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我大学毕业,怀着喝茶看报纸的理想,放弃了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回到家乡县城,成为了一名基层公务员。10年后,我才发现,自己并没有过上“神仙般”的日子,却成了一个可怜的“两面人”。
何谓可怜的“两面人”?就是人前光鲜,人后落魄。

刚进单位时,我被分配到一个比较清闲的科室工作,每天任务量很少,同时给单位领导打扫办公室卫生。那时,我天真地认为,经过10几年的刻苦学习,终于有了一份儿既领工资又不用干活儿的“好差事”,但没有读报、喝茶,而是整天打游戏、看电影。就这样浑浑噩噩度过了两年时间。
也许领导觉得我打扫办公室比较尽心尽力,心思缜密,就把我调到了办公室工作,专职负责文秘工作,给领导写材料。文秘工作并不轻松,好在我那时未成家,可以整天加班熬夜,不用顾虑家里的琐事。在领导的亲自指点和我的勤奋努力下,我很快熟悉了文秘工作,所起草的材料让领导很满意,也获得过市里公文比赛奖项。不到两年时间,领导便提拔我为办公室副主任,外出应酬、公干指定要我陪同。这样我真正成了领导身边的人,觉得自己的政治前途一片大好。

基层公务员,大多非常渴望进步。为了干好工作,我放弃了婚假、陪产假和公休,白天陪领导外出,晚上加班写材料,几乎成了常态。原办公室主任提拔后,我顺理成章成为办公室主任,并被作为后备干部培养。
我知道,这一切来之不易。我没有任何背景,父母都是农民,领导当初看中我,是因为他与我经历相似,我又能吃苦而且忠心。
天不遂人愿。我被确定为后备干部不久,省里开始整治“三超两乱”现象,又逢体制改革,几年时间除了消化超职数配备的干部外,县里没有提拔一名干部。我没有赶上最后一班车。
因工作需要,领导平调到其他单位。临走时,他很无奈地对我说:“因政策原因,没有解决你的职级问题,很抱歉。你只要为下一任领导搞好服务,还是有机会的,一定不要灰心。”
新领导到任后,虽然我很努力,但可能由于工作风格不同,他对我很不满意。中层竞争上岗时,我被调整到一个清闲的科室当负责人。新领导带来的那个人接替我,成了新的办公室主任。

担任新的职务后,我工作压力减轻许多,空闲的时间也多了起来。不时与同学小聚,因为我是“公家”的人,他们都高看我一眼。跟随领导几年,自己也积累了一些人脉,能够帮同学、朋友和老家的人办一些事情,在他们眼里,我还是很体面的。
前年,我的小儿子出生了,工作虽然有些失意,但儿女双全,总还是有些满足。但很快,我发现,我和妻子的工资根本承担不起家庭的日常开支,而我们也没有其他经济来源,日子逐渐捉襟见肘。
这两年,我几乎都是在父母和岳父母的资助下生活,成了一个“啃老族”。此时的我,不敢有应酬,也没有勇气面对现实。我想过辞职,但没有一技之长,又不能完全舍弃现在的工作,觉得自己在人生的谷底越陷越深,前方的路越来越黑,看不到一丝曙光。
10年的体制内生活,除了让人觉得我“体面”外,也让我体会到了落魄的人生。这样的日子,我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网友评论
试想一下:如果十年前的你,8小时在工作,8小时在休息,3小时在应酬,3小时陪家人,剩下2小时研究一下如何投资。今天还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吗?
注:这里所说的投资,不仅是指投资理财,还包括投资你自己。去升级一下你的操作系统吧,学会打造多维度竞争力。只要你开始行动,任何时候都不晚。
我觉得,体制内看起来安稳,又是一个由经验,规矩,规则,定式思维造成的闭塞通道。
走在里面久了,失去学习新知识,提升认知的动力,温水煮蛙,思维遮蔽,唯上为尊,很难有独立思考的精神,更谈不上行动了。
很想知道,您的看法,找到原因,才能可能去改变?!