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个时代,信息爆炸、知识泛滥,我们生活在无穷无尽的数据当中,当这股洪流滚滚向前,我就身处其中,就像一颗石子,完全经不起风浪,只是无奈的,更多的是不自知的,被裹挟着向前。
独木桥上,万马齐喑。于我们个人来讲,到底还有没有出路,阶层是否已经固化,寒门到底还能不能再出贵子?
我并不清楚。
但我听到过的一个最好的答案,是这样说的:关于阶层是否固化,关键是在于你有没有知识,你是不是能够完成认知升级。
当认知得不到升级,连最基本自律能力都没有,又何谈自由,何谈未来呢?
在这样的情形下,面对如此复杂的局势,我们想要进步,却往往不得门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不知道该学什么,也不知道学的那些东西,是否可以转化成自身的利益。
然后,我们便陷入了焦虑。
庄子也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怠矣。古人是这样,如今就这更是如此,或者更甚。
过去,农民伯伯们,只要好好种地,就肯定有一口饭吃。可是现在呢,一个文盲,在大城市中,很可能车都不会坐。
这就是急速发展的时代,带给我们的恐慌。
而这种恐慌,就是这个时代最真实的焦虑。而且,环境越复杂,焦虑感就越强。
不能控制自己的人,还谈什么自由02
飞快发展的时代,使得一些底层元素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动。我举几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①时间越来越碎片化。
现在是注意力经济时代,每家公司、每个app,无论微信、今日头条等等,都在争相抢夺,大众的注意力。现在我们动不动,就会拿出手机,刷个微信、微博,看眼知乎什么的,我们很难拿出一整块的时间。
②学习,越来越是一件长久的事,甚至是终身的事
时代变化太快,看一看手机、电脑这些硬件的更新速度,看一看VR、3D打印、人工智能、区块链,这些技术的迭代速度。我们不难发现,当一件事物,你还没有看懂,没有看明白的时候,下一个浪潮又已经滚滚而来。从而,要想保障自己的竞争力,就不得不不断地学习。
③学习的跨界、整合
几百年前,你看达芬奇、牛顿这些牛人,又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又懂数学,还懂物理等等,被称为博物学家。这是因为那时候的知识总量比较少。随后,工业革命以后,知识开始爆炸性发展,先人们开始分科,你学物理,我学化学,这样不用每个人什么都懂,我们分工明确。
可是,如今你会发现,那些真正的创新空间,都是在那些中间地带。
《财新》杂志的总编辑王烁老师,就提出过这么一个观点:过去的学者,是知识的农耕民族。自已有一亩三分地,精耕细作就可以了。但是,如今这个时代,逼得我们必须成为知识的游牧民族,哪里水草丰美,就像哪里迁徙。随着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在知识的原野上,凭着旺盛的好奇心,四处奔跑。
他还提出一个另类的“二八定律”,就是说:进入一个新领域,用20%的时间,去了解80%的知识,然后转场,进入下一个领域。
你可能会说,这样的学习不求甚解。
可是,创新,不正是来自这些不同门类的知识的碰撞嘛?
03
那,我们这一代人,要如何学习?
下面从五个方面来说。
①人格
上学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发现我们那些专业教材,往往都是几年前,甚至是十年前的版本。这样的话,就有一个问题了,我们按照书本上的标准,去学习专业技术,去理解国家政策,那毕业后是不是能够很好地适应这个社会呢?
过去,知识的迭代速度很慢,那时候学习,书本就是最好的工具。
但是现在不一样,知识的更新太快,我们要回到人格这个学习对象上。就比如现在在网上,听音频就比读他的书,要容易接受一些;看视频就比听音频,更容易接收那些知识。如果能够亲身接触,那结果自然更好。
所以,一定要尽可能的接近那些牛人,在精神上、在物理上去接近。在行、分答、知乎live等等,这些都是很好地途径。这样的学习效率更高,可以少走弯路。
牛人,他们是知识的载体。如果知识是一顿美食的话,闭门造车,自己学习的话,就相当于自己买菜。自己洗菜做菜这些过程;而那些牛人,早已经把各种调料搭配和融合好,就等我们享用了。跟他们学,自然更省时间。
②概念
知识的产生,就是浓缩、沉淀成一个个的概念。
我们学习的话,就像是盖房子。首先搭起一个框架,先把房子的承重墙、梁立起来,使这个整体立得住,然后才是那些剩下的墙、窗户啊什么的,慢慢的往里填充东西。
而这些框架,就是一门学科中的概念,后面那些用法、定律啥的,就是后来往里慢慢填充的东西。当我们把这个框架搭起来后,就相当于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在之后近来其他东西,我就自然的知道,哪些东西,应该往哪里放。
这两年接触到了一个新的有意思的概念,是从罗胖那里听说的,叫做“互训”,就是互相驯化。给你举个例子,你说到底是人驯化了狗呢,还是狗驯化了人呢?
刚开始我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心里想,这不废话嘛,当然是人驯化了狗啊,你说是狗驯化了人,它也得有那个能力啊。
但是,之后,我听到了这么一个答案,就让我变得不是那么肯定了。
据说狗的祖先是狼,那时候的人们也不像如今这样,那时候的人们,圈养了一群鸡、羊之类的牲畜,可是要经常防范狼的袭击。因为到了冬天,这些狼很难找到食物,所以经常会来人聚集的地方,偷一些牲畜。
之后,有一部分狼,选择了主动靠近人类,过了一段时候后,人们见这只狼,并不攻击自己的地盘,也不猎取圈养的牲畜,慢慢的对其产生了一部分信任。于是,人们会把那些吃不了的东西,比如骨头扔给这些狼。再然后呢,这些狼在得到食物后,就更卖力了,在其他狼袭击的时候,会大声的叫,来警醒人们。之后,人们发现,这些狼不仅可以给自己看家护院,还会承担一些打扫的任务-吃屎,就更加的信任了。
你看这样的话,是狗主动选择了靠近人类,再看如今,人们又得遛狗,还得给它铲屎,你说这样,到底是谁驯化了谁呢?
你看,这就是“互训”这个概念。
掌握知识的本质,就是掌握概念。
你猜,你能看多远?③连接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慨。读了不少书,看的时候心情澎湃,之后把书合上,啥也没记住,咋办?
缺的就是这两个字-连接。
知识是自己的事,是从自己内心向外界盛开的一朵花,它一定是由内而外长大。
我们不能记住这些新知识,一定是因为自己没有一套知识体系,没有把新知识和自己已有的老知识连接起来、缝合起来。
就比如上面我们讲的那个概念“互训”,今天我这么说出来,他完全就是一个孤立的点,我们并不知道要把他放在哪里。
但是你想一想,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与人的交往当中,是不是也可以用这个概念解释呢?在工作中,你得目的就是要把领导的能力净化掉,比如我是一个助理,我就会把雇主所有的事情,订票啊什么的乱七八糟的事情,全部搞定。这样,逐渐地,雇主这种处理杂事的能力,就被净化掉了,也就离不开我了。这就是“互训”。
还有,恰巧昨天一朋友,问我什么是区块链。我本身也不是特懂,就简单的说了说,然后他说,这去中心化、多人记账,是不是就相当于贷款中的担保问题?过去是一个人担保,这种技术就是很多人担保。
你看,这就是我们在接触一个新概念的时候,就会把这个新概念,往自己的已有知识上去套。这就是连接,亦或者说是缝合。
④碎片
学习,就应该系统化的学习,这是很多人的想法,以前我也是这样想。就像我们前面说的那样,在如今这个时代,碎片化时间的情形下,这种系统化的学习,已经变得不是很现实。
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大堆的碎片时间怎么办?不用于学习,难道要用来打游戏嘛?所以,碎片化时间已经成了我们一个基本的认识,那我们这一代人,就必须要练成一个本事,就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拿到实实在在的知识。这是必须的。
其实,知识的产生过程,也是碎片得来的。一开始的时候,它仅仅是一个想法、假设,然后被人们实践验证,然后在慢慢地填充。就像苏格拉底、孔子,这两位大思想家,他们的思想不也是他们和弟子的对话,不也很碎片嘛?
在举一个例子,是和菜头在一篇文章中说的一个故事。
有一天,一个中年人突然发愿,想要学习计算机,原来一点基础也没有。于是买来大量的书,什么从入门到精通、各种经典教材,学了个遍。可是,学完之后就困惑了,我怎么还是编不出一个程序呢?对呀,你是一个成年人,你怎么能够用少年学习的那种方式呢?那是专门为了应对考试的。
那一个成年人应该怎么学习呢?
先搞清楚一些基本概念,立定一个目标,比如说编写一个博客程序,然后就动手干了。那肯定干不下去,再去查书,书上查不到就去问人,这儿学个方法,那儿学个窍门,一点一点的往前拱。要是还拱不下去怎么办?干脆就到网上下载一些成熟的模块,说白了就是抄,往自己的体系上去拼,然后一点一点的调试,就这样,虽然最后结果不见得能用,但是你毕竟学会了编程,你看这不就是碎片化的学习嘛?
⑤目标
优秀的人自有其优秀的道理。他们的世界中,大概有三个词:目标-方法-行动。
而我们普罗大众的世界中,也有三个词:立场、想法、意见。
立场、想法、意见这些东西,在我们脑子中可以存一堆,相反的意见也可以并存,可是我并不知道哪个对哪个错,在这个立场上好像是这个对,在那个立场上好像又是那个对。这就很纠结了。
我原来也仅仅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的是想到就要做到。但今天学到,说如果仅仅理解到这个层次实在太低了。准确来讲应该是,按照你行动的方式去思考。
比如说,应不应该对母亲好?当然应该。应不应该对老婆好?当然应该。
好,这就是两个意见。那两个意见什么时候才能变成行动呢?就是面对选择的时候。
中国人最典型的那个场景:当你妈和你老婆同时掉河里,你先救谁?在那个场景没有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到底是怎么想的,你自己都不知道。所以,行动是逼着让自己的想法、意见和知识最终变成你唯一的方法。
同样还是和菜头,在他的专栏中说了这么一段话:
不计任何成败利钝进行研究,那是学者的事情,而我们都不是学者,我们只是这个世界上的普通人。
作为普通人,不可能等我们洞悉事物的全貌才动手,也不可能等我们找寻到最优方案才执行。
我们就像是在一个漆黑沙滩上的士兵,偶尔有个照明弹划过,照亮海滩一角就要立即射击。手里有枪用枪,有弹弓用弹弓,什么都没有的话,那就撒沙子。
这句是罗胖说的:
立定目标,然后随时扣动扳机,这就是我们面对知识的态度。
04
好了,总结一下。
学习,最好就是直接跟牛人学习。
进入一个新领域后,确定下目标,做出选择。
然后掌握一些关键的概念点,搭建起整个框架,然后在通过碎片化的学习方式,一步步地把输入的东西,缝合起来、链接起来。
最后,再说一下游牧民族式的学习方式,有三个最核心的认知:
a:不要迷信什么系统学习
b:不要迷信什么一揽子解决方案和万能钥匙。
c:不要迷信什么信息输入,重要的是信息输出。
无论是什么书、什么课程,如果你只是看了、听了,把自己浸泡在信息流里,是没有用的。更重要不是信息输入,而是信息输出,是行动,是根据自己当下的问题去不断试错。
That's all.
tips:
嗯,在这里解释一下,在这个【认知升级】文集中,这些文章,都是我的学习笔记。是我学到某个知识点、了解某个概念后,结合自己的理解,写成了这些笔记。当然,有些地方当我认为,我并不能更好的理解时,不可避免的我会引用书中、文章内的原话。
当然,这所有的文字,都只是我自己的理解,可能对,也可能错。但我相信,你,一定有这样的判断力。
我仅仅是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分享了自己的理解,或许能够为你,提供了一个观察的角度,那,我将不胜荣幸!
往期文章:
我是柳江南
这是坚持写作的第52篇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候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