趣的事就是捉了鸲鹆(qu yu)教它说话。因为五月小鸲鹆毛长成,可以掏鸟窝取来养,剪去舌尖教它说话。

    “荆楚习俗” 大都具有本地特色,并非南北一样。

    比如五月五日,宗懔记载是浴兰节,要用五色丝缠在手臂上,以避兵,令人不病瘟,可以斗草、插艾叶,喝菖蒲酒、竞渡。

    端午竞渡,俗传是纪奠屈原习俗留存。

    但杜公瞻引汉末邯郸淳《曹娥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

    说东吴也在这天竞渡,以纪念伍子胥。

    注文有一些史料值得注意。

    宗懔记载,十月初一,“家家为黍臛,俗谓之秦岁首。”

    杜公瞻说,北方人这一天做麻羹、豆饭,“当为其始熟尝新耳”。又引《祢衡别传》:“十月朝,黄祖在艨艟上会设黍臛。” 

    南方人黄祖也吃北方人这些食物,南北风俗于此共通。

    吃喝玩乐,敬神虐鬼,习俗流传众生相,点点滴滴绘成一幅民俗长卷。

    令人增知识,长阅历。

    【鸲鹆(qu yu): 八哥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赏画品流年 • 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ry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