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帮闺蜜做了一下预算,按照她的月薪,除去衣食住行,每年她至少可以攒下五万块钱,可实际上,不但每个月都没有结余,手头没有存款,而且遇到特殊情况时,还要靠刷信用卡里的钱。
如果她是一个喜欢购物,追求享乐主义的月光族也就罢了。相反,她对自己很抠门。住的房子是合租的,上下班坐公交车、地铁,很少打车。为了保持身材,晚饭常年用苹果黄瓜西红柿替代,贵一点的水果都舍不得买。她在银行上班,每天上班必须穿行服,下班就回家宅着看电视剧,索性连买衣服的钱都省下了。她办护照比我还早,可是每当我约她出去旅行时,都被她无情的拒绝了,理由是:费用太贵,资金暂无,等我攒攒钱的。
可是,她的钱都去哪儿了?
她跟我抱怨说,都随份子了!我们银行有总行跟分行,员工太多了,而且都是适婚年龄,刚结完婚又生孩子。年龄大的同事还要办学子宴,儿女结婚,再就是丧葬礼,没完没了的,如果关系特别好,就连搬家都通知你。
你瞧,下个月还有几个同事结婚,都赶在一块了,又是一笔巨额开支。
我打趣的说,那你这个月准备吃土吧,等你快坚持不住的时候,我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你饿死,我适当的救济你一下,然后你把攒下来的钱送给新郎新娘,他们一定很感动,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精神啊!
有一次我跟老妈聊天,我问她,等我结婚的时候,那些我随过份子的但如今跳槽的、退休的同事怎么办?可能都已经不在本地了,我不好意思找她们啊,总不能让人家大老远的回来一趟吧?
我妈说,那也得通知啊,都这样。你就说家在外地,本地的朋友本不多,来捧捧场,热闹一下。
我心想,这明明就是变着法的要债么!什么热闹不热闹的,谁心里不清楚啊。
好好的一件事,我请你来见证婚礼,应该是一件很温情,很神圣的事情。结果,却要做心理斗争,挖空心思的去想怎么请人来,怎么开这个口,就跟伸手管人家要钱一样,跟变个方式要账有什么区别?
婚礼由两个人变成了一个社会仪式,很多年轻人不得不为了父母收回份子钱办。
我理想中的婚礼应该是请双方的直系亲属,关系特别好的朋友,彼此不用随份子,写礼账,能抽空来参加婚礼,见证幸福的时刻已经很值得感恩了,谁又不是接不起婚,搞得跟众筹似的,何必呢?
大学一毕业,各自天南海北。我跟另外两个姑娘关系特别好,大学之间的友情,无非是建立在一块去上课,上课时坐在一起,一起吃饭、逛街之上。其中一位要结婚了,我们另外两个原本打算一起去,结果我被她临时放了鸽子,她抱歉的解释说单位组织演讲,太忙了脱不开身,然后问我准备随多少钱,她好把礼钱转账过去。
我说,人人都忙,都怕折腾怕舟车劳顿,能推的我都尽量推掉,因为我不想缺席闺蜜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钱不钱的不重要,等你结婚的时候,人家也要给你转账么?感情不是银行卡跟银行卡里数字的变化,随份子对一般人来说是社交方面的礼仪制度,但是对关系好的人来说,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形式。
我记得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家里办学子宴,我们几个关系好的同学之间连礼物都免了,客气话都不用多说,互相去捧场,聚在一起大吃一顿,那个感觉真的很好。
前些年,在北京的亲戚家女儿高考,回老家办学子宴。女孩竟然哭了起来,她委屈的说,考没考上,考的怎么样,都是自己家的事,跟别人有什么关系,干嘛管别人要钱?
她妈妈说,因为她们欠我们礼钱啊!这是规矩。
金星说,他丈夫是德国人,德国有一个风俗。亲戚朋友结婚,不收钱,但是你可以送小礼物以表心意。这对新人会在请柬上附上一个明细,写上缺少的,想要收到的礼物。比如厨房的瓷器,客厅的小装饰,特别像我国70、80年代送暖壶、送被褥。礼物本身就象征着祝福,这份心意是用心斟酌,而非人民币的等价交换。
平安喜乐,勿忘心安
那天是2016年5月18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