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2》

作者: 三分笔 | 来源:发表于2018-09-28 17:34 被阅读49次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中有双鲤鱼,相戏碧波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莲叶深处谁家女,隔水笑抛一枝莲。”

温软缠绵的曲,娇羞可悲的人。姚贝娜用她深情、舒缓、柔美的声,娓娓缱绻唱出。

靡靡之音,不绝如缕,似莺啼婉转,如流水温柔。绵绵回肠的嗓音,一音一荡中悠悠漾出,江南荷田温凉之景。江南碧波,荷叶田田,采莲女娇俏嫣然……

曲音缠绵而今仍在传唱,但曲中曲外的人,却都已随了云烟。

剧中的安陵容,死于作者笔下,死于冰冷的皇宫争斗,死于自己阴暗狭隘的心……

而唱曲的歌手姚贝娜,也溘然辞世于,正是灿烂绽放的时候。想着我与她的年龄似乎相仿,心中更生感慨。

无情的是病魔,无常的却是人生。生命总是这样,让人淬不及防,更加不可预测。

斯人虽已随了风去,但她那用柔美嗓音,所唱出的靡靡之歌,却已永留于世,让不知多少人沉醉其中。想来地下的她,也该是足以欣慰的。就如她在《心火》中的歌词里唱到的那样:“宁可壮烈地闪烁,不要平淡的沉默。”也许'这便是她的性情吧!

我平日不喜看娱乐八卦,逐对其生前的事件,也不太了解,只是近日百度后,才大概知道些许模糊的眉目。人们说好声音第二季的海选上,“那英欠姚贝娜一个冠军”。其实欠与不欠,都已不重要,她应已是许多人,心中的无冕之王了。

在姚贝娜追悼会上,那英前往致辞时,据说哭得一塌糊涂。那英的泪几分真情,几分愧汗,也都是昨日的云烟。

尘世的纷繁恩怨,身前的是非琐碎,也都随着歌者生命的消失,而淡成了一缕无痕的过往。嗓音柔美的她,也已给世人留下了,她最想留下的美好。怀念她的人,亦会在她的歌声中,细细聆听她着娓娓唱出的曲。

其实古今中外,又有多少名人大家,皆都是生前潦倒,身后才得以正名。

孔子周游14列国,而不得重用,常被某些宠臣讽为丧家之犬;杜甫生前诗名不盛,一生颠沛流离,饥寒穷困病死于,异乡一叶扁舟之上,竟无人为其殓葬;风流才子唐伯虎,一生仕途坎坷,半生卖画为生,生活凄怆,死后幸得好友相助,才为其收尸下葬;梵高生前一幅画作仅售3元,死后竞价千万美金;布鲁诺的宇宙无限论,死后三百年,方得科学界的公认……

许是大师们的想法理念,都太过远瞩超前,故此才不能被同时代的人所理解!

而大多数艺术家的作品,也都是生前不值分文,死后却得万金。

兴许是因活着的他们总有缺憾,有生的作品他们亦会精进。所以唯有他们的死亡,才能告知世人,他们的心血已然耗完,成就的作品都已是永恒的定格,不进不退,不增不减。

备:当然一生荣耀因艺而富者也大有人在:莎士比亚24岁开始写作,26岁成名、30岁已名满天下。最幸运的人就是毕加索了,它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还有米芾,马远,夏圭,赵孟頫,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等。

相关文章

  • 采莲《2》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中有双鲤鱼,相戏碧波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莲叶深处谁家女,隔水笑抛一枝莲。” 温软...

  • 采莲曲 (唐:刘方平)

    鉴赏: 《采莲曲》是乐府诗旧题,又称《采莲女》、《湖边采莲妇》等,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采莲妇女的生...

  • 采莲曲〔唐〕刘方平

    采莲曲 唐 · 刘方平 落日晴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采莲曲》是乐府诗旧题,又称《采莲女》...

  • 采莲

    青青湘湖依群山,微风袅袅薄雾烟,翠叠荷叶瑶台柱,秋花娇媚把情传。香为谁,秀江南,娉婷娇媚惹人怜,碧水悠悠香作伴,采...

  • 采莲

    青莲过后不邀月, 下有玉藕上托蓬。 浅池届时泥浆涌, 采家摇船毁众青。

  • 采莲

    莲叶连田田, 躲在水湾湾。 太阳亮圆圆, 送来小暖暖。 鱼儿苗仙仙, 嬉戏梦船船。 帆帆步前前, 莲花窜边边。 稚...

  • 采莲

    晃心动兮忙凝神 夜幕垂兮灯花结 有喜事兮心期 忽帘动兮云步移 巧笑盼兮波流转 贝齿兮粲粲 女之来兮约采莲 莲兮莲兮...

  • 采莲

    日影投纱水波潋, 船剥青叶伊人现。 轻捻婆娑曼盈仙, 水映婀娜鱼戏莲。

  • 采莲

    轻舟荷塘荡, 清香绕舟缘。 斜晖映荷红, 随风寻芙蓉。 【本文为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 采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江南》 被微风吹皱的水面 满池娇嫩的花儿身影翩跹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采莲《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bsp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