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节,是衡量一个人的标杆,也是一个民族的脊梁。
在大汉四百年的历史上,西汉、东汉的两个非凡人物,交相辉映,他们不朽的传奇,留给了我们丰盛的精神食粮。
这两人,一个是西汉的苏武,一个是东汉的耿恭。
大汉配图
01 苏武
苏武牧羊,我们可能很早就知道。可这背后的艰辛与付出,不是常人所能想象的!
汉武帝时期,汉朝和匈奴相互侦察,彼此互派使节。这一次,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匈奴。本来他的任务,是接回之前被匈奴扣押的汉使。
没承想,中间出了变故,以致人没接成,苏武还被扣押了。这下可苦了苏武一行人。匈奴单于多次威逼利诱,迫使苏武投降,苏武宁死不屈。
匈奴单于手段用尽,苏武至死不从。之后,单于便把苏武流放到北海,北海就是现在的西伯利亚地区。
苏武出使
流放苏武,却是让他到北海放牧公羊,单于说等公羊生下小羊,才可放苏武回去。
冰天雪地,荒无人烟,只有苏武手持旄节;单于还断了苏武的粮食、衣服等供给。寒烈北风呼呼作响,树木上都挂着柱条冰凌,天地间偶有一个孤鸟飞过,苏武,成了那个被彻底遗弃的人。
此时,苏武想起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大汉故乡,想起了自己心中的梦想,自己从来立志,要做一个有骨气的英雄。于是,渴了他就卷起雪,化了当作水解渴;没有食物,他自作弓箭,猎杀野物来充食。
这样过了四五年,有一天,匈奴王子来打猎,看到衣衫褴褛、不成人形的苏武,了解到他就是那个大汉的使臣,动了恻隐之心。此后,王子提供给苏武食物和衣服,不再受野人般无着落之苦。
苏武牧羊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汉昭帝时期。此时,大汉和匈奴的关系趋于缓和。大汉再次派使节出使匈奴。由于时间已久,苏武仿佛被人遗忘了,记着他的人寥寥无几。如果不是汉使发现了,从北海飞回的大雁,腿上带着苏武的信息,也许北海就成了苏武此生永远的归宿。
苏武最终被汉使接回了。从苏武出使匈奴,到被接回,整整过去了十九年。苏武也从中壮年,变成了垂垂老矣的半百老人。
不得不说,苏武的气节、意志力,使他支撑着活了下来。在那样的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要多大的意志力,才能使一个人坚持走下去。也许,不曾经历,不可言说吧。
总之,苏武创造一个传奇,一个千古传诵的感人事迹。
苏武雕塑
02 耿恭
耿恭,生活于东汉明帝、章帝时期,扶风郡人。耿恭十三壮士回玉门关,感天动地,使人热泪盈眶。
公元74年,耿恭跟随大将军窦固,出兵西域。由于西域民族敌情复杂,汉军分兵行事,耿恭自领一队人马。却在疏勒城,遭到匈奴兵的围困。
仅有几百人的耿恭,拼死抵抗敌军。在和匈奴鏖战了两个月后,耿恭只剩下一百人左右。为了抵挡匈奴的进攻,耿恭心生一计。他把毒药涂抹在箭上,敌人一被射中,伤口血如泉涌,不久身亡。
似乎天公作美,正好狂风暴雨大作,匈奴兵死伤无数。眼看耿恭他们如此凶猛,匈奴兵以为汉军有神相助。渐渐减缓了攻势。
疏勒城守卫战
一个月后,匈奴又开始了一番猛烈攻击。这一次,匈奴将领发现只要切断城内的水源,便可以把汉军困死。于是,他们在城外截断了水流。城内一下断了水,人民大乱。
耿恭在城中掘井十五丈,仍不出水。官兵焦渴困乏,甚至挤榨马粪汁来饮用。耿恭亲自带领士兵挖井运土。不久,泉水涌出,众人齐呼万岁。
匈奴看久围不下,心生怯意,只留下一少部分兵力继续作战。耿恭的坚持,终于等到汉朝的援军。虽然援军,只有千人左右,这对耿恭来说也是巨大生机。路上死去了不少士兵,因为他们来疏勒城,既要对付路上的西域敌军,还得翻越天山的浩浩雪地。
战争配图
大汉援军,对耿恭来说就是雪中送炭。他们正要回到大汉时,匈奴兵又杀了个回马枪。这一回合,耿恭他们本来凋零的队伍,结果只剩下二十多人。
等他们翻过天山,杀回到大汉的边界玉门关时,仅仅剩下13人。看到玉门关,耿恭仿佛看到了亲人,为了这一刻,他们浴血奋战,他们九死一生,他们舍生忘死。
这13人,在玉门关钱跪倒了,不自禁哭了,口中呜呜喊着,眼中落下了泪水。
耿恭雕塑
耿恭是一个真英雄,一个誓死守卫国土的铁血汉子。没有耿恭,也许西域的领土就不会这么宽广,当年的西域就是如今的新疆。新疆能有今天的地域,要感激这些用生命守卫国门的英雄。
耿恭和苏武的气节,那样的感人肺腑,那样的炽热忠烈。如今,我们读到他们的故事,依然热血沸腾,荡气回肠。
中国,也为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也因苏武和耿恭的英雄气节,坚毅地支撑着不朽的民族脊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