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727036/572332935066dce5.jpeg)
依敌修忍辱,消我诸多罪, 怨敌依我者,堕狱久受苦, 若我伤害彼,敌反饶益我, 则汝粗暴心,何故反嗔彼?
依靠敌人而修安忍能使我消除多生累劫的罪业,可是敌人却因加害我而堕入地狱,长期受苦,所以没有理由对他生嗔恨心。
为什么这样讲呢?所谓的安忍必须要依靠怨敌来修若,没有怨敌就没有安忍的对境。正因为怨敌以种种行为来危害我们,我们才有机会修持安忍。累劫所造的自性罪和佛治罪,才有清静的机会,同时也能圆满智慧和福德资粮,最后获得正果,故从道理上讲,应以安忍心来对待怨恨的敌人。
然而怨敌却依靠我而害了他,怎么说呢?因为他把我作为对境,心里产生嗔恨,对我进行毁谤伤害,以此罪业为因而堕入地狱,长期感受无量无边的痛苦,这样一来怨敌实际上帮了我,而我却恰恰害了他,因为我让他产生嗔恨心。即生中心情不快乐,失去了正常状态,来世也堕入恶趣受苦,所以对尊重事实的人来讲,的的确确是我害了他,而他却对我的今生来世有极大的帮助,恩德无法估量。认清这个事实之后,我们在嗔恨怨敌时,理应遏制自己的心。怨敌就像如意宝一样,假如没有他,我们连修安忍的机会都没有。一旦有了这种机会,自己就应该好好把握,即使能修一刹那的安然,也能圆满多生累积的资粮,消除多生累劫的罪业。
但有些人虽然听了很多大乘佛法,一有人说他坏话或者对他不满,不但不能修安忍还要生起嗔恨心,甚至有些侮辱的心态,那就不合理了。其实她人在烦恼的驱动下做出这些无理之举,我们应当原谅他。虽然第八品中的“自他交换”,现在做起来有点困难,但人与人之间应该懂得互相包容,不要总把一些小小的事情怀恨在心,别人对你小小的恩德却很容易淡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