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作为一名天才的作曲家兼钢琴家,瓦拉迪斯劳·席皮尔曼在纳粹占领前还坚持在电台做现场演奏。然而在那段白色恐怖的日子里,他整日处在死亡的威胁下,不得不四处躲藏以免落入纳粹的魔爪。他在华沙的犹太区里饱受着饥饿的折磨和各种羞辱。在这里,即便所有热爱的东西都不得不放弃的时候,他仍旧顽强的活着。他躲过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于城市的废墟中。幸运的是他的音乐才华感动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冒死保护下,钢琴家终于捱到了战争结束,迎来了自由的曙光。他的勇气为他赢得了丰厚的回报,在大家的帮助下他又找到了自己衷心热爱的艺术
关键词:
犹太人大屠杀 不反抗
反映犹太民族苦难史的电影很多,IMDB排名最靠前的应该是属于《辛德勒的名单》,排名第六,这部电影在我选择的时点上排名第四十,纳粹残暴之下的犹太民族经过了历史上一段最黑暗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也被称为犹太人大屠杀:犹太人大屠杀是指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种族清洗,是二战中最臭名昭著的暴行之一。德国在这场种族清洗活动中屠杀了将近600万犹太人。
在观看这类电影的过程中,一直有个疑问环绕在心头:犹太人为什么不反抗?。在这个《钢琴家》电影中更是如此,虽然有零星的抵抗,但是对于整部电影来说,这样的反抗显得薄弱了很多。
《钢琴家》这部电影中,以钢琴家席皮尔曼的视角展现了整个波兰犹太人的苦难史,同时也从另一个层面展现了犹太人不到最后一刻都不肯反抗的顺从史,只不过没有哪种顺从会打动施暴者的心,大到历史,小到家庭都是这样的情况,从来也没有哪一个家暴因为顺从而让家暴者停止施暴,那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出来,既然已经被施暴了,为什么不反抗呢,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愿意反抗?顺从到底有多大的魔力值得一直坚持?
与其说这是一部犹太民族的苦难史,也可以说是一部犹太民族的顺从史下的悲惨遭遇,而且看剧中,对于犹太民族的苦难来说,许多人变成了帮凶,从历史上来看,犹太民族在欧洲一直受到排挤,而二战之后以德国纳粹开始,即是点燃了仇恨也是灭绝的开始。
有人分析说,因为犹太民族本身也有问题,由于多年的民族苦难已经太深入,所以犹太人的抱团性和拒绝容纳其他民族也导致了整体犹太民族的特殊性,宗教某些方面是不宽容的,太执着于宗教信仰更让这种不宽容放大到了极致。
团结是因为宗教信仰,被屠杀也是因为对于宗教的信仰,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讽刺,但是这并没有解释为什么犹太人的反抗意识太弱的原因,不是历史学家,也无从找到这个答案,而可能的答案之一则是犹太民族本身的流浪生涯可能在骨子里让他们把逆来顺受当作求生立命之道,当这种求生之道在和平之下会相安无事,毕竟法律会站在道德的一边,但是在战争年代,这样的求生之道却只能导致更悲惨的命运。
席皮尔曼是著名的钢琴家,由于这个身份的特殊性,在前期受到的照顾还是不少的,最起码有一定的发言权和影响力,因此在整体悲惨的遭遇下还好点,多数人只能迎接悲惨的命运,后续他们一家并没有交待团圆的结局,在貌似温暖的结局下掩藏着残酷的过往现实。
但是席皮尔曼也是顺从者的一份子,面对无数困境时,从来没有想过反抗,只想着的是生存,这也是整体犹太民族中的通常观念,其中有个场景,全部是犹太的青壮年站在二排,纳粹军官没由来的选择了一些人爬在地方,然后一枪一个,而站着的人却没有任何表示,哪怕这些人一拥而上,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结局,但是所有人都漠然站着,而躺在地方的人,特别是最后一个人听到对方换子弹夹,依旧选择爬着送死,却不敢立马爬起来反抗一下下。
这是个人顺从的悲哀,还是整体民族气质的反映呢?从一滴水中看世界,当波兰人选择开始反抗时,当一小部分犹太人开始反抗了,一个波兰女孩和钢琴家站在窗户外旁观时,对话是很有意思的。
波兰女孩感叹,谁会想到犹太人会反抗,但是钢琴家却回答道:好吧,那有什么好处?而女孩子的回答则反映她后续为什么被抓的原因:他们尊严的死去,这就是好处。
是带着尊严的死,还是苟且的活,少数人选择了前者,只不过多数犹太人选择了后者,结果是600万犹太人在这场大屠杀中死去,若是反抗起来,历史会不会改写,只可惜历史无法假设。
当钢琴家在一片废墟中挣扎的求生时,一抹亮色在这里出现,一位纳粹军官发现了钢琴家,但是在钢琴家的乐曲声中,纳粹军官一片安宁,最终是选择了保护钢琴家,不得不说钢琴家的运气很好,遇到了一位有着善良灵魂的人,不过根据史料,这位军官依旧逃不了战争的残酷,死在了俄国集中营中。
好心有好报,这句话并不总是显露出其正确性。
生活在继续,消除了战争阴影的钢琴家重回了舞台,犹太民族的苦难史结束了,但是留给我们的思考,包括疑问还萦绕在心头,为什么反抗这件事是如此艰难,也许不仅仅是犹太民族,对于许多人而言,活着就目的,至于如何活则不会去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